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3月24日 · 摘要. 1.鴻海昨天股價漲1.5元、收105.5元。 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最新資料,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截至今年2月持有鴻海股票174.21萬張,預計可以領到90.59億元現金股利。 2.鴻海去年大賺超過一股本,每股純益10.05元,遠優於2020年的7.34元,並改寫2008年以來新高,年度毛利率、營益率與淨利率更是「三率三升」。 以去年每股擬配發現金股利5.2元計算,盈餘配發率約51.7%。 鴻海(2317)昨(23)日公告,董事會通過去年度盈餘每股擬配發現金股利5.2元,是1991年公司上市掛牌以來新高,共計發出720.87億元現金,也創歷史新高,將有超過79.3萬名股東可領到股利大紅包。

    • 法寶一:脫離「毛三到四」,5年內毛利率衝上10%
    • 法寶二:數位轉型換「少量多樣」腦袋
    • 法寶三:三大未來產業,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
    • 既有優勢:切入汽車電子零組件、大量生產

    其實,劉揚偉今天的法說會上,已經透露他要如何帶領鴻海衝上股價高峰。首先,第一個法寶,就是:「毛利率上10%」。 台灣電子業過往最為人詬病的,就是毛利率偏低,「毛三到四」。不過,鴻海受惠於完整的垂直整合,過去5年毛利率約在5.9%至7.4%,高於其他電子五哥。 儘管已是電子代工廠之冠,但劉揚偉今天表示,已對經營團隊訂出目標,2025年要將毛利率一舉拉到10%。 廣發證券執行董事、海外電子產業首席分析師蒲得宇推算,如果鴻海的股本不變,那麼鴻海的毛利率每提升1%,毛利的絕對金額就會增加15%,淨利、EPS(每股純益)則會提升約20%。 因此,以去年鴻海EPS約8.3元計算,假如營收不變,鴻海毛利率若持續成長到10%,推估EPS將來到17元,以鴻海目前本益比約11~12倍計算,200元股價確實是合理...

    面對幾乎是淨利翻倍的目標,劉揚偉也並非畫大餅。他向股東坦言,如果只靠「現況優化」,也就是繼續提升生產效率,毛利率只能提升1%,剩下的關鍵3%,得靠他口中的「F2.0」與「F3.0」計畫達成,前者為數位轉型、後者則是新產業。 事實上,去年6月他接手董事長後,找來超過三家跨國顧問公司,為鴻海的數位轉型計畫進行比稿,同年9月,正式從其中一個事業群開始進行,目前已有2,000個主管級員工參與。 由於鴻海家大業大,劉揚偉透露,預估需5年時間,才能完成全集團數位轉型,且不容易的是,全球推廣數位轉型的大企業,有7成最後會失敗。 但,為什麼數位轉型對鴻海的獲利這麼重要? 台經院產業分析師邱昰芳指出,AIOT(智慧物聯網)時代的特色是產品「少量多樣」,但鴻海過往熟悉的,是標準化產品的大量產製,因此,如何透過數...

    第三個法寶,可以理解為鴻海「沒有蘋果的未來」,也就是: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領域。 劉揚偉解釋,首先,預估到2025年,這三大產業的總產值會到1.4兆美元,換算台幣約40兆多元,如果鴻海能拿下10%市佔率,就是4兆元營業額,「這個產業(的產值)夠大,是選擇(此領域)的第一個原因。」他說。 其次,這三大產產未來5年,年複合成長率(CAGR)幾乎都超過20%,劉揚偉說,反觀資通訊產業,如手機、筆電等產品,成長率都在0%上下,甚至衰退。 第三個原因,他說在這三個領域,鴻海能發揮「既有優勢」,有關這點,他雖然沒多作解釋,但是本週一起與鴻海相關的合資案,便可略知端倪。

    敏實集團旗下車電廠淳安22日宣布,將斥資4.2億元,取得FIT Electronics Device約51%的股權,而這家車用鏡頭公司原本的股東,就是鴻海集團旗下的鴻騰精密(FIT)跟夏普(Sharp)。 透過此合作案,敏實集團可發揮其原本在汽車界的通路與人脈,將FIT Electronics Device生產的車用鏡頭模組,打進汽車廠;並且,如果這個計畫成真,鴻海集團將不止FIT Electronics Device一家公司受益。 因為在鏡頭這個領域裡,鴻海擁有垂直整合布局。包括上游的鏡頭模組廠「中揚光」、中游的鏡片廠「康達智」,到隸屬下游、過去幾年代工iPhone鏡頭模組的夏普,再加上專攻車用的FIT Electronics Devic。 也就是說,在鏡頭領域,鴻海原本就擁有一條龍的優勢...

  2. 2024年5月15日 · 夏普關閉面板廠停損鴻海董事長劉揚偉90分鐘獨家專訪公開新夏普新鴻海對AI電動車國際轉型布局有多重要時值鴻海股價突破170元但會攀向200元商周赴日訪談十多位日本員工還原近10個月

  3. 2023年7月25日 · 摘要. 1.鴻海啟動跨國大併購宣布斥資約新台幣196.53億元收購ZF集團旗下事業5成股權。 2.德國ZF集團為全球第3大車用零組件一階供應商,鴻海有望藉此與賓士、BMW、Stellantis等國際一線車廠建立合作關係,及產品導入機會。 3.ZF集團通常在新車工程設計階段即參與規劃,有利鴻海掌握客戶產品藍圖。 鴻海衝刺電動車事業,啟動跨國大併購,24日宣布與德國ZF集團建立深度合作關係,並斥資5.6億歐元內(約新台幣196.53億元),收購ZF集團旗下事業5成股權,藉此與賓士、BMW、Stellantis等國際一線車廠建立合作關係,電動車代工版圖再下一城。

  4. 2024年3月13日 · 投資理財. 鴻海爆35萬成交天量,「大象飛天股價強漲8.7%為何?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中央社. 中央社 2024.03.13. 摘要. 鴻海12日價漲量增一路開高走高,成交量逾35萬張創歷史單日新天量、收盤價創近32個月來高點。 是什麼讓「大象飛天」? 鴻海12日股價「大象飛天」,創下多項紀錄,包括成交量逾35萬張創歷史單日新天量、收盤價創近32個月來高點、漲幅創近34個月來最大,成交值僅次於台積電位居第2、收盤後個股市值位居台股第3、三大法人連2天同步買超等6大驚奇。

  5. 2023年5月15日 · 摘要. 1.大型液晶面板企業夏普公布2022財年合併財報,時隔6年再次轉為虧損。 原因是子公司SDP經表現低迷,虧損1884億日圓。 2.由於夏普虧損,鴻海在2023年1~3月共有新台幣173億元的營業外損失。 鴻海財務長黃德才表示,已行文夏普提出因應方案,如有必要,將要求調整管理團隊。 3.由於面板市場寒冬、鴻海重心放在發展電動車等因素,SDP將很難獲得來自鴻海的支援。 亦有市場聲音認為,鴻海想捨棄SDP。 鴻海於5月11日舉辦2023年第一季線上法說會。 法人原先預期,鴻海Q1的營運成績將創下歷年同期最佳成績,不料,子公司夏普公布的2022財年的財報,提列減損金額2197億日圓、折合約新台幣503億元。

  6. 2022年10月20日 · 鴻海在2021年收購旺宏的6吋晶圓廠取得SiC晶圓製造的產能並將該廠轉入鴻海旗下鴻揚半導體中運作不過上游關鍵基板拼圖是後續再透過參與太極旗下盛新材料募資案取得10%股權之後才完成盛新材料的技術團隊已經在碳化矽長晶有十多年經驗據瞭解盛新材料一開始是透過引進國外turnkey技術以及後來公司再加入於碳化矽領域多年的團隊才慢慢發展起來。 知情人士指出,相較於台廠同業在長晶環節暫時還無法有效突破,盛新材料目前已有能力穩定長出6吋晶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產業人士指出,要能自主長出高品質晶錠,關鍵在於長晶爐要有自己的熱場設計,而熱場設計得來不易,因為長晶成功與否,過程偏向經驗法則,需要大量錯誤經驗累積、試錯,才能慢慢摸索出方向,這個過程非常花時間。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