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月7日 · 編譯. 張詠晴. 天下Web only. 發布時間:2018-01-07. 瀏覽數:188054. 許多女性心有所感:「為什麼就是找不到一個能當老公的人』」。 問題或許在於很多人或許還搞不懂想要需要的差別不論是出於自身想法或是家中長輩灌輸的概念很多女性還在設立老派的標準膚淺的要求的身高外表或是必須要有多少財產要是有一定位階的人而不願意交往公司裡的基層員工等。 但事實上,當一個男性符合了上述幾項優勢,卻可能有一大堆不適合妳的特質,甚至連妳基本的情緒需求都滿足不了。 不管妳現在是單身、約會中、穩定交往中,都可以參考以下9個特質,如果發現這樣的男性,別懷疑,「他」可能就是完美老公的料。 一、他喜歡妳的優點,並接受妳的缺點.

  2. 2020年11月22日 · 時報出版. 發布時間:2020-11-22. 瀏覽數:19365. 我想起我的一個學員C的故事。 她本來有一段很幸福的婚姻,直到發現她的丈夫出軌,那段時間她感覺痛不欲生,兩個人彼此還有很深的感情,經歷了一個很痛苦、膠著的階段。 丈夫徹底離開外遇對象重新回歸家庭後,她反覆思考,最後決定原諒丈夫,不離婚,兩人繼續好好過。 但是後來只要兩人吵得比較厲害時,C就會把自己知道丈夫出軌時是多麼心碎、多麼痛苦說一次,告訴他他是多麼殘忍地傷害了自己,C的丈夫自知理虧通常就閉嘴了。 甚至後來C的丈夫為她做了很多事,經常提早起床下樓去買早餐回來,或是時不時買禮物給她,而且平時跟她說話都很小心。 但C說,不知道為什麼,他做的這些我一點感覺都沒有,可是如果以前他做這些我會很感動、很幸福,這到底是為什麼?

  3. 2022年6月12日 · 丈夫過世,光是打點葬禮細節,根本沒心思考慮其他事,真正意識到丈夫不在了,是因為家裡再也沒看見亂丟的臭襪子和髒衣服,那個瞬間,她發現自己竟然自由了。. 有一天,唸大學的兒子放暑假回家,她應該要高興的,可是還沒看到兒子,就看到他的 ...

  4. 2019年6月5日 · 丈夫也是專業諮商心理師,但回到家就是「平凡人」。 剛開始做婚姻諮商時,有時聽個案講老公的不是,回家後卸下專業的一面,我會突然很不開心,因為發現這些缺點枕邊人也有! 自己在婚姻中曾有的不開心又被挑起,甚至回家會跟另一半說:你哪裡不好‧‧‧‧‧‧. 次數多了丈夫就說:「妳還要繼續做婚姻諮商嗎? 這樣我受不了。 」我才警覺別把情緒帶回家,後來諮商時如果遇到跟丈夫個性「很像」的個案,下班會先到公園坐一坐,把情緒垃圾清一清,再回家。 我丈夫也是,他長我20歲,又是諮商界的老師級前輩,婚前覺得他像大樹一樣令人安心。 婚後才體悟到,諮商師結婚之後就是普通人,一樣會吵架,在家他不是老師、不是諮商師,就是丈夫而已,既然是老公,他有時候是大樹、男人、甚至小孩,或只想為自己爭權益的人。

  5. 2013年1月29日 · 《親子天下》提出兩大共識,讓夫妻關係升溫;分享太太/先生最想和另一半說的三句話,他/她在想什麼,如何跟他/她說,才能滿足你的需要? 圖片來源:https://www.flickr.com/photos/nathanoliverphotography/6903021374. 文. 賓靜蓀. 親子天下雜誌. 發布時間:2013-01-29. 瀏覽數:429888. 本文出自《親子天下》雜誌32期,「婚姻要幸福,切忌碎碎唸」 多夫妻發現,自從孩子出生後,夫妻關係變成只是家事分工,忙進忙出,所有談話內容都以小孩、生活瑣事為主,很容易變成無話可說、心靈陌路。 尤其華人社會,孩子出生後,變成第一順位,例如孩子睡在夫妻之間,以至於無法將孩子放下,經營親密的夫妻關係。

  6. 2023年7月11日 · 在40歲出頭時失婚,卻在人生中段56歲時遇到當年59歲的吳定南,兩人已攜手走過近15個年頭,「我都叫他『乖』,但他都不叫我,而是直接開口,」在布置舒適的兩人家中,她的語氣像是抱怨,卻不自覺流露出情人間的嬌嗔。 廣告. 雖然家人親友全參加那場星光熠熠的宴席,兩人卻至今未完成最後一步——登記成婚。 沒有一紙合約綑綁,兩人依舊認定彼此是最佳伴侶。 要有活到120歲的準備. 高愛倫、吳定南以及在身旁的藝人,都是1946到1964年出生的戰後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65歲的分水嶺。 過去稱「老人」,如今他們身上卻絲毫嗅不出「老」味,更像是「後中年期」,也就是中年期再延長。 高愛倫和許多藝人都維持醇厚友誼,左圖為她與林青霞(右)、周丹薇(左);右圖為她與劉文正(中)和飛鷹三姝。 (高愛倫提供)

  7. 2018年10月21日 · 小貓流文化. 發布時間:2018-10-21. 瀏覽數:57518. 亞斯人容易造成太太、女友的「卡珊德拉症候群」,以及隨後產生的憂鬱症狀,這是我們必須正視的問題。 小時候就診斷亞斯伯格症的男生,反而不容易造成「卡珊德拉症候群」,因為個案從小就接受「亞斯」的身分,家長跟伴侶也會有心理準備,也說不定家長、老師從小就為個案準備了許多情感表達與社交技巧的課程,幫助他們經營好的婚姻生活。 沒人相信妳受的苦. 情感的交流、愛與歸屬感,是人類的基本需求。 當伴侶的情感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時,亞斯人常常感受不到。 亞斯人或許覺得自己給的夠了,但愛情不是用邏輯或科學就能解釋。 未接受診斷或未達診斷準則的亞斯人,反而常造成身邊所愛的人成為「卡珊德拉症候群」的一員,進而影響身體健康。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