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8日 · 以F-5E戰機(編號5291)與F-5F戰機(編號5395、編號5403)共三架塗裝為虎斑彩繪機,機身與機翼漆上低視度白、灰相間虎斑,垂直尾翼則漆上黃、黑相間虎斑,並在垂直尾翼上漆有新設計的圓型徽章。 徽章設計理念:ROCAF為中華民國空軍英文縮寫。

  2. F-5的起源是來自諾斯洛普公司內部於1955年展開的N-156設計案,原型是 T-38教練機 ,設計目標是一種低成本、保養簡單的戰鬥機。 在開發T-38時,諾斯羅普同時推出了單座型的概念,代號 N-156F ,諾斯羅普聲稱該型機的對地攻擊能力優於服役中的F-100超級軍刀戰鬥機。 美國陸軍曾對於這型飛機的對地支援功能有興趣,並在1961年與A-4攻擊機及G-91戰鬥機和T-38進行測評。 可是負責操作定翼機是美國空軍的責任,他們不願意操作也不同意讓陸軍來操作 固定翼 作戰飛機。 美國空軍自己則是朝向重型戰鬥機路線發展,對輕型戰鬥攻擊機的興趣不高。 在1962年,甘迺迪政府恢復了對自由世界盟國提供低成本戰鬥機的計畫。

    機號
    出廠年份
    生產案號
    廠號
    5507
    民國83年 (1993年)
    原虎安六號
    VG1051
    5506
    民國83年 (1993年)
    原虎安六號
    VG1050
    5505
    民國83年 (1993年)
    原虎安六號
    VG1048
    5504
    民國83年 (1993年)
    原虎安六號
    VG1045
  3. 2018年1月13日 · F-5E/F戰機也曾多次登上大銀幕,著名飛行員電影《捍衛戰士》(Top Gun)中,美軍將部份F-5E/F機身塗黑,作為虛構的蘇聯(USSR)米格28戰鬥機(MiG-28 ...

    • 纖細外表蘊含的靈活機動性
    • 權衡成本與實用性的發動機
    • 不算暴力但堪用的火力配置
    • 才華洋溢的多元身手
    • 未來規劃與老虎「爆改」款

    相較於F-16戰機的豐腴身形、幻象2000戰機的瀟灑三角翼構型,定位為輕型戰機的F-5系列機種顯得「苗條」許多,纖細的機身、翼展都比F-16戰機小了一號之外,僅約4300公斤的空重,更只有F-16戰機的一半左右。不過, F-5戰機有著良好的氣動力設計,尤其後期型號F-5 E/F戰機重新設計副翼、加大主翼面積之後,使爬升能力與靈活性獲得顯著提升,可從事空中纏鬥作戰,進而使F-5 E/F戰機被選中為美軍、我國國軍的「假想敵」部隊專用機。 F-5主要採用2具奇異「J85」小型單軸渦輪噴氣發動機,若開啟後燃器,1具發動機最大推力約5000磅左右。(取自國防部發言人臉書)

    由諾斯洛普公司(現為諾格公司)生產、1959年問世迄今的F-5系列戰機,主要採用2具奇異「J85」小型單軸渦輪噴氣發動機,若開啟後燃器,1具發動機最大推力約5000磅左右。雖與同期「F-4」重型戰鬥機搭載的「J79」發動機,1具發動機就可以輸出1萬8000磅的推力相比,尚有一大段差距,但F-5戰機的定位為「成本低廉」、「講求均衡性能」的輕型多用途戰機,且依然具備時速1.6馬赫的極速飛行,以及高亞音速巡航能力,已可滿足多數任務所需。 請繼續往下閱讀... 空軍七聯隊2架F-5戰機掛彈起飛。(取自空軍臉書)

    F-5戰機早期型號「F-5 A/B」受限於既有裝備,多只能從事對地攻擊,且著重於訓練用途的F-5B戰機更未裝設機砲,但1970年代問世的後繼型號「F-5 E/F」,在裝設雷達、優化構型設計後,已可進行空對空、空對地等多項作戰任務。除了掛載2門M39機砲之外,機身與機翼的7個掛載點,也可裝配AGM-65「小牛」空對地飛彈、AIM-9「響尾蛇」短程空對空飛彈,以及炸彈、火箭彈等。 空軍RF-5「虎眼式」偵照機。(資料照)

    美軍並未大量採購F-5戰機作為主戰軍備,但對於軍事預算不寬裕的國家而言,成本遠低於當時其他機種的F-5戰機,可說是「俗擱大碗」的優質選項,除了與戰力更強的F-4戰機「高低配」之外,也可充當主力戰機使用。因此,包括我國、南韓在內的30餘個國家,共計採購2000架左右的F-5系列各型機,除了負責空對空、空對地作戰,也可擔任「假想敵」或當作教練機。另外,我國空軍從F-5E單座戰機之中,選出7架改裝為RF-5「虎眼式」偵照機,目前仍負責中、低空偵照與探勘任務。 伊朗考剎爾戰機(Kowsar)據信是先自F-5戰機逆向工程,再行後續改良與升級。(法新社)

    即便單就性能論,屬於「第三代戰機」的F-5戰機,已無法與當今四代半、五代戰機相提並論,因此,我國現隸屬於空軍第七聯隊、負責訓練用途的F-5 E/F戰機,預計明年退出現役序列,未來除了當作停放於空軍基地的「誘餌機」之外,中科院亦不排除循1980年代的「劍虎計畫」,將退役的F-5戰機「無人化」;長期無法獲得美國軍事協助的伊朗,則是另一個把F-5戰機「物盡其用」的案例,其空軍現役「閃電」戰機(Saeqeh)、考剎爾戰機(Kowsar),據信都是先自F-5戰機逆向工程,再行後續改良與升級。 我國曾執行「劍虎計畫」,將F-5戰機改裝成無人靶機。(照片為Iain Mackenzie 1988.04.19拍攝,王紹翔取得連繫後同意授權使用,並發表於王的FB粉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

  4. 2024年5月28日 · 研发历程 [ 编辑] F-5的起源是来自诺斯洛普公司内部于1955年展开的N-156设计案,原型是 T-38教练机 ,设计目标是一种低成本、保养简单的战斗机。 在开发T-38时,诺斯罗普同时推出了单座型的概念,代号 N-156F ,诺斯罗普声称该型机的对地攻击能力优于服役中的F-100超级军刀战斗机。 美国陆军曾对于这型飞机的对地支援功能有兴趣,并在1961年与A-4攻击机及G-91战斗机和T-38进行测评。 可是负责操作定翼机是美国空军的责任,他们不愿意操作也不同意让陆军来操作 固定翼 作战飞机。 美国空军自己则是朝向重型战斗机路线发展,对轻型战斗攻击机的兴趣不高。 在1962年,甘迺迪政府恢复了对自由世界盟国提供低成本战斗机的计画。

    机号
    出厂年份
    生产案号
    厂号
    5507
    民国83年 (1993年)
    原虎安六号
    VG1051
    5506
    民国83年 (1993年)
    原虎安六号
    VG1050
    5505
    民国83年 (1993年)
    原虎安六号
    VG1048
    5504
    民国83年 (1993年)
    原虎安六号
    VG1045
  5. 其他人也問了

  6. 1 天前 · F-5系列戰機主要有A/B及E/F兩種型號,是美國較為成功的外銷戰機之一;事實上,美軍本身從未利用F-5作為第一線戰鬥使用,除了一開始作為試驗投入越南戰場外,隨後便用作擔任假想敵戰機的主要用機。

  7. F-5戰鬥機英語:F-5 Fighter)是 美國 諾斯羅普公司20世紀50至60年代研製的一種超音速戰鬥機。. 該機價格低廉、易於維護、性能良好、具備短距起降性能。. 其中A型是早期生產型;E型是單座戰術戰鬥機;RF-5E是偵察型;B型和F型是雙座教練型;G型又稱 F-20戰鬥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