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6月16日 ·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藏家碉楼,藏语称为“夸日”,历史可以追溯到800年前,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藏式碉楼群落之一。. 班玛县灯塔乡班前村是班玛碉楼最为集中的村落。. 山巅之上、农田之间、密林深处,一座座碉楼在山坡上垂直而立,在河谷 ...

  2. 一、古文献中的相关记载与论述. 在嘉绒研究中,古代史料的匮乏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现代嘉绒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的马长寿先生在上世纪40年代就曾感叹:“吾人寻绎嘉绒史之困难,与藏史同,而尤过之。 西藏有佛教史,少政治史,嘉绒则并佛教史亦无之。 ”①同时,极其有限的古代史料基本上都属于汉文文献,②且由于嘉绒地区长期属于边徼之地,所以古文献的记载又存在着混乱模糊、真假难辨、前后抵牾、缺乏连续性与系统性及整体性、多间接传闻而少直接可信记载等诸多问题。 最早明确记载现代嘉绒主要居住地——川西北高原地区人群分布情况的,首推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初的《史记》。 《史记·西南夷列传》中的寥寥数语相关记载为《汉书》、《后汉书》所沿用。

  3. 2020年10月17日 · 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沙鲁里山深处,静静绽放秘藏着一朵祥瑞的千年雪莲。. 任岁月洪荒,沧海桑田,却依然历久弥新,丰神俊颜。. 这是集神奇、神秘、神圣为一体的,被誉为横断之心、户外秘境的格聂神山。. 图为瑰丽的格聂神山区域 摄影:罗振远. 格聂神山 ...

  4. 2018年5月4日 · 象雄是吐蕃部落兴起以前青藏高原上一个疆域辽阔并产生了高度文明的王国,一度作为青藏高原最早出现的文明中心,产生了苯教和象雄文,曾记录了大量藏文创制之前的历史和故事。 象雄的文明曾对后来的吐蕃、苏毗乃至整个青藏高原产生了深刻影响,苯教也曾传播于整个青藏高原地区。 如今,在曾经的象雄、吐蕃文化中心,苯教已然式微。 然而在千里之外,青藏高原的边缘—康巴和安多地区得以绵延。 由嘉绒的案例可见,古老的象雄文明并未消失,而是在川西嘉绒地区繁衍生息,嘉绒藏族文化就是远古中亚文明尤其是象雄文明在嘉绒地区的传承和遗存。 (责编: 郭爽)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5. 20 小時前 · 这是在那曲市尼玛县拍摄的野牦牛,其中有刚出生不久的小牛犊(无人机照片,6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这是在那曲市申扎县拍摄的牦牛和牛犊(6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这是在那曲市申扎县拍摄的养育雏鸟的黑颈鹤(6月9日摄)。

  6. 20 小時前 · 茶卡藏语意为“盐湖”,茶卡盐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境内,海拔为3060米,距离青海省会西宁市区约300公里。. 作为甘青大环线上的必经打卡之地,无数游人来到茶卡盐湖,一睹与天同色的“天空之镜”景象。. 图为茶卡盐湖打卡地标 ...

  7. 20 小時前 · 拉孜县锡钦村:为民服务暖人心 文明实践树新风. 为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拉孜县锡钦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主责主业优势,以主动融入群众、增进干群关系和不打扰群众正常生产生活为目的,采取“追着”群众“送服务”的方式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