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地形陡峻、地質特性脆弱及地震頻繁等因素

      • 台灣因地形陡峻、地質特性脆弱及地震頻繁等因素,颱風豪雨侵襲集水區時,容易挾帶巨量泥砂入庫,造成水庫淤積,目前主要水庫淤積率約為3成,近年政府因意識到新建水庫的困難性,日益重視既有水庫的清淤工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1年6月7日 · 位在日月潭上游的霧社水庫水源同樣是濁水溪淤積情況就嚴重多了歷經道格辛樂克莫拉克等颱風帶來大量土砂淤積率已經高達75%。 萬大發電廠廠長張天瑞說每年陸挖清淤僅有20萬立方公尺因為不是良好建材廠商收購意願不高去化比較困難。 加上山路迂迴,以每年200個工作天、每天去化1000立方公尺為例,每小時要有12輛砂石車來運送,由於霧社水庫鄰近清境這個觀光區,居民會覺得困擾,量能沒辦法再提高。 位在大漢溪流域的桃園石門水庫,設計庫容約3億立方公尺,葛樂禮颱風帶來2000萬立方公尺的淤積;艾利颱風時,2700萬立方公尺土砂進入庫區,加上其他水文事件,淤積量超過1億立方公尺,到達1/3。 羅浮橋下,以往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每年陸挖清運15萬立方公尺。

  3. 2021年3月20日 · 台灣因地形陡峻地質特性脆弱及地震頻繁等因素颱風豪雨侵襲集水區時容易挾帶巨量泥砂入庫造成水庫淤積目前主要水庫淤積率約為3成近年政府因意識到新建水庫的困難性日益重視既有水庫的清淤工作去年至今年旱象持續水情吃緊水利署藉機加大清淤力道除了去年清淤量達1440萬立方公尺為歷史最高是歷年平均值的2.6倍今年1到3月清淤量也達357 萬立方公尺,較去年同期329萬立方公尺數量增加28萬立方公尺,持續創歷史最高紀錄。 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表示,政府每年約投入新台幣10億元清淤,雖然清淤抽泥成本高,但不得不做。

  4. 2018年3月2日 · 根據歷年觀測統計台灣所有水庫平均每年淤積總量高達2200萬立方公尺換句話說每年沖刷到水庫的土石總量都會掩掉一座白河水庫台南的水庫淤積最嚴重尤其白河水庫淤積率高達72%

    • 台灣水庫為什麼會淤積?1
    • 台灣水庫為什麼會淤積?2
    • 台灣水庫為什麼會淤積?3
    • 台灣水庫為什麼會淤積?4
    • 台灣水庫為什麼會淤積?5
  5. 2015年9月7日 · 臺灣水庫淤積嚴重目前平均淤積量約為29.5%,為了延長水庫壽命只能從開源節流方面來著手隨著臺灣環境保護意識的逐漸抬頭新建水庫這個方案已漸漸不被列入考慮而對於水庫淤滿這項全球都面臨的難題前內政部長水利專家李鴻源說過:「開源不可能只能節流了。 目前唯一的辦法就是清淤,但清淤數量仍遠不及淤積數量,主要是因為臺灣地區地形陡峭,地質較為破碎,地震頻繁,且近年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造成降雨集中,造成水庫淤積加劇,另水庫地點多屬偏遠山區,受限交通因素,全面清淤更加困難。 為了減少水庫淤積,要先從水庫集水區上游進行保育工作,使山坡可以穩定,減少土砂流入水庫;已進入水庫的土砂,主要清理方式有三種:陸上機械開挖、浚渫船(抽泥船)水力抽泥以及興建排砂隧道。 水庫清淤主要有三個方式.

  6. 2023年3月23日 · 淤積問題是台灣水庫最大致命傷然而除了水庫蓄水率直直落台灣水庫還有一個更大的致命傷那就是淤積」。 據水利署2021年統計觀察設計庫容1億立方公尺以上的大型水庫以霧社水庫有效庫容差距最大有效庫容比率只剩25.3%顯示淤積狀況最嚴重烏山頭水庫有效庫容比率剩51.3%次之。 台灣山高坡陡 水庫續命只能靠清淤工程....

  7. 2021年3月20日 · 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表示台灣由於高山陡峭颱風和暴雨每年都會沖刷大量泥沙進到水庫中加上集水區的開發行為使台灣的水庫淤積率偏高目前台灣95座水庫的平均淤積率約在3成左右其中霧社水庫因上游地區大量開發加上地震後高山地區沖刷較厲害淤積問題嚴重白河水庫也因位處青灰泥岩地區容易一降雨就坍塌目前淤積程度也較高。 王藝峰指出,以往水庫在水位高時,會用抽泥船抽泥,水位低時,則用怪手直接挖除清淤,不過,抽出來的泥沙因含水量高,必須找地方瀝乾脫水,此外,水庫位於山區,道路大多非常狹窄,淤泥不易運輸,且運輸時常造成人員傷亡,因此每年的清淤量都非常有限。

  8. 生物多樣性. 土地利用. 台灣新聞. 缺水. 水庫淤積. 今夏雨量不豐多處水庫望大雨審計部在去年度政府決算報告卻指出水庫淤積嚴重也是缺水的元凶之一全國40座水庫每年淤積量約1849萬立方公尺有12座水庫淤積量已超過水庫設計容量的40%經濟部水利署應立即謀求改善。 審計部說,根據統計,平均每個水庫的有效蓄水量逐年下降,82年的數據為5640萬立方公尺,到了96年下降為5103萬立方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