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蘇嘉俊醫師多年來參與基層福音與醫療宣教,以下是他個人的生命歷練與信仰體驗。 我的父親. 我是家中的老么,上有四個哥哥二個姊姊,他們都和我差很多歲,我爸爸蘇茂欽是個平易近人的牙醫生,沒有什麼架子,在社會上是蘇周連宗親會會長,很熱心解決宗親的困難。 爸爸大我四十多歲,印象很深刻的是,他每次在宗親會祭典時都不拿香拜拜;他只行禮,但是因為工作忙,他沒有去教會,也沒有特別提自己是基督徒。 一直到我讀大學一年級時,有一次他到台中開會,來我的宿舍休息,看到我書桌上有一本《聖經》,他留了紙條給我說:「讀《聖經》很好,爸爸也很喜歡讀《聖經》,信上帝可以改變人生。 」這時我才知道他是個基督徒。 後來我大學四年級時,他在日本過世,享年七十五歲。

  2. 1995年10月,離台將近廿年的若蘭牧師帶著兩個女兒再度訪台。 台灣神學院為他們 安排行程。 台各地,在他到達的地方都有人熱心接待,不分南神、台神的校友,連那些 沒有被他教過的,都熱心地接待他們。

  3. 一粒麥子詩歌團. 在蘭嶼衛生所服務的張淑蘭護士、展望會的年輕媽媽黃英珍,以及也是兩人中小學同學的謝來玉,時常相聚在一起,談信仰,為教會禱告,希望傳福音給更多人。 有一天,禱告中,上帝突然給了她們一個異象,就從她們三個人開始吧! 就像猶太人的家庭,雖然人數不多,也可以搭建家庭祭壇,以詩歌來敬拜耶和華上帝! 要叫什麼名稱呢? 〈約翰福音〉12章24節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如果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就叫「一粒麥子詩歌敬拜團」吧! 讓我們獻上自己的時間、精神、金錢,和主同死同復活,如同一粒麥子,死了,結出許多榮耀的子粒來! 淑蘭會彈吉他,教會的張瑛長老會彈鋼琴,幾個人開始在教會帶領詩歌敬拜。

  4. 推文: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68期 TKC七十才開始. 前情提要: 這是一九八四年八月總會總幹事高俊明牧師出獄,採訪的文稿,當時我擔任總會《使者》雜誌(《新使者》雜誌前身)的執編,隸屬於總會青年事工委員會,我是總會正式同工。 當時會址在長春路,樓層只有四樓,《使者》編輯室位於四樓。 二樓是主要事工部門。 一樓是會計室、會議室、總機,當時同工人數較少,幹事只有總幹事、助理總幹事、傳道、原宣、教育、婦女、總務、青年幹事。 彼此關係親近,高牧師對每位同工都親切關心。 高牧師在總會同工年度旅遊前夕被捕,隔日大家準備好要出發時,發現總幹事被捕(因為美麗島事件),非常驚嚇。 高牧師在獄中時,當時總會並沒有另聘總幹事,只有設代理總幹事,四年後歸來,整個事務所歡喜迎接。 (賴德卿)

  5. 她,自殺了. 那一晚,在告別禮拜結束之後,你突然造訪我家,情緒激動地告訴我和內人,若你當時能夠陪伴她一下,就不會是現在的天人永隔,不致於留下這些遺憾。 反覆地責備自己自私,顧著自己的期中考試、應繳的報告,更似「無情」地拒絕事發前幾個鐘頭她不在計畫之中的邀約。 「我們不夠意思,留下她孤伶伶的一個人,天啊! 我們都因為自私而失去她了! 我絕對不會原諒我自己的! 」你,無法克制、不顧面子地在我們面前大哭。 逝者自我了結的選擇,留下周遭生者錯愕,「她不是自殺而死的」一句彷彿就能夠減輕壓在生者肩上無形的擔子,尷尬的是教會和團契中對於自殺一事,其間屬靈與屬世之間落差形成一股泛著禁忌的沈默,直接壓抑你們的悲傷,也不能輕易碰觸。 看著BBS站上在事發之後頓時一片自責和反省,仍舊改變不了她已然遠離的事實。

  6. 祐美生下後,因為家裡子女眾多,她母親隔床的產婦在產下一死嬰後向她要孩子。當時,在彰基擔任護士長的加拿大宣教師烈以利姑娘聽到她們的對話,就勸母不要輕易捨棄孩子。結果,母對烈姑娘說:「妳若願意收養她,我就送給妳!

  7. 魏牧師之前是資深的社工員,她決心不計代價接續關懷站的精神,延伸到老人與孩童。 部落有許多老人無所事事,沒有市區教會的老人大學可上,教會開始辦老人日托的事工。 每天早上,老人到教會學手工藝、美勞、母語、聽母語故事、部落故事、團體遊戲、跳健康操……中午由志工準備午餐,這一切都是免費的。 教會聘請的基督徒老師很有愛心、耐心,學歷高中以上。 老人大都是單身、獨居、七十歲以上,若行動不便,老師會開車去載。 教會也辦兒童安親班,這個事工得到家長們熱烈的歡迎。 因為許多部落的孩子放了學,沒人關心,功課沒寫,到處遊蕩。 教會以一百元的報名費來招生。 目前有三十位學童,來自附近國小低年級的同學,從十二時至下午四時半,在教會上課,吃點心,寫功課,有老師輔導,也關心他們的生活教育,建立好的生活習慣。

  1. 相關搜尋

    蘇嘉全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