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7月30日 · 藍成忠說,「睿瑜3歲時就有異狀畸胸看書時老把書貼在臉上因為我太太也是視障但她一直記著是自己小時候被球打傷造成一眼失明一眼高度近視看東西也是直接貼在臉上看原本以為孩子是學媽媽後來發現他是真的看不清楚但反覆 ...

  2. 2019年6月18日 · 「社區家園」是慢性精神病患在醫療照護體系之外與社區融合的契機,但要獲得大眾的理解與接納還是充滿挑戰。

  3. 2023年6月5日 · 全台灣最繁華的台北市信義商圈,一群觀眾搭著彼此肩膀,手持白手杖,在影廳外排隊等待入場,興奮討論觀影經驗。 他們是熱愛電影的視障者,用耳朵「聽」過無數電影。 去年(2022)11月4日起,國片 《罪後真相》 成為台灣第一部搭配口述影像服務首映的電影,首週全台共有53場「明盲共融」場次。 今年春季檔期上映的《本日公休》、 《黑的教育》 也推出口述影像版。 過去,視障者只能在特映會、影展,晚了視力正常的「明眼人」好幾年,才得以「聽」一場電影;如今全台有8間戲院已更新設備,包含光點華山電影院、威秀影城等,只要該片提供口述影像服務,聽障者不必預約或額外付費,即可向櫃檯借用專門設備。 對先天全盲的視障者楊聖弘而言,這一刻,他等了25年。 15年前,那場用口述影像聽見的《海角七號》

  4. 2021年1月20日 · 去年3月,精神科醫師廖泊喬和一群同仁,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創立了全台灣第一個治療賭博成癮的「博弈門診」,目睹個案們在戒癮中的空虛、憤怒、無助。 去年11月,《報導者》連續推出兩集博弈產業報導幕後,廖醫師主動和我們聯繫,希望聽眾除了理解博弈產業的背後,也理解賭癮是如何發生、以及他在診間的發現。 而Summer,則是在30歲以前,一度沉溺於賭博中的個案之一。 運彩、線上博弈、借貸無所不碰的他,輸掉2000萬後,在去年10月接觸到博弈門診,開始試著轉變。 他後來開立 Podcast《不切實記》 ,持續講述他的經驗、希望幫助更多人不要落入這個陷阱。 你三不五時也賭一下嗎? 怎麼判斷自己成癮了? 怎麼求助、想辦法停下? 空虛、懊悔、憤怒……在戒癮途中,會遇到甚麼事?

  5. 2019年3月24日 · 由林君陽執導、金鐘編劇呂蒔媛執筆、大慕影藝製作,這部10集的電視劇從一場無差別殺人事件為起點,延伸出加害者家庭、受害者家庭,各自在巨大的黑暗創傷中蹣跚前進、追尋稀微希望之光的故事。 第一集,賈靜雯、溫昇豪飾演的受害者家屬,和陳妤飾演的加害者家屬,在電視新聞台狹路相逢,把立場對立的兩方拋入慣於製造立場的新聞場域中。 《我們與惡的距離》像是一把鋒銳的手術刀,在所謂正義的表面劃出一道又一道的縫隙來,每個人心中竄流不息的小奸小惡如膿血汩汩流出。 我們與惡,若即若離。 即時媒體氾濫、鄉民正義當道,當我們轉開電視收看劣質新聞、或在臉書留言辱罵的那一刻,我們與惡沒有距離。 法庭上是否總是鐵證如山? 死刑判決是否沒有瑕疵? 槍響的那一刻,我們與惡沒有距離。

  6. 2019年9月19日 · 921地震20週年系列專題. 【921空拍影像】不只是紀錄,更是島嶼的記憶──來自齊柏林的叮嚀. 1999年921大地震後的南投草屯九九峰。 921地震屆滿20年 之際,「看見.齊柏林基金會」從齊柏林導演25年空拍歲月所累積的30萬照片中,挑選極具指標意義的地景照片,對比地震前後的改變與復原樣貌,供民眾閱覽、省思。 他鏡頭下的每一張照片不只是紀錄,而是這座島嶼的記憶;不只是當下,而是可做為每一個當代的暮鼓晨鐘。 南投草屯九九峰,左起1997年(921大地震前)、1999年(921大地震後)、2012年(恢復狀況)。 彭國棟(前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副主任、現任暨南國際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副教授):

  7. 來自花蓮秀林太魯閣族的 Ciwang Teyra ,35歲,目前任教於台大社工系,出身原運領袖家庭,父親Teyra Yudaw是推動太魯閣族正名 的重要推手 。 她在父親、自己、族人、其他原民青年身上,看見跨世代存在的原漢歧視。 而這個「原」罪 ,也開啟她從事原住民歷史創傷、原住民社會工作研究。 在研究過程中,Ciwang發現儘管社會在進步,對原民無心的「微歧視」,仍在強化各種刻板印象,對原住民帶來身心負面影響以及身分認同危機。 就像一般人以為原住民飲酒過量,然而釀酒在原住民傳統文化是相當珍貴的飲品,不可能拿來豪飲。 不論是美加學者的研究、或Ciwang的 田野調查 當中皆發現,現代原住民過量飲酒的現象,是他們面對創傷跟適應壓力的方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