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杰 民國70年機工科 中山工商傑出校友「教育類」 106 賴家榮 民國84年資料處理科 中山工商傑出校友「企業類」 106 蔡耀德 民國86年汽車修護科 中山工商傑出校友「行誼典範類」 104 顧勝偉 民國100年餐飲科 中山工商傑出校友「行誼典範類」 104

  2. 你以為孩子在做選擇,但是他的選擇有兩種:一種是真的知道自己要什麼;另一種是,他的選擇是為了滿足大人,而非自己,像我弟弟和我女兒就是這樣。 我的兒子女兒和我生存的年代不同,他們從小就有很多選擇機會,但兩個孩子從小在「做選擇」這件事上,反應截然不同。 敢要的哥哥,做最大的夢. 哥哥很自我,每次都選最好的、最大的、最貴的,總是反反覆覆、猶豫不決。 妹妹則很堅定、沒有一絲猶豫,總選擇最簡單合宜的。 他們小時候我有種誤解,以為哥哥不懂自己要什麼,而妹妹很會做選擇。 一直到妹妹二十幾歲,跟我抱怨一件往事,我才知道誤會大了。 有次我們全家去香港玩,念國小的哥哥和幼稚園的妹妹,回程可以去玩具反斗城各挑一個玩具。 妹妹一開始就挑了個哪裡都買得到、不到一百元的小黑板。

  3. 尊重與放任,一線之隔. 「作業沒寫,嚴重拖欠」是教學現場常見的問題...... 作者:親天下. 許多家長認為沒寫完就算了,「讓他自己面對、被處罰」,這樣就是「負責任」的展現。. 但「家長如果不在意,孩子就會跟著不在意」! 對孩子來說,所謂的「處罰」不痛不癢 ...

  4. 因為大學時代個人的不快樂,讓他開始投入研究「如何可以更快樂?」在正向心理學領域中,他整理出許多具體的研究結論,可以幫助自己變得快樂,因此也希望讓更多人知道並練習實踐。 班夏哈受邀到世界各地演講,他觀察到,現在各國人才的最大危機就是:年輕人的憂鬱和專業工作者的崩潰,教育必須「停止製造單面向人才」。 班夏哈離開哈佛大學,二〇 一〇 年在以色列的賀茲利亞學院創立梅堤夫中心(Maytiv Center),以正向心理學的研究和發現為基礎,發展幼兒園到中學老師的師訓課程。 因為班夏哈發現,科技和都會型態的經濟發展環境,讓下一代孩子憂鬱的比率愈來愈高,學習「快樂」必須愈早開始。 六月份,班夏哈接受《天下雜誌》邀請來台灣演講。

  5. 談單親子女的教養. 媒體報導「單親應如何教養子女」時,往往偏重女性單親,事實上孩子跟父親生活的比例更高(與目前的法律規定有關),所以談單親子女的教養,父或母所肩負的責任是相等的。. 孩子是無辜的且為獨立個體,父母不可因自己的婚姻而影響或斷送孩子 ...

  6. 測驗的結果發現,有超過四分之一的父母屬於強勢父母,也就是說經常干涉限制子女。. 一位任教於台北市知名國小的老師說,有一次他選定班上參加作文比賽的選手後不久,一位落選學生的家長,抱著一堆孩子的作品與獎狀跑來學校找他,試圖說服他改讓自己兒子上陣 ...

  7. 坊海鮮餐廳 廚藝總監 競賽類 姓名 獲獎項目 名次 謝協益 第45屆國際技能競賽麵包製作 金牌 顏子軒 第45屆國際技能競賽餐飲服務 優勝 冀士瑋 第42屆國際技能競賽外觀模具製作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