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5月13日 · 最近一段時間,以中資金融、電訊、基建、能源作為代表的「中國特色估值」概念股份受到市場較高關注,相關股份股價亦累計了明顯的升幅。 而過去一周這個類別股份股價出現回調,但預期這個板塊經調整過後仍有一定表現機會。 「中估」價值重估邏輯. 在投資市場上,投資者對企業的估值分析特定的分析模型,特別在西方成熟市場,這些模型在較早的階段已獲廣泛應用。 而這個模型,主要是圍繞企業的財務數據,結合對未來趨勢的預測而作出估值的分析,例如盈利、現金流、股息等方面。 而現時「中國特色估值」,則是在原有的模式基礎之外,再額外結合一些特殊功能性因素,加以對估值作為分析。 由於這些「中估」概念股份,在內地經濟、社會責任及國家戰略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功能。

  2. 2021年1月13日 · 狄伯特至今已持有共1萬4850特斯拉的股票,平均買進價為一58美元。 回首2013年狄伯特首次投資特斯拉時,每僅7.5美元,他首次投資就買入2500,光是這批原持現價就逾200萬美元(約1560萬港元)。

  3. 2023年11月29日 · 台灣股市今年表現突出,台灣加權指數年內累計升幅逾2成,這與近年人工智能(AI)概念大熱,與科技企業有較高關連性的台自然受惠。 反觀港股年內表

  4. 2020年9月4日 · 3隻ETF產品章程一覽. 管理費、全年開支比率 隨AUM變動而調整. 那麼3隻新推的ETF同樣都是為單位持有人「代購」科技指數成份,散戶又應如何選擇? 艾德證券期貨聯席董事陳政深解釋,ETF的比較主要在於「管理費」、「全年開支比率」,因為都涉及買賣成本,其因應資產管理規模(AUM)增加而有所調整,投資者必要注意。 以推出一周的3033為例,由於其市值已上升至30億元,費用比率亦因而降至約1.05%水平。 至於「年度跟蹤偏離度」,他則認為實際交易時不會相差太遠。 另外,陳政深點出一個比較重要,但不是散戶留意的一項重要考慮因素,便是提供最新的資產淨值(NAV)。

    • 「弱」數據憧憬「放水」, 反而利好中短期大市表現
    • 散戶財演的「恐慌程度」遠不及22年10月底,今次的反彈或不用「預期太多」
    • 財演以及恒指公司仍力推「中特估」概念,若只買中概股還是選其他版塊吧
    • 財經專欄】「侖」理講價.鄭昆侖|善恆證券策略師

    上週公佈的5月份城鎮年青人失業率數字,甚至升至20.8%的近幾年高位水平。其他5月份的行業數字也是弱於預期。正當人們開始由5月初的「五一長假期消費復甦預期」變為「5月底確認復甦不似預期」,那麼不坊便將想法變成「中央減息、出台政策」吧。 同時,近日多了大行以及經濟學家估計內地中央政府將會容許地方政府加大「專項債」的發行額度,中央政府有可能發行「特別國債」。如果發債是真的話,那麼用途有可能是拉動民間消費力吧。 事實上,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束珏婷在6月15日指出,將推動出台支持恢復和擴大消費的系列政策措施,促進汽車、家居、品牌消費和餐飲業的高質量發展。 自從5月31日起計,內地體育股李寧(2331)已從42.00港元水平反彈至49.55港元水平(+17.9%)這亦配合中國當局有意「托消費」的政策方向吧...

    無論如何,內地減息放水以及內需政策出台,對恒生指數的「提振力度」仍有待觀察。從市場情緒的角度去看,即使是2023年5月底大市的「恐慌程度」份遠不及2022年10月底。 2022年10月底,當時有外資大行將恒生指數的目標水平下調至12,000點。另外,當時幾乎大多數本地的財演專家、基金經理對後市的看法極為悲觀。在2022年10月30日的《輸四成「芬佬」籲離場 樂觀人變悲觀 或成大市反彈信號》文章,筆者當時已「清楚明白」地描述「市場悲觀慘況」。 另外曾被《彭博》評為「中國最精準策略師」的某一位對冲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在2022年10月29日更加指出「現金不可恥亦有用」,亦認同當時的散戶投資者「現金為王(Cash is King)」的主流想法。 2022年10月28日恒生指數低見14,863點之後,...

    筆者的愚見是國企指數(恒生中國企業指數)(HSCEI)原本就是一個「中特估」概念指數。只不過,恒生指數公司在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期間將大量的國有企業股份(包括中電信、中石油、中國神華、中信銀行)剔出指數, 並將大量科網股(包括阿里巴巴、美團、京東、快手)納入國企指數。 更「昏庸」的調動包括在2020年12月7日將中國恒大(3333)納入國企指數。2021年5月至9月份中國恒大的股價出現暴跌,之後停牌。 老老實實,如果沒有上述的成分股調動的話,那麼國企指數不單止不會太過波動,反而有可能受惠近月的「中特估」概念熱潮。 所以呢,近期恒生指數公司忽然看好,因此中資能源、保險以及銀行股等「中特估」概念股, 可以不作考慮。不是不信任中國當局的政策效用,而是恒生指數公司的「燈力」實在不容忽視呀。...

    作者介紹:筆者 Albert (分析員的告白 / Albert Analyst)為特許財務分析師﹙CFA﹚,從事投資行業十多年,包括買方研究分析、獨立股評分析等工作。Albert的投資(投機)理念是尋找鮮為人知的宏觀以至行業趨勢,在人群未湧入前買入「優質資產」。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香港01亦無法核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另外,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5. 2021年3月16日 · 最新一期消委會《選擇》月刊,比較了34款車輛的表現,當中11款為電動車,續航距離最佳的是Tesla Model 3 Long Range,推算續航距離可達425公里。 根據消委會的總評分,奧迪(Audi)的兩款電動車e-tron Sportback及e-tron;Tesla的兩款電動車Model 3 Long Range及Model 3 Standard Range Plus;Volkswagen ID.3,以及平治 Mercedes-BenzEQC 400的評分,均達到4.5分,表現相對較好。 私家車首次登記稅稅率提高15% . + 3.

  6. 2023年12月22日 · 現時電動車市場上最炙手可熱的仍然是Tesla Model 3,已經陪伴車迷六年。 而在2023年,Tesla 推出了全新升級版的 Model 3,不僅價格更為親民,還在性能和設計上進行了全面的提升。 新版Tesla Model 3. 新的 Model 3 在外觀方面進行了巨大的改變,車長達 4.72 米,車頭燈採用全新的光翼設計,更為細長。 整體車身更流線型,風阻系數下降至 0.219 cd,提升了續航力。 車尾方面,Tesla 的標誌也變化,更加搶眼,整體設計呈現出更現代感。 👉 Honda e:N1純電動車抵港|日系高性能SUV! 31萬值不值得入手? BMW iX1 eDrive20 xLine. 純電豪華SUV 月供都只需$3754起~ 立刻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