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8月19日 · 原燒事件再看出台灣人的貪! 把貪婪當權利,我們贏了什麼? CO 肥皂箱 2014-08-19. 原文作者:俏媽咪玩 3C. 台灣人瘋了嗎? 一個原燒的十周年優惠活動,各門市僅僅 100 個免費名額,1000 個買一送一優惠券,在官方網站上將遊戲規則寫得如此清楚,兌換活動的前一天就有人熬夜露宿,只為了換到一客價值 600 元的餐點,撇開時間成本以及讓自己露宿街頭的行徑之外,這些人熬夜等候的事實,也讓他們可以拿到這些優惠,但在活動當天早上才到現場的民眾,因為自己手腳慢而領不到餐券,卻要店長出來講清楚? 這是怎麼回事?

    • 湯德章行動劇,72年後重新在台南街頭上演
    • 「沒有記憶就不會有根性和血性,就會只剩發大財」
    • 推薦閱讀

    行刑前,湯德章先生拒絕蒙著雙眼,並用台語大聲喝斥軍人: 在三聲槍響中,結束他40年的生命。 處決後原地曝屍不准收屍。但就在處決後三日,高等法院判決宣告:湯德章先生,無罪。此時軍方才准家屬收屍。 我們在72年後重演了「綏靖部隊憲兵第四團」將已刑求多日、傷痕累累(肋骨、手指因被刑求全斷,而非被門夾到)的湯德章先生,以軍卡押解遊街,最後處決於大正公園(現民生綠園)的過程。並以湯德章先生之子湯聰模先生指認的當年行刑地點進行。 在遊街與行刑的過程中,許多圍觀的民眾表情都緊繃著,也有許多人在最後的槍決時刻哭了。

    我們展演不挑時間,所以沒有選前選後、228前後的考量,因為我們不是政客;我們展演自籌經費,所以沒有被誰指使的考量,只因為我們覺得該做;我們展演均有完善規劃和申請,所以沒有莽撞行事的行逕,因為我們是專業人士;我們接受各方好友建議,但拒絕張口就要我們拍這拍那的朋友,想看什麼自己找錢做。 最重要的,每場展演均邀請受難者家屬,帶領團隊於展演前焚香祝禱,向英靈致敬,並保祐展演順利,並在受難者遺屬自主意志下,邀請觀看,因為我們感同身受。 沒有記憶就不會有根性和血性,就會只剩發大財。祈願我們都做個有記憶的台灣人。

    【歷史課沒說的英雄】力爭人權卻被國民黨槍決——他的付出該被台灣人記得:湯德章律師 用日語喊出「台灣人萬歲」後被槍斃,他是 228 守護台南的民主英雄:湯德章 如果你看見人被割掉耳鼻、淋汽油燒死會心疼,為何要同意國民黨阻擋促轉會追查兇手? (本文經原作者 少了一個之後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連結。首圖來源:少了一個之後提供。)

  2. 2016年11月29日 · 1960年9月4日清晨,臺灣警備總司令部以「涉嫌叛亂」為由,拘捕《自由中國》的發行人雷震、編輯傅正、經理馬之驌,以及離職員工劉子英,也就是著名的 「雷震事件」 。. 在雷震的家書中,我們看見他在獄中仍然堅持自己的理想、絲毫不願意被打擊垮下的堅決 ...

  3. 2016年12月22日 · 當年歹徒陳希杰和潘哲明因缺錢花用,竟利用偷自軍中的TNT黃色炸藥製造了七個擁有水銀抗動裝置的精密炸彈,分別放置在麥當勞包括民生門市在內的七家門市的男廁所天花板內,然後向台灣麥當勞勒索新台幣600萬元,而當時台灣麥當勞的總經理孫大偉召開記者 ...

  4. 2020年12月2日 · 哈佛醫學院附屬麥克萊恩醫院(McLean Hospital)的精神病學副教授 Martin A. Teicher ,透過十幾年來的觀察研究,發現孩子在幼年受到家長的言語暴力,長久下來會造成小孩的腦部結構產生變化,導致語言理解能力變差,影響言語智商(verbal IQ)。 被罵的人智商比較低,腦部結構也改變了. 在〈虐童與腦部損傷〉(child abuse and brain damage)一文中,提及Teicher教授在一項針對554名大學生的研究中,他和團隊同事們已經發現造成青少年焦慮、抑鬱和大腦結構差異的證據。 團隊利用彌散張量成像(DTI)技術分析了年輕人的大腦, 小時候常常遭受父母言語暴力的人,言語智商(verbal IQ)只有112分,比正常人的124分還要低。

  5. 2020年11月27日 · 林秀英(陳淑芳 飾)是台南赫赫有名的餐廳老闆,在丈夫(龍劭華 飾)無聲無息地離家後,便靠著賣蝦捲,獨自撫養三個女兒長大成人,不僅把蝦捲從路邊攤賣到開餐廳,三個女兒更是成就非凡,大女兒阿青(謝盈萱 飾)是國際舞者,二女兒阿瑜(徐若瑄 飾)在台北當整形醫生,小女兒佳佳(孫可芳 飾)則接手自己的餐廳事業。 眼看就要苦盡甘來,秀英卻在 70 大壽當天接到丈夫離世的噩耗,在替這位有名無實的丈夫籌辦喪禮的同時,竟意外迎來了另一位陪伴丈夫度過晚年的女人,令她不得不再次面對內心埋藏已久的怨懟…… 「不管做什麼事情就要專心、要用心,這樣所有事情才會順利,這就叫做『孤味』。 對老一輩的台灣人來說:「把一件事情做到最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6. 2017年9月29日 · 簡單心理 2017-09-29.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有時你也會這樣,明明本意並非如此,話一出口卻統統變成了指責,就像刺蝟一樣,內心柔軟,卻以一副堅硬而鋒利的軀殼衝向他人。 (責任編輯:李恬芳) 文/ 漿果. 不知道你在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景: 合作的工作出了差錯,明明是兩人的責任,他卻惱火地沖你喊:“都怪你當初 XX,要不是你就不會這樣了! ”; 吵架冷戰之後,你主動去和好,卻換來他更加瘋狂的人身攻擊; “你怎麼這樣? ”、“你什麼都做不好! ”、“全是你的錯! 在他面前,似乎做什麼都要被挑剔指責一番。 他也許並不是個“惡人”,可是一張刀子嘴,卻總讓他人感到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