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6日 · (2023.10.6 更新經濟部長王美花今6日表示已針對先前遭彭博點名的 4 間台廠:崇越科技、台灣矽科宏晟、亞翔工程、漢唐集成啟動「行政調查」,發函要求 4 家台廠前至經濟部說明營業項目和最初核准的投資項目是否吻合若查出違規最高可處 2500 萬元罰鍰。 《彭博社》(Bloomberg)近日刊出報導,點名多家台灣企業幫助華為突破美國限制、打造晶片工廠。

  2. 2019年2月27日 · 過去談到花仙子多數人只會想到香氛袋克潮靈與驅塵氏除塵紙這些家用品,「會買的主要是主婦族群年輕族群知道我們是誰卻很少會主動購買,」花仙子執行長王佳郁說

  3. 2012年2月2日 · 顧能Gartner大中華區總裁謝志峯一上任就面對這個挑戰。 他從客戶的需求出發,重新定位顧能在台灣的角色,將它從一家「賣報告」的公司,轉變成「問題解決」的專家,使顧能台灣業績在4年內,獲得450%的爆發式成長,即使在金融海嘯時依然獲利。 重新定位,讓資訊真正發揮價值. 顧能是世界知名的技術研究和諮詢公司,它銷售的市場研究與調查報告,是許多企業決策時的重要資訊。 「原本,大家都認為顧能就是一家單純賣報告的公司,」謝志峯回憶,自己剛上任時與顧客面談,對方開門見山就說:「你們家的報告好貴! 他追問之下發現,原來對方將「訂購服務的年費」除以「下載的報告頁數」,如果下載量較少,折算下來,1頁報告就價值千元。 這種計算方法,使得客戶為了降低單位成本,不管是否需要,只要「感覺似乎會用到」就盡量下載。

    • 從本土企業併入跨國集團,為人才開創國際舞台和機會
    • 長期客戶數占比70%,媒體掌握度誤差只有3%
    • 愈放手,員工表現愈好,專注做好傳承和接班

    Q:為何決定讓自己創辦的公司「被收購」?

    A:創業到現在大概 25 年,一直都非常高壓,我或 Arthur(先勢董事長楊忠翰)不可能一輩子做下去。我們培養了很多人才,公司的永續傳承跟發展很重要。再加上提案或比稿時,有些客戶會覺得我們缺乏國外資源。綜合這些考量,我想如果能成為國際公司的一份子,也是很好的事。 格威傳媒背後是 KHL(達勝集團,台灣大型私募基金),當初找我時,我問為什麼?他說,本土有很棒的公司,但規模都只有這樣,問我「你未來想走到哪?」我記得很清楚,我說「我想走到海外,當國際公司」。當格威賣給(日本)博報堂,KHL 董事長郭冠群跟我說,「Jocelyn(黃鼎翎的英文名),我們第一次見面,你講的話,我做了。」

    Q:本土公司也能傳承人才、永續經營,非要國際化?

    A:首先規模不能比,再來是國際公司的發展空間比較大,未來同仁有語言天分或對海外市場有興趣,都有機會外派,讓人才開枝散葉。其實剛開始談被收購,也很掙扎,我百分之百同意,Arthur 不同意,最後他被我說服了。我說希望有一天成為國際公司,這些孩子可以成為國際公關人才,他也覺得有道理。現在我們都很樂觀看這件事,假設今天是看台灣的生意,我做完 35 年,接棒給別人,當然 OK,但我總覺得公關人應該要有國際視野、走到海外。

    Q:本來就夢想國際化?

    A:不是本來就有。應該是 10 幾年前,公司發展到 50、60 人,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比稿時,有些客戶不管提案好不好,喝洋墨水就是比較喜歡。外商也很好,有自己的策略和制度,本土公司很實做。我是很不服輸的人,你看我本土公司、沒有策略,沒關係,我現在就是這樣,但是我可以學。我從聯廣、奧美找人才,把競爭對手當成可敬的老師,了解我有什麼不足,應該再學習什麼。

    Q:被說過沒策略,何謂有策略思維的公關操作?

    A:剛創業時,辦記者會,搞個話題就好,根本不知道公司講的是什麼、品牌策略是什麼。現在學會第一要站在品牌的角度,拉高思考點;第二是從單點、線、到面的全方位思考。無論一場記者會或一個單點的活動,都不能跟品牌相去太遠,要非常 consistent(一致)。 這塊學習很最重要,也讓我們跟客戶互動很緊密,像三星就做了 12 年,Motorola 當初也是服務十幾年,奠定先勢擅長 3C 科技的形象。

    Q:公司很多是老客戶?

    A:一間公司經營體質,長期客戶沒有到 40%,是很危險的,隨時可能養不起員工。客戶是經營基礎,我們長期客戶數達 70%,固定薪資、短銷費用,我都付得起。像 COVID-19 這種危機時刻,也還可以支撐。 我創業前兩年是真的睡不著覺,兩年後再也沒有這樣,因為客戶都是來自於客戶、媒體或朋友推薦。有人問過,「你們平均一個月要去幾家陌生拜訪?」我說,「不用,你來幫我把客戶看好就好。」

    Q:做陌生拜訪,不會開發更多客戶?

    A:我的陌生拜訪是完全不認識,打第一通電話去找行銷部門的那種,我們的生意不需要這樣,做都做不完。而且公關是很需要信任度的產業,陌生拜訪意義不大。我們可以發展新方向和策略,也是因為基礎穩固,即使辭退一、兩個客戶,都不會太擔心。 我的事業部主管都超負責,很重視目標管理,常害怕掉客戶怎麼辦?我都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如果這個客戶讓你的團隊這麼 suffer(受苦),有需要嗎?如果看不到公關在客戶上的價值,就辭退吧。

    Q:公司2021年啟動接班計畫?

    A:我們有導師制度,每個事業部主管會帶副總,傳承經驗。挑選標準是互補性強,譬如你的決斷性較差,就找決斷性較高的主管,把他的特質教到你身上。 創業初期,我覺得我在做球跟丟球,希望同仁都能接球。這幾年來,我的心態變成不能掉球,因為不喜歡輸,一直是模範生,大家期待很高,怎麼能掉? 這也是我想休息的原因,競爭者很多,要維持公司的競爭力,不一定是我一個人做。我不能再執著不掉球,要開始傳球。總有一天棒子要交出去,現在不開始讓他們參與決策,還是我自己決定、往前跑,我永遠離不開這裡。想通這一點,大家可以共同決定,共識比較高,也比較不會有抗拒。

    Q:從前什麼都要管,怎麼做到放手授權?

    A:我以前真的很可怕,一去現場,看不慣就重新彩排,只要我來大家就很害怕。每間公司提案我都要審,每一字一句我都會看,看到半夜沒辦法睡覺。後來我發現,這樣等於是摧毀同仁信心,他們會覺得,我不用管,老闆來改就好,他永遠沒這個能力。 這兩年我都選擇退居第二線,proposal(提案)寄來,我只看大策略,也不改細節,他們只能努力寫,我就不斷稱讚「你寫好好」,他們就愈來愈好,現在幾乎都不看了。放手的過程很煎熬,風險也要控管好,先從熟的客戶開始。

    Q:怎麼挑接班人?

    A:大的層面,要有格局,能看全面性策略,帶領公司往前走;小的部分,要看得很細,從細節中才能看到風險。不過細節、風險,只要有心、經驗足夠,比較容易做到;格局大概跟性格有關,經營者最難的也是這裡。 例如,有些客戶很重要,一年幾千萬的生意,但是團隊一天到晚換人,到底是捨客戶,還是捨同仁?這就有關經營格局,你要思考究竟問題出在客戶身上,還是主管沒做好溝通?在經營上,你認為核心、重要的事,你信仰的價值觀,都會影響你的同仁。 其次,負能量太高的人,也絕對不適合當公司經營者,因為會影響全公司價值觀。 還有一種人,因為我們公司是利潤中心制,有些同仁會因為搶客戶不開心,沒有協作概念,這也是格局問題。不能改變,就不會挑這樣的人。整體而言,態度跟性格是我們找人的基準。有時候,經營者不是能力最好,而是協調性最強的人。

  4. 2008年4月1日 · 全球化的趨勢及商業環境的變幻莫測,促使企業和個人都必須重新界定或找尋新的核心能力,因此各產業都亟需變革,也都需才孔亟,因此年輕一輩出線的機會自然增多。 就連過去主管平均年齡較高的傳產業,也因為開始經營品牌,或重視工業設計與技術研發,而大膽啟用年輕主管。 此外,在台灣外商組織結構的改變,也為年輕總經理開啟了機會之門。 根據陳玉芬的觀察,外司除了每個產品事業群,都有自己的總經理外(如台灣IBM除了台灣區總經理外,還有7位事業群總經理),過去被視為支援性質的人力資源和財務部門主管,也因為角色逐漸被重視,而被賦予「總經理」的頭銜。 沒有過去的包袱,隨時可上手. 除了年齡降低,總經理的特質,也與過去大不相同。

  5. 2018年10月8日 · 王邦雄點出多數與他人爭執不下競爭的主因進一步點破老莊的中心思想是「 回歸自然、走出自己想走的道路,而非在意他人或外在的評價與束縛 ,」而他的人生道路選擇,或許就是老莊思想最好的例證。 勿拿別人認為的好,套用在自己身上. 在師範大學 4 年級修了第一門老子的課程時,開啟了他對老莊研究的喜愛。 「我原本有機會從政的,」他在高中時代的性向測驗,結果為「絕對優勢的政治型」顯示他對政治的熱情。 在博士班時期,當年的國民黨向他招手、有意培養,他卻拒絕了。 「我因為讀了老莊,改變了選擇,」儘管當時在學生時期參加救國團政黨活動的人,將來多半往政治圈發展,但王邦雄最後卻選擇投身教育。

  6. 2023年5月16日 · 不過,這真的有利可圖嗎? 我們稍微跳回到強鹿,粗估投入數億美元建造生態系,但根據某些研究分析師估計,要到本世紀結束,軟體收入才會占其營業額 10%,這顯然不是很划算的投資。 可是,一旦農戶和牧場業主買了全家餐(硬體跟其平台服務),未來硬體升級、維護保修都擺脫不了強鹿。 看似不多的軟體服務收入,卻能確保長期硬體銷售的地位。 研華董事長劉克振也是抱持同樣思路,他曾在 2019 年法說會說:「我們擺明不靠 WISE-PaaS 獲利,平台長期可以讓硬體加值,會員費只是一部分。 」若一位客戶年度訂閱費為 2 萬美金,2021 年客戶數達 1000 位這個關鍵目標,就可以預期 2023 年獲利貢獻達 10%。 生態系建構 10 年磨一劍,高市占、高黏著的服務是基礎.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