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溫庭筠,原名岐,字飛卿,并州祁(今山西祁縣)人,唐代溫彥博裔孫,我國古代著名詞人,兩《唐書》有傳。. 溫庭筠雖為并州人,但他同白居易、柳宗元等名詩人一樣,一生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外地度過的。. 據考,溫庭筠幼時已隨家客遊江淮,後定居於雩縣 ...

  2. 他是中國古代一位偉大的詩人,其詩的藝術成就很高,對中國詩歌發展產生了廣泛影 。 有《靖節先生集》。 第一時期,晉孝武帝太元十七年 (392)陶淵明28歲以前。 由於父親早死,他從少年時代就處於生活貧困之中。 第二時期,學仕時期,從太元十八年他29歲到晉安帝義熙元年 (405)41歲。 第三時期,歸田時期,從晉安帝義熙二年 (406)至宋文帝元嘉四年 (427)病故。 歸田後20多年,是他創作最豐富的時期。 陶淵明今存詩歌共125首,計四言詩首,五言詩116首。 他的四言詩並不太出色。 他的五言詩可大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繼承漢魏以來抒情言志傳統而加以發展的詠懷詩,一類是幾乎很少先例的田園詩。 陶詩的藝術成就從唐代開始受到推崇,甚至被當作是為詩根本準則。

  3. ourartnet.com › Er-Shisixiaotu › 008大家藝文天地

    蔡順,漢代汝南(今屬河南)人,少年喪父,事母甚孝。當時正值王莽亂,又遇饑荒,柴米昂貴,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饑。一天,巧遇赤眉軍,義軍士兵厲聲問道:“為什麼把紅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開裝在兩個簍子裏?”蔡順回答說:“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紅色的桑葚留給自己吃。” 赤眉 ...

  4. ourartnet.com › 歷代名家詩詞類 › 花間集花間集

    王國維《庚辛之間讀書記‧跋覆宋本〈花間集〉》據疑為薛昭緯。 其說云:「今此集載昭蘊詞十九首,@ 其八$首為《浣溪沙》;又稱為薛侍郎,恐與昭緯為一人。

  5. ourartnet.com › Er-Shisixiaotu › 016大家藝文天地

    三國時代,魏國有一個孝子,姓王名裒。 他的父親名叫王儀,被晉文帝所殺,所以王裒終身不肯面西而坐,以示他不肯作晉朝的臣子。 他母親在世的時候,膽量很小,生平最怕打雷的聲音,後來母親去世了,他就把母親埋葬在山林裡安靜的地方。 一碰到風雨打雷的天氣,王裒就不避風雨,立即奔跑到母親的墓前,一邊跪拜,一邊淚涔涔的哭著說:「兒子王裒在這裡陪伴母親,請母親安心不要害怕! 有一次,王裒攀在墳前的柏樹上哭泣,眼淚落到樹上,柏樹竟然就枯死了。 王裒讀《詩經》,每逢讀到「哀哀父母,生我劬勞」這幾句話,一定流著眼,反反覆覆的讀誦。 因此,他的學生為了避免老師觸景傷情,就廢去了《蓼莪》篇不讀了。

  6. ourartnet.com › 歷代名家詩詞類 › 溫庭筠詞全集溫庭筠詞全集( 唐)

    溫庭筠,原名岐,字飛卿,并州祁(今山西祁縣)人,唐代溫彥博裔孫,我國古代著名詞人,兩《唐書》有傳。溫庭筠雖為并州人,但他同白居易、柳宗元等名詩人一樣,一生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外地度過的。據考,溫庭筠幼時已隨家客遊江淮,後定居於雩縣(今陝西戶縣)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嘗自稱為杜陵遊客。

  7. 臺灣膠彩畫先驅 林助. 在國內提起膠彩畫,人們便會想到先驅者林助,家境富裕的他十歲那年就在雙親支持下如願赴日習畫,於畫風興盛的東洋一待便是十餘年,並拿到武藏野藝術大學學位,可謂對東洋畫有極深厚的研究,為使拿手的作畫風格與東洋畫有所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