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2月21日 · 白沙屯媽祖進香過程充滿隨機性」,第一是時程不固定會在前一年農曆12月15日擲筊決定起駕進火回鑾日期今年是繼2012年後再度於農曆元月出發準備時間僅約一個月此外根據習俗轎班行經路線亦為媽祖決定」,神轎會出現上下前後擺動等動作對轎班人員傳達行進方向。 這些特徵也讓白沙屯媽祖被稱為「最有個性」的媽祖,在隊伍前方的信徒可能錯估路線而「被海放」,如果出現這樣的狀況,香燈腳們只能繼續往前走、在下個路口接上。 進香過程中,媽祖會不定時指示在民家、宮廟等地暫時停駕或過夜駐駕,所到之處吸引大量人潮駐足圍觀。 今年白沙屯媽祖進香去程6天、回程3天。

  2. 2023年2月22日 · 今年60歲的林宏熹是資深轎組成員18歲開始扛神轎對他來說媽祖已如同家人般的存在。 (攝影/林彥廷) 轎組媽祖旨意由轎領人. 神轎是媽祖的交通工具但白沙屯媽祖才是真正的駕駛徒步進香以媽祖的神意為依歸根據媽祖行轎模式指示隊伍行進的方向由四位扛轎的轎組成員與一位鑼手同心協力感受媽祖神轎的動態。 神轎會呈現出上下震動、前後頓促、推磨、搖晃、掀擺、拉回重壓,甚或紋風不動等情況,是白沙屯媽祖特別的行轎語言。

    • 白沙屯媽祖遭攔轎1
    • 白沙屯媽祖遭攔轎2
    • 白沙屯媽祖遭攔轎3
    • 白沙屯媽祖遭攔轎4
  3. 2023年4月26日 · The Real StoryS3EP10台灣人與媽祖的故事大甲媽神轎在他家北港媽香灰保當兵平安扛轎的他視白沙屯媽如家人. (攝影林彥廷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日前熱鬧登場你參與過大甲媽或白沙屯媽進香嗎你知道媽祖進香為何從地區性活動變成百萬人參與的年度盛事這集我們邀來大甲囝仔洪瑩發他打從娘胎便跟著父母載棉被鐵牛進香甚至一度以為當時的進香目的地北港地名為媽祖」。 然而,他長大後一度遠離宗教活動,直到在電視專訪聽見長輩談家族與轎班淵源,洪瑩發才重回媽祖懷抱,記錄沿路信眾的面孔與行動。 「有一群人,不用上電視、不用被訪問,就是跟著媽祖走⋯⋯因為他們,媽祖才是媽祖。

  4. 2023年2月25日 · 林彥廷/「粉紅超跑日與夜進香路上的馳走與駐足想像與祝福. 清晨起駕後不久信徒們圍繞在白沙屯媽祖鑾轎旁等待下一個方向的指示。. (攝影林彥廷). 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已有逾170年歷史在2010年被登錄為國家重要無形文化資產。. 根據傳統 ...

  5. 攝影林彥廷每年農曆的正月至3月是媽祖進香的旺季原本這段時間各地的媽祖信徒正蜂擁的前往各地媽祖廟進香而大甲媽祖與白沙屯媽祖的進香理應在上個星期剛落幕不過今年2020卻因考量 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 疫情不宜有大規模群聚活動而異動。 從大甲鎮瀾宮擇定南下的時間開始,社會輿論逐漸開始討論防疫期間,宗教活動是否要配合暫停或延期,引發了 一連串的風波 ,討論的面向從公共衛生與民間習俗的取捨,甚至可延伸到政治與宗教、宗教與科學的一連串議題。 確實,宗教與政治的權力關係,以及宗教與科學之間的理性與感性的討論,是人類社會長久以來論爭不休的題目,在這次疫情當下又體現了出來。

  6. 徒步前往北港進香刈火路程上穿著字制服舉旗敲鑼扛轎者與隨香的香丁腳及奉茶者是與白沙屯媽祖最親近的人。 《報導者專訪過去多次擔任執事與隨香者他們有什麼獨有的見證與體悟

  7. 2023年4月28日 · 報導者團隊今年2月實地跟著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隊伍記錄沿途香丁腳的個人故事同時也訪問學者專家結合宗教調查數據資料解析全台媽祖廟位階變化由地理空間到歷史縱深本系列專題透過文字影像及Podcast等多種媒體形式報導專題透過文字影像及Podcast等多種形式呈現帶讀者跨越時空沉浸體會媽祖如何成為台灣人對善美的追求與心靈慰藉共譜出親如家人的常民文化。 監製|楊惠君. 文字|楊惠君、柯皓翔. 共同採訪|林彥廷、藍婉甄. 攝影|林彥廷. 設計|江世民. Podcast製作|藍婉甄. 編輯|張詩芸、汪彥成. 社群企劃|汪彥成、陳思樺. 媽祖進香是台灣極具代表性的文化,每年農曆3月「全台瘋媽祖」。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