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25日 · 1. 避免指責 。 例如:你怎麼又把房間搞得亂七八糟? 2. 避免貼標籤 。 例如:你就是懶/笨/愛說謊。 3. 罵人不要超過十個字 。 例如:收拾房間(手指著亂的地方)。 比起一直叨念,孩子更可能聽進去。 4. 停頓 。 溝通的時候,不要單方面一直說,對話最好維持五五波的比例,如果大人說了超過七成的話,基本上溝通就有點失衡了。 適時使用停頓,給孩子思考的時間,並鼓勵孩子表達。 5. 詢問孩子意見 。 例如:你闖禍了,打算怎麼處理? 6. 孩子求助再給建議 。 當孩子自己來尋求建議,此時父母給的意見,孩子才會聽進去。 當孩子認為自己不需要協助,父母硬把自己意見塞給孩子,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強迫。 7. 摘要孩子說的話 。

  2. 2019年3月29日 · 營養師:掌握三大撇步,鮮榨果汁營養不失分. 作者\華人健康網 郭瀅瀅. 「天天五蔬果,健康跟著我」,大家朗朗上口,但是,水果打成果汁用喝的,跟吃水果一樣營養嗎?. 有不少研究指出,水果在打成果汁的過程中,營養成分也會跟著流失,令不少人疑惑 ...

  3. 2022年11月8日 · 一、反問的語氣. 反問的語氣並沒有實質的回答問題,而是把問題丟還給對方,拒絕溝通的強硬態度,是質疑聽者品格與能力,因此會覺得對方在諷刺,心情上無法接受突如其來的強烈敵意,產生心理的防衛機制,負面情緒讓就會讓整個家庭氣氛瞬間降至冰點。 日常交談需要雙方共同表達、相互對等交流才能發揮正向的交際關係,反問句最引人憤怒的是替聽者決定了想法,讓他只能聽你說話,而且多半會讓聽者選擇逃避、不願回答,是溝通中最差的回話技巧。 所以當你使用反問句,別忘了理性問問自己,你溝通是為了結束對話嗎? 還是掌握話語權? 在氣頭上不想聽對方講話,那就暫時別開口傷害彼此感情了。 推薦閱讀: 能長久的伴侶就是有點黏又不要太黏. 二、責備的語氣.

  4. 2020年2月23日 · 1 個追蹤. 小手老師x語言治療星球. 畢業於台大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中山醫學大學語言治療系, 現任醫學中心語言治療師, 一個熱愛語言治療並持續不斷精進的工作狂!

  5. 2019年4月18日 · 生理期經常帶給女性許多不適,伴隨而來的「經痛」更是一大噩夢!. 造成經痛的原因,常見為子宮肌瘤或子宮內膜異位症。. 尤其,「子宮內膜異位症」更是引起痛經不可忽視的一大元凶。. 要緩解子宮內膜異位症造成的經痛,防止持續惡化,營養師 ...

  6. 2015年9月11日 · Show& Tell其實已經實行多年,歷史悠久。 在歐美教育裡也是不可或缺的課堂活動,主要針對國小中低年級及學齡前的兒童。 藉由活動遊戲的方式,鼓勵小朋友們發表意見。 有點像我們的說話課或是說故事的意思。 旨在訓練小朋友們的表達能力及組織能力。 回家之後,我問Archie"那同學都說什麼呢? "他說同學有帶Family還有寵物的照片,講一些他們爺爺奶奶或是狗的事情。 之後我有要他想一想想說的內容。 Archie就說他也要帶他baby的照片。 一開始聽到我心裡的OS是:怎麼跟同學一樣? 但後來想一想,在他們這個年紀,會想要模仿同學,希望得到認同是很正常的,但父母可以給他其它建議,讓他們也思考一下是否可行。 所以我就問他,那你最近還喜歡玩什麼?

  7. 2021年12月27日 · 1.適時延遲滿足. 寶寶到一歲左右,進入語言爆發期。 這時家長要懂得適時延遲滿足,學會裝傻充楞。 遲遲不開口,寶寶會用很多身體語言去表達他的所需所求,這時候家長馬上滿足孩子,孩子就會覺得我只要簡單的用手指一下或者用其他肢體表達方式也能達到溝通的目的了,就不用開口說話,容易導致語言發育滯後,含糊不清的發音和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家長都可以假裝看不懂聽不懂的樣子。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