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月6日 · 自助寄件智能櫃功能齊全,市民可投寄本地或海外郵件,包括普通郵件、本地速遞、包裹、掛號郵件等多類郵件,亦可以購買郵資標籤及查詢郵費。 大部份智能櫃為24小時投入運作,方便平日想使用本地郵寄服務的市民之餘,上班族們更不用再擔心局限於郵局開放時間喇! (圖片來源:香港郵政) 智能櫃的投寄步驟非常簡單,全程有清晰投寄指示。 市民可將郵件放在智能櫃的磅上,透過智能櫃的3D掃描器,即時自動量度郵件尺寸及重量,並計算出相應郵費,用家可以使用電子支付方式付費,僅限寄出2公斤或以下的郵件,寄普通郵件只是$2起。 市民亦可在網上經香港郵政「立即投寄」網頁,預先輸入投寄及報關資料,然後在「智郵寄」智能櫃掃描相關條碼或二維碼,付費後可列印投寄和郵資標籤,方便又省時。

    • 郵政總局四代搬遷 見證填海變化
    • 郵局有班「夜鬼」上班 原來是政治部審查信件
    • 現代主義建築也有保留價值

    中西區關注組在上星期六(5日)舉辦導賞團,講述中環海濱歷年變化。郵政總局(Grand Post Office)自1841年起便投入服務。以前信件倚靠船運送往世界各地,郵政總局4代選址皆鄰近維多利亞港海邊。每次搬遷,源於填海後海岸線變化。 第1代郵政總局名叫「驛務總署」,位於現今中區政府合署,聖約翰座堂附近;1846年總局遷至皇后大道中至畢打街交界(即今會德豐大廈位置),並於1862年發行全港首張郵票。來到20世紀,郵政總局搬到現今環球大廈位置,時任港督卜力認為郵政是重要公共建築,故選取花崗岩建造,配合廣東紅磚,屬於英國愛德華時代建築風格。此為第3代。 斥資4,300萬、1976年落成的第4代郵政總局,則屬於現代主義建築。導賞員、文化評論人黎雋維介紹,所謂現代主義建築,宗旨是「形式追隨功能」(...

    對新一代而言,信封不是收納信息唯一的法門,信息可以隨時隨地用手機收發。郵政總局的重要性,這年代似乎難以說清。導賞員柏齊就說,要了解昔日郵政的重要性,他要分享幾個小故事。 時分券計劃改成六區通行 可跨區以勞動換糧油雜貨 「香港從來經濟掛帥。以前做生意的,最着重消息靈通,郵局與電報局都非常重要。面臨海濱的郵政總局,透過干諾道中行人隧道連接,與中環核心的銀行、商業大廈相通。商行派員駐守郵政總署,每天清早接獲最快最新的信件。談一場生意,假如信息慢一個小時,結局會完全不同。郵局的意義,遠非聖誕節寄封賀卡給遠方親朋那麼簡單。」 當郵政是上一個時代重要的傳訊途徑,信件的意義自然與別不同。柏齊話鋒一轉,說起郵政總局的鬧鬼傳聞,頓了頓,原來是指「夜鬼」。但郵局不會24小時開放?他說,傳聞那班夜鬼來自港英政治部...

    有那麼多豐富過去,建築物卻敵不過搬遷,面臨清拆。2015年,國際保育保育組織 Docomomo International將郵政總局列為「文物危急警示」(Heritage in Danger)狀態。民間團體亦希望保留整棟建築,作活化保育用途。不過,退休政府建築師馮永基早前曾撰文回應保留郵政總局,指它並非如民間團體所言,是「精彩」的建築。 設計師拆椅背棄扶手 公園長凳大變身、更親民:但有行家話唔夠爆 黎雋維說,與昔日愛德華時代建築相比,今日郵政總局的「精彩」之處,在於「設計忠於功能」,外牆無多餘裝飾,反映室內佈局和功能。室內更有中央吸塵系統,清潔工人只要將吸塵機喉管和接頭連接地板,即能有效清潔。 中西區關注組成員羅雅寧說,保育郵政總局應該獲社會更多討論,讓更多市民了解郵局豐富的歷史與建築特色。...

  2. 2019年3月27日 · 香港郵政過往郵件派遞主要分為「不須簽收」與「須簽收」兩類,前者是郵件投入地址信箱便完成派遞;後者包括掛號、特快專遞、包裹及本地郵政速遞等,這類郵件送達派遞地址時,須由領件人簽收。 郵政表示,由於網購不需客人提供真實姓名郵寄,過往曾收到多宗市民直接或經由申訴專員公署轉介的投訴,質疑領件人亦須提供身份證明文件或其他資料才可收取郵件,認為措施擾民又落後。 郵政於本月4日起調整「須簽收郵件」 的派遞安排,包括在派遞地址有人領件簽收時,毋需出示身份證明文件等;在派遞地址無人領件,郵差會在該址或信箱留下領件卡,持卡人在指定郵局領取及簽收郵件時,只需憑領件卡取件,毋需出示身份證明文件或相關證明,郵局會將領件卡存檔,過程如常由櫃位閉路電視拍攝記錄。 郵政指,新措施實施後運作暢順。

  3. 2022年4月29日 · 至於郵政局櫃位服務及其他郵政服務,包括特快專遞及本地郵政速遞上門收件服務、街道郵箱收信服務及智郵站自助取件服務,則維持不變。 香港郵政發言人表示,隨着資訊科技發展,電郵、短訊和手機程式,已成為主要的通訊工具,目前處理的普通郵件中,近九成為商業類郵件。 此外,不少商業機構逐漸推行五天工作周,商業營運模式亦出現轉變。 香港郵政至今已在全港各區,設置逾140個自助取件設施智郵站。 (資料圖片) 發言人又指,香港郵政近年積極拓展自助投寄及取件設施,至今已在全港各區,設置逾140個自助取件設施智郵站,提供便捷的郵政服務,方便市民隨時在選定地點領取郵件,強調現時調整郵件派遞服務,是合適的安排。 市民可瀏覽香港郵政網站( 按此 ),或致電香港郵政查詢熱線2921 2222,了解最新安排的詳情。

  4. 2022年8月25日 · 01‌ ‌Video‌ ‌OTT. 【政府工/ 公務員/ 郵政署/ 郵務員/ 鐵飯碗/ DSE】郵政局現刊登招聘郵務員,即使屬於公務員級別,但對學位沒有要求,只需DSE 五科考獲第2級或以上.

  5. 2024年1月16日 · 今年1月1日,英國ITV開播的改編戲劇《貝茨先生與郵局之爭》(Mr Bates vs the Post Office),以發起並領導受害人組織「分行經理正義聯盟」(Justice For Subpostmasters Alliance,JFSA)的分行經理貝茨(Alan Bates)為主角,道出郵局醜聞受害者們的故事。 今年1月,《貝茨先生與郵局之爭》的上演再次令事件獲廣泛關注。 (網上圖片) 2009年,受害的郵局職員們組成JFSA。 組織表示,許多受害的分行經理丟了工作、失去家庭、被社區居民排擠,有些人因而破產、入監服刑,甚至走上絕路。 劇集播出後,不僅讓這宗纏訟20多年的「郵局醜聞」、以至受害人士的遭遇再次掀起討論,還引來更多的受害人現身說法。 要求當局必須追究責任的呼聲也隨之高漲。

  6. 2018年10月21日 · 從事20多年郵務工作的宋偉明,2016年調任為流動郵政局局長,由過往安坐在舒適辦公室內,改為每日遊走在外,一次車輛落大斜坡,車內裝有信件的箱、櫃筒等,因未及固定鎖好,東西應聲掉下,連水杯也打爛,他形容:「好似玩過山車」。 此後,經驗告訴他,用膠布貼好杯座,自製固定好杯子,每次出發前往下一站,都會收拾好信件、包裹。 在流動郵政局工作 飲水量要控制好、要知公廁位置. 宋偉明笑言,流動郵政局需要長途跋涉工作,不會「暈車浪」很緊要,其次連飲水量也要控制得好,「行程中哪裡有公廁大概知道,始終不算方便。 所以要小心食飯,不敢飲太多水,我每天飲約2樽水。 」而遇上惡劣天氣,則令他們最頭痛。 流動二號郵政局的局長宋偉明指,很多人不了解流動郵政車,家人亦曾好奇他的工作內容。 (歐嘉樂攝)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