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我國首座深遠海浮式風電平台海油觀瀾號近日在廣東珠海福陸碼頭啟航前往海南文昌海域通過動態海纜接入海上油田群電網用於油氣生產。 發展海上風電有啥優勢? 我國海上風電關鍵技術取得怎樣的突破? 投產后將產生哪些經濟效益? 對此,人民網“強觀察”欄目專訪了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 中國風電開發從淺海走向深遠海. “十四五”期間,我國規劃了五大海上風電基地,各地出台的海上風電發展規劃規模已達8000萬千瓦。 “海上風電具有資源豐富、風速高、單機容量大、風力穩定的優點,而且臨近用電需求大的沿海地區,因此不存在消納問題。 ”林伯強表示,我國海岸線長且具有較大面積的可利用海域,具備發展海上風電的條件和優勢。 在實現“雙碳”目標和推動能源結構轉型的背景下,發展海上風電大有可為。

  2. 2011年2月15日 · 辜家是在清康熙初年從泉州遷到台灣的,世居鹿港,“鹿港辜家”在台灣家喻戶曉。辜振甫的出身極其顯赫,其祖父辜銘是清末名儒,外祖父是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陳寶琛,姑父是清末大買辦、大實業家盛宣懷。

  3. 对大多数人而言,大海是一片充满奇幻与未知的领域,海洋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生物和矿物资源,海洋环境的演变也与人类息息相关,为了探索深海,“蛟龙号”应运而生——它是我国自主设计集成并完成上试验、世界上同类作业型潜水器中下潜深度最大的潜水器。 谈到蛟龙号的研制过程,在所长何春荣看来无一不是艰辛的,“深海开发极度困难,海水的压力是随着的深度线性增加的,这就对潜水器的结构设计、结构材料都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何春荣举例说,7000米载人潜水器承受的是700个大气压,即每一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它的压力是700公斤,也就是说蛟龙号2.1米直径的载人舱球壳需要承受的压力相当于14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

  4. 新华社记者 李 涛摄. 7月22日清晨,北京市复兴门外大街的国家海洋局办公大楼前,几名国家海洋局工作人员早早地搬着新的牌子到来,换上了崭新的“国家海洋局”和“中国海警局”牌匾。 这标志着国家海洋局重组落定,中国海警局成立,中国海域多部门执法的时代正式结束。 重新组建的国家海洋局由国土资源部管理,并以中国海警局名义开展上维权、执法,接受公安部业务指导。 目前海警局人员调配工作正在进行中,部分原有船舶已经完成舷号、徽章和涂装的更改。 在周边海洋局势日益复杂化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中国海警局和重新组建的国家海洋局备受关注。 “三定”方案整合职能. 过去,中国上维权主要依靠海洋局、中国海监、公安部边防海警、农业部中国渔政、海关总署上缉私警察等五部门的执法队伍,被称为“五龙治”。

  5. 韓付認為,當前我國芯片產業“危”“機”並存。 “從全球來講,我國的芯片應用市場規模最大,增速也最快。 從總的市場佔有規模來看,盡管國外廠商佔據了全球大部分的市場份額,但是近幾年國內企業有奮起直追的態勢,在多個設備和材料領域也實現了 ...

  6. “潜标是开展海洋动力过程长期连续观测最有效的技术手段。 ”在赵玮看来,认知、探索深海首先需要观测“利器”来获取海洋信息,这样才能开展研究、开发和保护。 “我们自主研发的潜标整体位于水下,不容易受到人为或自然破坏,安全性高,可以长期获取从表到海底整个剖面的数据。 目前潜标连续工作的最长时间达到3年4个月18天,这不仅是国内之最,而且在国际上也是领先的。 此外,最长的潜标高达1万米,已经用于马里亚纳海沟,开展从表到海底的长期连续观测。 “我们所有工作都是围绕建设海洋强国对于海洋信息的需求开展的。

  7. 小字號. 視頻制作:許崢. 紅樹林生態系、珊瑚礁生態系、藻類生態系……海洋的生態系統孕育了無數生命,而隨著石油泄漏、有毒廢物、塑料垃圾等不斷侵蝕海洋,如今的海洋生態系統遭受到嚴重破壞,保護海洋已經迫在眉睫。 “我覺得自己守護海洋最主要的契機,是成為了一名潛水員。 ”從2015年接觸潛水開始,王淼已經在海洋保護的道路上行動了七年,她是“無境深藍”潛水員海洋保護聯盟的創始人,也是首位獲得聯合國地球衛士青年獎的中國人。 因為潛水開始真正接觸和認識海洋,“水下世界是安靜而美麗的,這個世界安靜到隻有自己的呼吸聲和眼前無盡的海底。 ”成為潛水員之后,王淼嘗試潛入海底的不同深度,可是無論在哪個深度,她都能發現海洋垃圾正在蠶食這種美麗。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