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1月4日 · 文|王小波. 我住在立新街甲一号的破楼里。 庚子年间,有一帮洋主子在此据守,招来了成千上万的义和团大叔,把它围了个水泄不通。 他们搬来红衣炮、黑衣炮、大将军、过江龙、三眼铳、榆木喷、大抬杆儿、满天星、一声雷、一窝蜂、麻雷子、二踢脚、老头冒花一百星,铁炮铜炮烟花炮,鸟枪土枪滋水枪,装上烟花药、炮仗药、开山药、鸟枪药、耗子药、狗皮膏药,填以榴弹、霰弹、燃烧弹、葡萄弹、臭鸡蛋、犁头砂、铅子儿砂,对准它排头燃放,打了它一身窟窿,可它还是挺着不倒。 直到八十多年后,它还摇摇晃晃地站着,我还得住在里面。 这房子公道讲,破归破,倒也宽敞。 我一个人住一个大阁楼,除了冬天太冷,夏天太热,也说不出有什么不妥当。 但是我对它深恶痛绝,因为十几年前我住在这里时,死了爹又死了妈,从此成了孤儿。

  2. 2020年6月2日 · 密谋要向它下毒手了,幸亏人们忽然从"阶级斗争"的噩梦中醒来,开始注意一点改善自身的生活环境,才使密谋不必付诸实现。 打过几次药后,那绿虫便绝迹。 我们真有点"解放"的感觉。 老槐树下,如今是一畦月季,还有一圆形木架,爬满了金银花。 老槐树让阳光从枝叶间漏下,形成"花荫凉",保护它的小邻居,因为尺蠖的关系,我对"窝主"心怀不满,不大想它的功绩。 甚至不大想它其实也是被侵略和被损害的。 不过不管我怎样想,现在一块写明"古树"的小牌钉在树身,更是动不得了。 院中还有一棵大栾树,枝繁叶茂,恰在我窗前。 从窗中望不到树顶。 每有大风,树枝晃动起来,真觉天昏地暗,地动山摇,有点像坐在船上。 这树开小黄花,春夏之交,有一个大大的黄色的头顶,吸引了不少野蜂。

  3. 2019年6月28日 · 文|白先勇. 许多年了,没有再看自己的旧作。 这次我的早期短篇小说由远景出版社结集出版,又有机会重读一遍十几年前的那些作品,一面读,心中不禁纳罕:原来自己也曾那般幼稚过,而且在那种年纪,不知哪里来的那许多奇奇怪怪的想法。 讲到我的小说启蒙老师,第一个恐怕要算我们从前家里的厨子老央了。 老央是我们桂林人,有桂林人能说惯道的口才,鼓儿词奇多。 因为他曾为火头军,见闻广博,三言两语,把个极平凡的故事说得鲜蹦活跳。 冬天夜里,我的房中架上了一个炭火盆,灰烬里煨着几枚红薯,火盆上搁着一碗水,去火气。 于是老央便问我道:“昨天讲到那里了,五少?”“薛仁贵救驾——”我说。 老央正在跟我讲《薛仁贵征东》。

  4. 2020年3月8日 · 文|茅盾南京有一位小学教师王光珍女士,因为在磨风社公演的《娜拉》新剧中担任了女主角娜拉,就被学校当局解除了职务。 同时还有三位女学生也因为同样的”罪名”或被开除,或被记.

  5. 2020年3月8日 · 2020-03-08 12:06:15. 来源: 遍地文学 作者:茅盾. 663人参与 0评论. 文|茅盾. 《呐喊》和《彷徨》是在两种不同的观念下所产生的作品,有人从字面上作品相之谈,以为《彷徨》显示了作者的更浓重一些的"悲观思想",或者另外有人从《彷徨》的卷头所引《离騷》的句子,认为这表示了作者思想"转变"的起点,故“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我看来,这两个见解,都成问题,我以为《呐喊》和《彷徨》里所表见的作者宇宙观并无一致,但是作者观察现实时所取的角度却显然有殊。

  6. 村上春树的作品风格深受欧美作家影响,基调轻盈,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被誉为日本80年代的文学. 旗手,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知名度。 村上春树尽管骨子里是日本式的,但其视角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方化了的。 他往往用非日本的视角来审视、把握、感受日本社会的一切,用一种非日本的语言来诘问日本的当代话语。 举个简单例子,小说主人公看的哲学书是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文学作品是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托马斯·曼的《魔山》、赫尔曼·黑塞的《在轮下》;听的音乐自然清一色是西方的;就连在医院看护奄奄一息的病人讲的都是古希腊悲剧里的人物。 现实世界与虚构世界的一体化。

  7. 2019年8月25日 · 《陌生的海滩》为中国当代诗人北岛的第一部诗集。 北岛:陌生的海滩. 1. 风帆垂落。 桅杆,这冬天的树木, 带来了意外的春光。 2. 冬天的废墟, 缅怀着逝去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