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日 · Fisker宣布暫停開發 鴻海代工電動休旅Pear. 美國新創電動車企業Fisker在2月29日的營運說明會上指出,目前手中現金已不足以支應未來1年的資金需求,除了尋求融資,也正在與一間新的大型代工廠洽談合作,並將暫停由鴻海代工的電動休旅車Pear的開發工程。 ======== 戴爾財報驚豔激勵市場 輝達市值破2兆美元. 美國電腦製造商戴爾(Dell Technologies)2月29日公布樂觀財報與財測,並指出AI優化伺服器訂單激增,激勵輝達1日股價上漲4%,市值突破2兆美元,成為華爾街第3大最有價值的公司。 ======== AMD市值突破3100億美元 股價飆漲破200美元.

  2. 2021年10月23日 · 台灣廢氣處理設備製造商總經理 吳宗學:「腐蝕性很強的酸鹼性氣體,劇毒的氫化物氣體,還有一個會造成溫室效應的含氟氣體。 半導體製程會產生多少廢氣? 從數據推估,一台廢氣處理機約處理100公升廢氣,假設一天運轉20小時,約排放120立方公尺廢氣。 一個半導體廠有1000台,等於一天排放約12萬立方公尺廢氣。 台灣廢氣處理設備製造商總經理 吳宗學:「氟離子的排放濃度以前根本不管,大概100個PPM的排放濃度。 法規開始訂2個PPM以下,我從100PPM要降到2PPM,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所以我們就經過很多的努力,終於可以達得到。 記者 李晶晶:「那麼,這些廢氣該如何處理呢? 帶您直擊全台第一座半導體廢氣處理設備生產線。 廢氣處理設備的核心段,選用耐腐蝕的鎳合金。

  3. 2017年9月29日 ·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09 月 14 日訊】來看到,光譜儀,是生醫、化學分析技術中的關鍵,能幫助健康、食安、水質檢測等,但機器過大,全球專家都在思考,要如何把光譜儀微小化,而台灣,做到了,在光譜儀領域,有30多年經驗的柯正浩博士,在半導體國際論壇上,首度發表光譜晶片,體積輕薄、僅硬幣大小,堪稱全球首創,而且,從研發設計到生產,都是MIT。 光學晶片公司 柯正浩博士:「我稱這項科技為光譜晶片,因為我們做任何的光譜檢測,都是通過這個微小的晶片。 在國際半導體展MEMS & Sensors論壇上,由台灣光學晶片公司柯正浩博士,首度對外發表MIT光譜晶片,體積輕薄、僅硬幣大小,應用更超越一般實驗室的光譜儀,堪稱全球首創,引起現場高度關注。

  4. 2021年4月12日 · 直擊全台首家自動化軟包電池生產線. 更新時間:2021-04-12 11:47:23. The video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4 月 10 日訊】再生能源,是全球發展的重要課題。 電池,可儲存再生能源,被視為重要的戰略物資。 高安全性,是各家廠商的研發重點。 台灣前3大鋰電池芯與電池模組製造商、董事長翁育芬,握有防爆、防延燒專利,獲日本大廠機器人採用,首度在鏡頭前公開生產線,接下來的專題,帶您直擊。 各國陸續在電動車、大型儲能設備,展開布局,能源需求跟著攀升。

  5. 2022年9月7日 · 易達通科技的核心技術源自於陽明交大國際半導體產業學院院長張翼教授,他擁有30餘年複合物半導體研發生產寶貴經驗,於科技部價創計畫支持下,在氮化鎵射頻及功率元件領域建立國際級關鍵技術。 易達通科技氮化鎵射頻及功率元件關鍵技術。 (竹科管理局提供) 鑑於高頻高功率元件未來市場需求,在國發基金支持下將珍貴成果與產業界合作於2019年成立易達通科技,主要營業項目包含氮化鎵射頻元件、功率放大器與功率元件及模組的製造、設計與銷售。 易達通科技氮化鎵射頻及功率元件關鍵技術。 (竹科管理局提供) 易達通於2020年10月完成現金增資,其主要法人投資人包括: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管理會、永豐創業投資、漢信投資等,並於隔年2021年初取得新竹科學園區入區許可。

  6. 2019年1月4日 · 台船防蝕公司於99年9月13日設立登記走過8個年頭,在今年(107年)成績大躍進陸續搶下大筆訂單,除了承攬以往台塑雲林麥寮廠區工程,更在年底拿下「塑化廠管線架標案」高達七億的標案,但請想像,在一年多前,這還是一家要靠著母公司台船管理費支援的子公司,年年虧損,更是被雲林麥寮的當地 ...

  7. 2020年5月28日 · 台灣資通訊產業實力受關注工業電腦品牌廠研華19日舉行股東會研華表示訂單能見度看到明年上半年近期共同創辦人之一的何春盛擔任大同總經理雙方可望在多個產品面向開展合作。 研華今年業績有望高成長 綠能.電錶與大同強化合作. 2021-08-19 21:24:25. 台灣工業電腦品牌廠研華19日舉行股東會外界聚焦營運展望研華高層預估今年業績將有高成長訂單能見度更看到明年上半年近期共同創辦人之一的何春盛擔任大同總經理雙方可望在多個產品面向開展合作。 研華赴美國加州建區域總部 2026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