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6月10日 · 中央社訊. 2022-06-10 06:00. 397. 列印.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報導林務局9日表示為保護生態人畜安全4月15日起各縣市啟動為期2個月的世界百大入侵種海蟾蜍登記作業6月14日截止提醒飼主把握逾期罰1萬到5萬元罰鍰並沒入農委會林務局9日發布以上新聞呼籲海蟾蜍持有者把握最後登記期限在6月14日前攜帶相關申請書表及證明文件飼主身分證明文件可供辨識之動物照片及相關證明文件),向飼養所在地直轄市主管機關登記才可以繼續飼養。 林務局並說,逾期沒有登記備查,可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第51條處新臺幣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鍰,並沒入該個體;有辦理登記需求的飼主,可至「林務局自然保育網/下載專區/申請書表」中下載登記申請書。

  2. 2022年6月23日 · 1350. 列印. 7月1日至8月31日期間,開放採捕殼徑8公分以上馬糞海膽。 (本報資料照片) 農漁局呼籲全民注意防範海蟾蜍入侵澎湖。 (農漁局提供) 海蟾蜍具毒性且危害生態 農漁局籲防範入侵. 縣府農漁局局長胡流宗表示,今年度開放採捕殼徑8公分以上馬糞海膽,期間為7月1日至8月31日,如在禁漁期間違規採捕、處理、販賣或持有,依漁業法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15萬元以下罰金,請漁民和業者確實遵守。 胡流宗指出,環保案件查察小組近期持續於合界、赤崁、青螺虎頭山、紅羅、後寮、牛罩尾潮間帶執行查察,也出動船舶進行登檢;民眾倘發現不法情事,請勇於提供情資,檢舉盜採馬糞海膽並查獲屬實者,每件發給獎金新臺幣1萬元,檢舉專線118(海巡隊)、06-9262620轉121(農漁局)。

  3. 2023年11月26日 · 2023-11-26 06:05. 1415. 列印. 重達56.42公斤的野生巨無霸海鱺亮相,成為市場最受矚目的巨星。 (顏姓漁民提供) (記者李三祿報導)西嶼鄉1位顏姓漁民24日在七美西南海域進行延繩釣作業時,意外釣到56.42公斤重的巨無霸海鱺魚,漁船一入港就造成轟動,民眾爭相一睹碩大的野生海鱺,儼然成為市場最受矚目的巨星。 當巨大海鱺在位於馬公市的澎湖魚市場亮相後,立即吸引眾人的圍觀,鄉親大開眼界議論紛紛。 以目前市場售價每公斤450至500元計算,這尾海鱺價值約2萬8,000元,讓漁民意外發了1筆小財。 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幸運事,一切都是因緣際會;未來要破這尾56.42公斤重的紀錄,可能還要一段時間,甚至可能成為絕響。

  4. 2021年11月27日 · 澎湖時報 PenghuTimes. 菊島風情. 澎湖捕獲巨型中華鰆 12萬3千元賣出. 海藍. 2021-11-27 06:05. 3914. 列印. 比身高180公分員工體型長的巨型中華鰆,被人以一口價12萬3千元買走。 (海藍攝) 澎湖已經進入土魠魚的盛產期,沒想到,在地漁船出海捕土魠魚時,卻無意釣到一尾高達77公斤重,俗稱大耳 (梳齒)的中華鰆,船家將魚便宜賣給同村人,又輾轉賣到魚販手上,最後以12萬3千元的售價賣出去。 澎湖一艘龍門籍的漁船在出海捕撈土魠魚時,無意間卻捕獲一條巨型魚種,因為外型和土魠魚相似,一度還以為財神上門,讓他光靠這尾就算豐收,不過最後鑑定的結果,魚種是俗稱大耳的中華鰆,價格雖然沒土魠魚好,但一公斤價格至少也要破千元才買得到。

  5. 2023年12月29日 ·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報導日本外務省舉辦的第 17 屆日本國際漫畫賞於 12 月 26 日公布得獎名單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局攜手漫畫家簡嘉誠蓋亞文化出版社擷取運用國家檔案元素所創作的漫畫青空下的追風少年」,摘下最優秀賞金獎)」殊榮

  6. 2023年8月17日 · 中央社訊. 2023-08-17 06:00. 757. 列印. (中央社報導)15日澎湖龍門海域潛水捕撈海膽失聯的翁姓老翁,巡等單位搜尋整夜未果,16日消防潛水救難人員與直升機擴大陸海空的搜尋,希望有奇蹟出現。 巡署第13巡防區指出,現年80餘歲的翁姓老翁15日下午趁海水退潮之際,前往龍門土地公廟附近海域潛水捕撈海膽,截至15日晚上漲潮未歸,懷疑遭湍急的海流捲離,家屬報案求助搜尋。 翁姓老翁潛水捕撈海膽失聯,陸海空等單位全面展開搜救行動,除在地漁船出海協尋外,第7岸巡隊、澎湖海巡隊巡防艇、空警總隊直升機、消防局潛水人員也在附近海域等搜尋,希望有奇蹟出現。 上一篇. 鄭麗君講授「從文化治理看見臺灣下一步」 下一篇. 澎湖郵局捐血活動 邀您挽袖展愛心.

  7. 中山大學日前發布新聞稿指出,科系教授廖德裕、博士生黃文謙及新加坡李光前自然歷史博物館研究員陳旭輝合組研究團隊,發現生活在澳洲聖誕島與菲律賓邦勞島下水蝕洞(anchialine caves)中的1種咖啡色小型鯙科魚類(即裸胸鯙)。 中山大學表示,大多數人對黑暗多少存有恐懼,卻有一群生物擁抱黑暗,住進暗無天日的洞穴中,其中包括魚類;洞穴魚類在適應少光或無光環境的同時,身體也產生了相對應改變,其中1項便是眼睛退化或完全消失。 研究團隊指出,豆眼鰭尾鯙是第1種已知在下水蝕洞棲息的鯙科魚類。 一般裸胸鯙多被認為是海洋性魚類,只有極少數種類生活在淡水或汽水域,豆眼鰭尾鯙則罕見地在洞穴中的淡水層被陷阱捕獲,但暫時無法確定其是否真的棲息於純淡水,抑或從洞穴下層海水尋餌料味道游至淡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