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月28日 · 這是了解台積電數位轉型最詳細的一張圖表。. 2020年,疫情讓台積加速展開數位轉型,推動IT基礎架構三大重心、AI四大應用布局,更揭露了未來轉型五大方向。. 2021年,台積數位轉型進入全新的階段,不只找來矽谷大將擔任CIO,IT組織也大改組, 2022年 ...

  2. 2021年1月27日 · 台積電更首度公開了未來持續發展的數位轉型5大領域、AI應用4大布局、TSMC內部雲端開發平臺、IT基礎架構三大工作重心 從全自動化,發展整合平臺和大數據,到引進各種新數位科技,結合AI全面驅動數位轉型,台積電數位轉型歷程,也是臺灣企業轉型的 ...

  3. www.ithome.com.tw › tags › 台積電台積電 | iThome

    2024年4月9日 · 台積電規畫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興建三座晶圓廠,第一座晶圓廠已接近完成,預計明年上半開始生產4奈米製程技術,第二座與第三座晶圓廠預計2028~2029年開始投入生產

  4. 2022年1月28日 · 台積IT在今年的發展重點,將聚焦2大變革和5大方向,第一項變革是台積IT主要軟體產品都改為產品開發模式,也會使用DevOps來管理。 這些軟體產品包括了MES、機臺自動化、機臺控制、品質管理、設備系統、製程良率分析、CRM、ERP、電子商務、生產資料主資料庫、供應鏈管理SCM和人資管理HCM等系統。 另一項變革則是,台積IT的發展策略,要從Scale up(垂直擴充)邁向Scale out(水平擴充)策略。 一方面台積IT已經運用開源技術打造了台積私有的K8s環境,將會逐漸將各項容器化的應用,轉移到這個TSMC K8s環境上。 甚至,未來台積所有服務都會轉移到K8s上,更要大力發展全球資料中心維運能力,目標是要強化應用程式可靠性和快速回復能力,以公雲全球資料中心營運方式,作為學習的標竿。

    • 2000年:智慧製造第一階段,從半自動邁入全自動化
    • 2012再次變革,智慧製造邁入第二階段,發展整合平臺和大數據
    • 2016年:智慧製造第三階段,引進各種新科技,更要靠ai全面數位轉型

    2000年台積晶圓生產製造型態,從過去的半自動,邁入了全自動化時代。 台積電也持續投入電子商務,以成為客戶半導體產品生產的虛擬晶圓廠為目標。不只是可以讓顧客透過網際網路,來進行從晶片設計構思到完成晶片驗證的程序,也推出了TSMC-Online 2.0線上系統,可提供互動式查詢晶圓製造相關資訊,不同客戶角色還可以自訂介面。 台積電在2000年推出了設計服務聯盟(Design Service Alliance)的產業生態系合作模式,將積體電路設計自動化領導廠商、元件資料庫和半導體智財供應商,以及產品設計執行服務業者組成了一個生態系。這種生態系合作模式的作法,台積電後來更用來結合到更多個產業生態系,甚至還擴大套用,連雲端供應商都可以納入半導體產業生態系中。 當時半導體吹起產業解構趨勢,台積看好網際...

    2012年,台積電的智慧製造邁入了第二階段,進入整合平臺和大數據分析的時期。在工程效能優化上,除了利用先進機臺控制(Advanced Equipment Control)與即時缺陷偵測(Fault Detection)之外,也開始運用大量工程資料探勘(Engineering Big Data Mining)、中央管理製造平臺(Centralized Operation Platforms),來優化機臺、製程和良率。後來,更發展出利用大量工程資料協助決策分析的「智動化」系統(Intelligent Automation System),來維持機臺高效穩定運轉。另外,在2014年報中透露,台積電也開始導入智慧化行動裝置,由IT開發內部用的行動App。

    台積電早在2011年就開始嘗試將AI技術導入晶圓製造,研發智慧化生產流程,2015年報更揭露了機器學習優化工程效能的成果。從2016年開始,台積電全力擁抱各種數位新科技,不只是智慧製造,更決定要用機器學習和AI推動全面數位轉型。 台積電的下一代智慧工廠,就導入了行動應用、MR、IoT、大數據和AI技術。IT軟體開發策略也採取Mobile-First和Cloud-First,靠雲端科技作了很多創新。 台積電這幾年陸續提出「精準製造」、「精簡製造」,2015年報提出了「精實與智慧生產」,後來在2016年報則提出了「敏捷與智慧生產」的理念。這些發展背後都大量運用了IT和 AI。 幾年從大數據到AI技術的投入後,台積電2015年報揭露,已經整合了先進資料分析、智慧診斷、自我反應引擎和生產知識等技術,...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021年1月27日 · 台積電IT開發的軟體產品(台積習慣以IT產品來形容自建系統),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工廠相關,如MES系統、Fab自動化、良率分析相關的軟體產品,另一類則是與業務部門、商業管理相關的產品。 前者包括與製程良率分析(Process Yield Analysis)、品質管理、廠務(Facility)、MES、設備控制、設備自動化、IT維運平臺、資安、資料等相關系統,後者則像是CRM、ERP、eBusiness、Product Data Master、供應鏈、人資、供應商管理等。

  7. 2022年1月28日 · 當時有位台積IT招募主管就直言,台積IT在2020年的三大工作重點,一是要運用各種基礎架構新服務,來支援台積電的數位轉型,二是要運用軟體定義技術,將傳統資料中心轉型為真正的私有雲架構,最後一點則是揭露台積電正持續投入新世代IT基礎架構的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