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5日 · 意外保險可保障因意外受傷而帶來的損失包括醫療開支特別受運動健將容易受傷人士歡迎家長亦常為蹦蹦跳的幼兒投保。 不少投保人關心意外保險計劃中的個別治療方式保障,尤其是物理治療和跌打。 10Life比較市場上逾40款意外保險產品,並特設精算師評分,本文將針對物理治療及跌打保障等因素比較不同產品,以及闡釋10Life評分準則。 僅3款意外保險計劃的物理治療「賠得足」 在意外保險中,物理治療與跌打賠償機制類同,均獨立設有年度賠償上限。 所以投保人如果特別關心個別治療方式,應留意該治療方式的賠償限制,例如每次治療的賠償上限、每年治療次數和賠償上限等。 市面上物理治療費用大約是800至1200港元一次,10Life參考市場上收費水平,找出5款物理治療保障較全面的意外保險產品。

  2. 2022年8月4日 · 一. 物理治療賠償. 購買任何保險,都要弄清楚其賠償機制。 個人意外保險一般會設有醫療費用限額(Medical Expense),無論是物理治療、跌打或其他受保治療方式,均會全數計算在這個限額當中。 舉例來說,假如每宗意外醫療費用限額為20,000港元,投保人看了兩次物理治療,每次1,000港元,並看了一次約800港元的跌打,醫療費用限額便會剩下17,200港元。 假設受保人受傷,需接受8次物理治療,若每次費用為600港元,總費用為5,400港元。 以下6款產品的賠償次數最多。 比較6款意外保險物理治療賠償保障(港元) (假設投保人士為35歲文職人士) 點擊圖片放大. 從上表可見,意外保除了就每宗意外醫療費用設限外,當中個別治療方式亦會進一步設限。

  3. 2023年4月20日 · 一:物理治療賠償. 假設物理治療費用一般大約800港元一次,10Life按此收費,比較6款意外保險計劃是否「賠得足」。 若受保人受傷,需接受8次物理治療,若每次費用為800港元,總費用則為6,400港元。 然後,我們對照個人意外保險計劃中的賠償限額,計算產品的保障率。 從表1可見,就物理治療個案,6款產品的保障率差異顯著,只有中銀集團保險、恒生的保障率達100%。 表1: 比較6款意外保險物理治療賠償保障(港元) 假設投保人士為35歲文職人士,因受傷而需接受8次物理治療,每次費用為800港元. 點擊圖片放大. 值得留意,大部分意外保險均要求,在接受註冊物理治療師治療前,須先由註冊醫生建議或持有其轉介信。 假如消費者為了物理治療開支保障而揀選意外保險,應考慮以下三大事項:

  4. 2021年8月26日 · 這是一個發生於加拿大的真實 個案 。 簡而言之,安大略省上訴法院裁定保險公司毋須向受益人賠償,原因是受益人已逝世的丈夫(投保人)購買保險時候,並無向保險公司披露自己過去曾在其他國家涉及恐怖活動而被定罪的紀錄,包括早年向以色列航空一列客機射擊實彈及投擲手榴彈,導致最少一人死亡。 後來他在一宗人質談判中獲釋,並移居黎巴嫩,再輾轉偷渡至加拿大。 法庭文件顯示,該名受保人在加拿大購買壽險後不久,曾向當地政府指出,假若他被遣返至以色列,生命將會受到威脅。 由此可見,該名人士清楚明白其過往從事的活動,以及以虛假名字非法入境加拿大,足以對自己人身安全構成嚴重威脅;亦反映該投保人蓄意向保險公司隱瞞過往活動紀錄,未有披露重大事實,足以構成欺詐,最終法院判保險公司勝訴。

  5. 2023年10月6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23/10/06 08:30. 分享: 近年網絡騙案愈來愈猖獗,騙往往住針對大家想賺快錢的心理而下手。 警方剛在日前點名7個高危投資APP,反映有不少投資平台具詐騙風險。 今次有讀者便因為假的A股平台而受騙,過百萬積蓄化為烏有,請教如何盡快翻身,看看龔成是如何回應︰. 讀者︰. 唔好意思咁唐突,我被詐騙集團呃晒我全部存款120萬,仲另外貸款左40萬,共160萬。 原因係我喺過去幾年港股上蝕左50萬,之後透過Facebook連結,入左whatsapp group,之後留意到內地A股有上漲。 之後聽佢地講download左個A股交易平台,有特別通道,下單快啲,點知2日前提唔到現金就知道係假App,2星期一步一步過晒自己啲錢俾詐騙集團。

  6. 2021年4月27日 · 發布時間: 2021/04/27 12:45. 最後更新: 2021/04/27 12:45. 分享:. AIA推銀髮族意外保 單次意外骨折賠償高達20萬元. 友邦香港推出針對66歲至75歲的銀髮族的意外保障計劃,只須簡單回答有關身體狀況的核保問題便可,且每年續保至80歲。. 若客戶不幸遇上意外 ...

  7. 2019年2月11日 · 2013年6月,程先生因心臟疼痛而入醫院,並做了通波仔手術。 然而,在他做手術前,醫生檢查發現他同時患有膀胱癌,醫生建議程先生逐個疾病處理。 而在完成通波仔手術後,程先生就在同年7月再完成膀胱腫瘤切除手術。 如果從患者及醫生的角度去看,心臟病及膀胱癌明顯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嚴重疾病。 因此,已經向英國保誠投保了7年的程先生自然預期可以就兩個病症分別索償。 但萬萬沒有預料到,英國保誠引用保單條款: 假如因「同一次或相關的受傷或患病」而住院一次以上,而且該等住院與上次出院日期相隔不超過90日,本公司將視之為同一次住院,不作出全額索賠。 英國保誠指出程先生在首次入院時已驗出有膀胱癌,所以視他兩次入院皆是因為膀胱癌,屬同一病症,故只作出一次賠償。 程先生獲悉之後便馬上向保誠提出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