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1月7日 · 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說如果身體的肌肉很多多餘的糖分就會被儲存起來但如果肌肉減少等於身體對的需求也減少糖分沒有地方可以去這時候如果還吃糖就會留在血液中變成高血糖或是轉成脂肪造成體重增加或是脂肪過高

  2. 2021年6月10日 · 牙周病是全台灣人共同的問題,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18 歲以上的成年人大約有 9 成都有牙周病的狀況,只是嚴重程度不同的問題而已。 奇美醫院牙醫部牙周病科主治醫師林玫吟表示,牙周病是一種慢性疾病,並不是「不會痛」就代表好了,隨時注意牙周健康才不會造成掉牙等問題。 牙周病是什麼? 林玫吟說,所謂的「 牙周病 」是指牙菌斑長期累積在牙齦周邊,這些細菌會分泌毒素,刺激牙齒周圍的組織發炎並導致破壞。 所以如果口腔衛生不好,吃完東西後不刷牙,就會形成這些黏附在牙齒表面的牙菌斑,進而引起牙周病。 圖片來源:photoAC. iStock-640012070. 為什麼會有牙周病? 牙周病大概可以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牙齦炎」,第二個階段則是「牙周炎」,也就是嚴重的牙周病。 牙齦炎(輕微牙周病)

  3. 2022年7月29日 · 洪建德表示,連續血糖監測儀是由醫護人員安裝,將極細的血糖感應針置入皮下,在置留天數內,持續且自動地監測皮下組織液的葡萄糖,經過藍芽紀錄在接受器中。 使用期間同時做飲食(拍照)、運動及藥物的紀錄,數值以圖表輸出方式顯示於系統,可確實看到患者在任何時間點的血糖濃度,知道暴露在過高或過低血糖值的時間、血糖變異度(glycemic variability)、短期內血糖值的快速變化。 洪醫師提到,門診常遇到患者家用驗血糖紀錄很正常,醫師想糖化血色素應該在 6.0% 上下,但是打開檢驗報告,卻看到出乎意料之外數值,這時患者常常說:「你們驗錯了! 我都依照衛教飲食了」,團隊成員也只能啞口無言。

  4. 2021年11月9日 · 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牙髓病科主治醫師廖怡清表示,孩子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牙齒仍持續發育中,卻常因為蛀牙或外傷等因素,造成牙神經發炎或壞死,導致牙根停止生長。 然而,恆牙從萌發到牙根發育完全 (牙根閉合),大約需要 3 年的時間。 當牙根尚未閉合成完全的恆牙,卻需要接受根管治療時,會比已發育完全的牙齒更為困難。 她進一步解釋,原因在於:還在發育的牙齒牙根長度短、牙根管壁薄、牙根尖未閉合呈現開展的狀態,使得治療過程中,藥物與填補的材料容易跑出牙齒根尖外,甚至使得牙齒斷裂。 傳統治療可解決症狀,但仍有其侷限性. 廖怡清指出,傳統的治療方法是進行「根尖成形術」,就是想辦法把牙根尖未閉合的地方擋住,讓治療的藥物及材料不會跑出牙根尖外面。

  5. 2022年9月27日 · 挪威科技大學(Norweg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研究人員最近在《腦科學》(Brain Sciences)期刊上發表了一篇研究,彙整了在大腦健康領域中的重要發現,指出我們大腦神經系統的關鍵是「灰質」和「白質」。 挪威科技大學心理學教授 Hermundur Sigmundsson 解釋,簡單來說,「灰質」(gray matter)由神經細胞(又稱神經元)和樹突組成,而白質(white matter)則提供「髓鞘軸突」(myelinated axons),也就是神經細胞之間的連結,有助於訊息傳導的速度和分佈。 有助於良好大腦健康的 3 大因素.

  6. BMR 會隨著年紀增加或體重減輕而降低,會隨著肌肉量增加而上升。 生理性別: 男性 女性. 年齡: 身高: 體重: 每日總熱量消耗 (TDEE) TDEE 是身體一整天下來,包括基礎代謝、活動量、吃東西所消耗的熱量。 不同的生活型態需要的熱量也不一樣,當每天攝取的熱量和 TDEE 相等,便達到「熱量平衡」。 一般. 我想減重. 身體活動趨於靜態 說明. (幾乎不運動) BMR x 1.2 = 身體活動程度較低 說明. (每週運動 1-3 天) BMR x 1.375 = 身體活動程度正常 說明. (每週運動 3-5 天) BMR x 1.55 = 身體活動程度較高 說明. (每週運動 6-7 天) BMR x 1.72 = 身體活動程度激烈 說明. (長時間運動或體力勞動工作)

  7. 2020年8月13日 · 近視是什麼. 原本圓圓的眼球,因為長時間用眼、用眼習慣不良等原因而導致「拉長拉扁」,從圓形變成橢圓形;而變成橢圓形的眼球因為水晶體、角膜的弧度都比較厚,導致影像無法投影在視網膜上,會投影在視網膜前,就形成了「遠的東西看不清楚」的近視。 所以如果度數還淺,最好趕快去給眼科醫師檢查是不是假性近視,度數能恢復的機率就會比較高。 假性近視怎麼恢復? 學會放鬆肌肉的幾個技巧. 張朝凱說,假性近視通常是因為長時間用眼,導致負責調節眼睛的睫狀肌過度緊繃、僵硬而導致肌肉痙攣,讓為了看近而變厚的角膜、水晶體暫時無法恢復到放鬆的狀態,所以只要懂得放鬆肌肉,假性近視就可以慢慢恢復。 「睫狀肌既然是肌肉,那平常幫助放鬆肌肉的方式也有效,像是熱敷、輕輕按摩眼睛周圍,還有增加肌肉的彈性、血液循環也很有幫助。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