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1
      觀光旅遊 · 休息中 ·  26 則評論
      中正區延平南路26號 · 02-2314-8080
  1. 館所名稱 撫臺街洋樓. 開館日期 98/04/19. 建物屬性 直轄市定古蹟. 館所電話 02-23148080. 館所地址 100 臺北市 中正區 延平南路26號. 館所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futai1910. 館所簡介. 撫臺街洋樓--老房子的身世. 臺北城內屹立百年以上的市定古蹟,見證臺北都市變革,也是臺北舊城區內 (城內)現存年代最早的民間建築。 附近居民暱稱為「石頭厝」。 原為經營土木營造業的高石組本社,1937年後轉手為販售代理日本神戶銘酒富久娘、岡田式滅火器、度量衡等商品的佐土原商會;戰後曾接續為《人民導報》報社、天利水電行,後為國防部軍務局所有,做為六戶眷屬宿舍使用;直至1997年指定為市定古蹟,2009年開始由文化局委託民間單位經營。

  2. 撫臺街洋樓 ,暱稱 石頭厝 ( 臺羅拼音 :Tsio̍h-thâu-tshù),是位於 臺灣 臺北市 中正區 城內商圈 的 市定古蹟 ,1910年落成後,最初作為 日本 營造商的事務所,後陸續作為商會、報社、國防部宿舍等,今為展覽場所。 建築 [ 編輯] 撫臺街洋樓占地約逾四十七坪仿歐洲文藝復興式樣建築採用木石混合構造。 一樓為 唭英里岸 石條疊砌,構成古典式四柱三間石造拱廊騎樓,拱圈與拱圈交接處設置 觀音山 石之柱帽石構件,作為承接石柱構造。 騎樓保有木材拼組而成菱形幾何圖案的天花板。 二樓及屋架均為木造,覆以馬薩式屋頂,屋頂開三扇 老虎窗 ,使立面有變化且可通風。 內牆以石灰粉刷,天花板原本是印花鐵皮天花,2000年火災修復後改用臺檜、杉木。 [1] 歷史 [ 編輯]

    • 撫臺街洋樓
    • 撫臺街洋樓捷運交通/怎麼去
    • 撫臺街洋樓歷史
    • 訪後心得
    • 延伸閱讀:台北車站附近景點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26號
    電話:02-23148080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六 10:00 ~ 18:00;休週日
    門票:免費
    捷運:至「台北車站」,7號出口沿延平南路直走即可抵達,約10分鐘;或「北門站」1號出口沿塔城街走中華路直走至洛陽街左轉接續中華路一段,右轉延平南路抵達,約10分鐘。
    公車:搭9、15、18、22、49、220、232、247、257、262、276、287、513、527、835、重慶南路幹線於台北郵局站下車。

    清朝時,將台灣巡撫衙門建於現今中正區延平南路與武昌街口,撫臺便是巡撫的意思。1900年,日治時期實施「台北城內市區計畫」市區改正,重新規劃城市街道,依循日本國內使用街區名作為地址之標準,規劃「撫臺街」包含北門南側、中華路以西、武昌街以北及博愛路以東等範圍。 同年,大倉組台灣出張所土木事業主任的高石忠慥與弟弟金原豐藏在台灣一同開業,公司創立於撫臺街一丁目,1910年,撫臺街洋樓興建完成。1938年後轉為販售酒、度量衡、儀器的佐土原商店。日本撤台後,命運多舛的撫臺街洋樓陸續成為人民導報、警備總部諮詢案情室及軍方人員宿舍。1997年,定為市定古蹟,2000年因附近建物火災,致使洋樓外牆及屋頂木造結構受到損害。2007年完成修復,至2014年再次重新開館。 這天,陰鬱的氣候不時飄著細雨,像是麥芽糖的...

    撫台街洋樓鄰近北門,室內古蹟免費參觀,附近有台北郵局、三井倉庫及中山堂等景點,目前依循迪化207博物館和台北故事館的模式由陳國慈女士規劃經營,撫台街洋樓可作為認識舊台北城歷史的小型博物館。由此處展開大稻埕或西門町一日遊最是輕鬆,假日不妨帶著小孩來這探訪台北城吧。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0年10月22日 · 撫臺街洋樓. 地址:100台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26號. 電話: 02 2314 8080. 開放時間:10:00–18:00(週日休息) 備註:免費入場. 官網: 撫臺街洋樓. 跟著莓姬深入遊「大稻埕」 大稻埕住宿| D.G. Hotel大稻埕花園旅店,法式鄉村風. 大稻埕情人節煙火一日遊| 行程規劃,迪化街景點美食推薦. 免費博物館| 迪化二O七博物館,會有不定期特展. 咖啡廳攻略 | 大稻埕老宅咖啡 感受老房的古樸魅力. 大稻埕美食. 平價小吃| 精選3間慈聖宮的必吃美食,在榕樹下喝排骨湯、吃豬腳麵線.

  5. 2023年11月9日 · 座落在台北市中正區的撫臺街洋樓是一座建於1910年的洋樓建築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和歷史價值而備受矚目。 由於此棟建築一樓採用石砌結構,而二樓則以木材建成,外牆則以洗石子裝飾,因此被當地居民暱稱為「石頭厝」。 歷經多年的洗禮後,於1997年被臺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 撫臺街的歷史. 這座洋樓位於原本是清代巡撫衙門的所在地,「撫臺」指的是巡撫的職位。 清代並沒有「撫臺街」這個名稱,而直到日本時期,原本的巡撫衙門被拆除。 1900年,日本政府在城市改正計畫中規劃了「撫臺街」街區,它的範圍包括今天的北門南側、博愛路以西、武昌街以北、中華路以東。 清代臺北城的內部以官府和廟宇為主,這個地區大多尚未開發。

  6. 相較於日據時代留下來的公共建築或官署,「撫臺街洋樓只能稱得上小家碧玉但可貴的是它是目前台北城內僅存的日據時代商用建築古蹟在填補台北古蹟建築群的完整性上別具意義而從洋行商號報社軍警辦公室眷舍診所到展覽空間,「撫臺街洋樓更可說是歷經台北城百年的風華與滄桑美麗與哀愁。 從「撫臺街洋樓」看周邊老建築. 就台北城的發展史來看,基本上是以大稻埕為起點,由西往東漸擴的格局,以致老建築大多集中在西區一帶。 從「撫臺街洋樓」所在的延平南路往北不到百公尺處的「承恩門」(俗稱「北門」),是清朝台北建城的正門,落成於一八八四年,為五大城門中唯一保持建城原貌的城門,已列為國家一級古蹟,也是台北市內唯一的國家一級古蹟。

  7. 維基百科,自由的 encyclopedia. 撫臺街洋樓 ,暱稱 石頭厝 ( 臺羅拼音 :Tsio̍h-thâu-tshù),是位於 臺灣 臺北市 中正區 城內商圈 的 市定古蹟 ,1910年落成後,最初作為 日本 營造商的事務所,後陸續作為商會、報社、國防部宿舍等,今為展覽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