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0MVP經理人,從100位經理人的故事中,看他們如何帶領團隊挖掘商機、積極迎接新常態。 No.205 出刊日期 : 2021-12-01 2021百大MVP經理人 2021年100MVP經理人,從100位經理人的故事中,看他們如何帶領團隊挖掘商機、積極迎接新常態。

    • 公司是如何決定誰應該被錄取?
    • 甄選標準是建立在「假設」上頭
    • 「不要找來不適合的人選」是最高原則
    • 主管的決策歷程
    • 努力讓自己看起來是個優秀的應徵者

    你可能從來不知道,公司決定錄取誰這件事情,遠比你想像得要不科學許多。 假設你是女生(如果你是男生,把以下的情境調換一下就得了),現在請你想一想,你的擇偶標準是什麼?我們就姑且開玩笑說學歷高、身高高、收入高,這三高是擇偶的標準好了。請問,身高一八○、大學畢業學歷的A男,和身高一七五、碩士畢業的B男,哪一個條件比較好?身高一八三、月薪四萬二的C男,和身高一七八、月薪四萬五的D男,又該怎麼選擇?碩士畢業、有存款一百萬的E男,和專科畢業、但有存款兩百萬的F男又如何?還有…… 「等等!你在開玩笑吧,哪有人這樣選男朋友的?」我猜大多數人會這麼抗議。因為你很難想像有人會把學歷、薪資、身高、外貌、家世……這些截然不同的變數放在同一個天平上,理性、冷血地加以比較,然後從中選出一個條件最好的男朋友。 因為從事H...

    從科學化管理的角度來看,專業的甄選過程應該是:先為職缺進行工作分析,確定做好這份工作需要具備的知識、技術、能力或特質為何,然後為這些條件訂定權重和標準,在甄選中逐一確認每一位應徵者在每一個條件的符合程度如何,最後計算出總分,以決定誰被錄取。 但實務上,絕大部分的甄選標準都是一種假設。比較常見的比方說「碩士學歷者起薪高於大學學歷者」,是因為我們假設碩士學歷的員工在能力上高於大學學歷。這不見得是事實,因為我們應該都看過一些不知道他是怎麼拿到碩士學歷的應徵者,但大家顯然都還是繼續這樣做。 比較有爭議的則像是「國立大學畢業生的起薪是否應該高於私立大學畢業生?」這樣做就代表公司認為國立大學畢業生的能力高於私立大學畢業生,有趣的地方是,我問過很多主管這個問題,不少國立大學畢業的主管都認為應該,但是私立大...

    當一個用人單位主管透過甄選程序決定錄取某人的時候,這個決策會有以下四種情形: 正確的接受:我們認為優秀的應徵者,錄取後果然表現傑出。 錯誤的接受:我們認為優秀的應徵者,錄取後表現不佳。 正確的拒絕:我們認為不合格的應徵者,萬一錄取的話表現也不理想。 錯誤的拒絕:我們不小心拒絕了一位其實很優秀的應徵者。 對公司而言,第三種和第四種狀況通常是無感的,我們婉拒了一個應徵者,他後來去了哪裡、表現好不好,我們都不知道。然而,同樣是犯錯,除非我們拒絕的傑出應徵者跑到競爭對手那邊去,並且痛宰我們,要不然第四種錯誤的心痛遠遠不如第二種。 如果你是HR或用人單位主管,選擇一個不適任的應徵者加入公司,會把大家搞得人仰馬翻,因此在甄選的過程中,任何一個無意顯露的缺點,都可能會被過度地放大。結果,用人單位主管/HR...

    決定誰該被錄取,對很多主管而言是一個「心理歷程」,比較接近「這傢伙的專業還不錯,但上一個工作只待了一年半,說不定穩定度不夠高;不過話又說回來,我現在正缺人手、最近工作量又大,好吧,先讓這傢伙試試看好了……」 「A先生學歷比較好,對未來的職涯也比較有想法;B小姐無論是在專業度或是對未來的想法,都不如A先生。不過B小姐最大的優勢是以前做過類似的工作,不用從頭開始教起。所以,嗯,如果我們要找一個新人來培養的話,那就A先生吧;但如果我們要的是一個馬上就可以接工作的人,那就B小姐吧……」 或者是,「感覺起來這位小姐對幾個問題都回答得很一般,但她上一份工作是待在某某公司,在那麼好的公司待了這麼多年,應該是不會太差才對,再多問幾個問題看看好了……」這一類的決策歷程。 我的意思是,在大部分的甄選過程中,決定...

    正因為我們沒有辦法從很短的面談中確定這位應徵者的表現到底如何,所以很多人會參考別人的決定,預期那些在台積電工作多年的員工很優秀、在花旗參加過儲備幹部計畫的員工很優秀、年紀輕輕就在宏碁得到升遷的員工很優秀、在鴻海拿到考績第一等的員工很優秀…… 理論上,我的公司和台積電、花旗、宏碁、鴻海……都不一樣,在那些公司表現好的員工,並不必然在我的公司裡有同樣傑出的表現。但偏偏面試官在資訊非常有限的情況下,仍然會根據應徵者以前待過什麼公司,或是表現如何,來判斷一個應徵者是不是值得被錄取。 想要得到一份工作,你可以努力的是,讓自己看起來像是一個優秀的應徵者。每一個用人單位主管對優秀的定義可能非常不同,就算是同一個單位、同一個主管,這個職務需要跟公司另外一個部門合作,而那個職務不需要,就會影響到用人單位主管的...

  2. 2021年11月26日 · 居 泰國龍進製袋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錦華 易度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巨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化學分析儀器事業群 陳玟翰 偉勝儀器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陳碩璨 嘉威生活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林洧緹 澄茂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黃憲仁 益詮精密

  3. 2024年3月6日 · 年輕人預估「待業期」高達 90 天,最想擠進哪間企業?. 應屆畢業生想要先成為職場新鮮人,或是更傾向再進修墊高起薪?. 根據 yes123 求職網調查顯示,今年有高達 95.1% 的應屆畢業生表示,想要「先就業」;僅 4.9% 選擇「再進修」,選擇畢業後馬上成為職場 ...

  4. 2023年11月24日 · 游明德 大同世界科技 數位應用事業群協理 劉秉宇 鴻海精密工業 經理

  5. 2017年11月8日 · 10年後的世界跟現在肯定大有差距,而10年後的年輕人的想法也會與我們有所區別,用10年前的標準來看現在的年輕人,做不得準,而我們希望10年後的年輕人們要擁有跟我們一樣的價值觀,這更是天方夜譚,不正確也不現實。

  6. 2019年3月15日 · 2019-03-15. 政治大學會計系講座教授、城實業 吳安妮、淑燕、曾星瑋、吳依茜. shutterstock. 個案研究:好好經營20年,怎麼突然就虧損? 給經營者的轉型思考.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回顧 2008 年金融海嘯重創市場,許多企業不敵景氣衰退,就此一蹶不振,能夠從這場風暴中全身而退,甚至轉虧為盈的企業,必定經歷一段轉型的陣痛期,城實業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 創立於 1986 年的城實業,主要業務是兒童紡織用布的研發、生產,客戶包含全球最大的嬰兒車製造商門實業、美國的嬰兒用品品牌 Graco,以及中國兒童用品製造商好孩子集團,2018 年營收約 10 億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