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0月5日 · 台積電固然是一家民間企業卻創下非凡的成就市值約五兆七千億元超越英特爾是台股站穩萬點的最大功臣創立晶圓代工商業模式全球市占率逾五成每年資本支出百億美元約占我國民間投資總額十五%,最近投資額達五千億元的三奈米廠確定落腳台灣對投資不足的台灣經濟貢獻巨大台積電附加價值占台灣半導體產業約五成半導體產值占我國GDP比重約三%,由此可見台積電對台灣GDP的重要性。 近年我產業的生產基地多數西遷中國,台積電的四.五萬員工幾乎都在台灣,乃是根留台灣的最佳典範;而它一年稅後盈餘超過三千億元,更展現台灣在全球產業供應鏈的高附加價值。 換言之,台積電以台灣為生產基地,發揮了創新與研發的最高能量,有力駁斥所謂台灣企業只有外移到低成本國家才能生存的論點,無形中也指引台灣產業的發展方向。

  2. 2023年12月28日 · 台積電是全球第一家加入RE100的半導體企業不只要在製程做到領先同時也做到淨零排放所以在綠電需求上非常的迫切今年TSIA年會上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就曾說台灣的綠電發展速度太慢2022年全國能供應綠電的數字是200億度台積電大概也只能買到9億度對台積電要達到RE100的綠電需求實際上還有很大的差距。 台積電目前的三奈米製程,仍在業界遙遙領先,不論是產量或是良率都遠勝於業界對手,但關鍵就在有南科充裕的水電供應。 (BLOOMBERG) 事實上,台積電也並非憑空加入RE100行列,才有綠電需求,在國際發展趨勢下,歐美大型企業對客戶要求就是如此嚴格。

  3. 2023年10月23日 · 2023/10/23 05:30. 在土地徵收遭逢強烈反對地方政府也未積極介入協調解決下台積電日前宣布在現階段條件下不再考慮進駐龍潭園區三期但將持續與管理局合作評估台灣半導體建廠的用地台積電不在龍潭設廠一事引起朝野互批美國科技媒體PhoneArena亦報導因為龍潭地區居民抗議反對下台積電放棄在此設二奈米以下製程廠區並指稱如果台積電不趕快推出一奈米晶片給iPhone消費者可能會怪罪台灣的土地之子」(Sons of the soil)。 台積電放棄在龍潭三期設廠,就土地徵收、環評、水、電供應與政府角色加以檢視,乃屬公共事務範疇,理性檢討可以增加未來企業與政府決策的成熟度,不必陷入惡意批評的口水之爭。

  4. 2024年3月7日 · 台積電因為市值屢創新高帶動台灣股價指數不停創高不只帶給台灣股民收益更重要是也增加台灣稅收像是這樣世界級的巨型企業在台灣史上相當罕見然而這都來自於台積電在張忠謀帶領下起始就以做世界級的企業自詡有長遠規劃而來。 然而,新一屆國會至今依舊紛亂不休,爭議並不隨開議而止,我們要怎麼做到憲法授予我們的最高民意機關,如何成為世界級的國會,每一天我們都在朝著這條路順行,或是越離越遠。 因此,我想向立法院的同事們詢問,「大家對國會的未來一百年想像是什麼? 立法院作為憲法定位的最高民意機關,但這似乎只停留在制度上,而未能成為人民心中的答案。 放眼政論節目各台,或是媒體報章雜誌,很少人認真聆聽國會的質詢內容,也很少人將立委問政內容視為圭臬,到底深究原因為何? 是制度原因? 還是根本的問政內容?

  5. 2023年8月9日 · 張天泰. 近日美國紐約時報8月4日發布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的專訪內容他稱中國沒什麼機會稱霸半導體業張忠謀直言批判說,「我們美國荷蘭日本韓國及台灣控制了所有咽喉點如我們想動手中國真的什麼都做不了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 (資料照) 過去十年,中共投入至少數以千億計美元,想複製台積電的輝煌,但事與願違,雖然中共野心勃勃,大力發展半導體產業,但目前中國技術起碼落後台灣5、6年;再加上美國半導體產業政策讓中國晶片發展腳步緩下來,同時,阻止中國企業獲得尖端半導體技術,拜登政府不斷祭出禁令,讓原先對外宣稱要打敗台積電的中芯創辦人張汝京,看情勢不對,急喊合作,再次改變修辭,說兩岸共同發展半導體會是一加一大於二,此說法引發網友暴怒批評,認為張汝京從台積電偷技術被告,還有臉說要合作?

  6. 2022年12月21日 · 台灣的優勢在於過去所長久累積的生產技術產業鏈和人才都難以被取代當台積電南科廠明年已準備量產3奈米的晶片美國廠還要等到2026年才能開始生產而到了2026年台積電1奈米廠已預計在龍潭科學園區動土。 由此得證,最尖端的半導體技術,一直根留台灣,何來去台化之說? 再者,台積電早已到外國設廠,如:中國南京,按照國民黨邏輯,這樣中國算不算在淘空台灣的技術? 為何國民黨都悶不吭聲,未出面做任何表示? 雖然,這已非國民黨第一次在國內操作疑美論,但這次更加惡劣的是,其不但與中共口徑一致,還裡應外合,共同打擊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發展,以及破壞台美之間的科技合作與經貿關係。

  7. 2023年10月12日 · 2023/10/12 05:30. 吳國棟. 台積電赴美德等國設廠可達風險分散之目的。. 但鑒於美國亞利桑那建廠不順而日本熊本建廠順利再考量日本勞工專業及敬業精神基礎設施完善地理接近台灣等各項因素在日本進一步擴廠是未來可考量的選項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