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內蒙古版圖較為狹長,是中國跨經度最多的省級行政區,東西時差達2小時,南北也有不小的季節差距。 接鄰國家:蒙古國和俄羅斯 內蒙古有18個邊境口岸,其中滿洲里口岸是中國大陸最大的陸路口岸,二連浩特是對蒙古國的最大邊境口岸。

    • 維基百科

      內蒙古(蒙文: ᠥᠪᠦᠷ ᠮᠣᠨᠺᠤᠯᠤᠨ )係中華人民共和國北首嗰一 ...

    • 蒙古國

      今日個蒙古國係指外蒙古,但實際上「蒙古」係應該包括埋內 ...

  2. 名称. 从 清朝 中期开始, 瀚海 以南, 長城 以北,東至 哲里木盟,西至 伊克昭盟 的较早归附满族政权的漠南蒙古各部被称为“內札薩克”(满语: ᡩᠣᡵᡤᡳ. ᠵᠠᠰᠠᡴ, 转写: dorgi jasak)或“ 内札萨克蒙古 ”(蒙古语: ᠳᠣᠲᠣᠭᠠᠳᠤ. ᠵᠠᠰᠠᠭ. ᠮᠣᠩᠭᠣᠯ, 西里尔字母: Дотоод засаг монгол) [5],将后来陆续归附的喀尔喀、厄鲁特等部称为 外札萨克蒙古,不设 札萨克 的 八旗察哈尔 、 唐努乌梁海 等部称为 内属蒙古。 “内札萨克蒙古”后来演变出“内蒙古”(蒙古语: ᠳᠣᠲᠣᠭᠠᠳᠤ. ᠮᠣᠩᠭᠣᠯ, 西里尔字母: Дотоод Монгол)一词为简称。

    • 傳疑時期與史料中的部落
    • 匈奴時期
    • 鮮卑柔然時期
    • 突厥汗國時期
    • 契丹國時期
    • 蒙古與元帝國時期
    • 後蒙古汗國時期
    • 清帝國統治時期
    • 中華民國統治時期
    •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時期
    春秋戰國之前,一些北方的游牧民族,如匈奴和東胡人在今天內蒙古的東四盟地區游牧生活。
    據史記記載夏桀的兒子淳維在夏朝滅亡後北逃建匈奴,史記還籠統的介紹了淳維北遁後匈奴千餘年的歷史。
    「東胡」一名最早見於成書年代可能是先秦的《逸周書》,《逸周書·王會篇》提到「東胡黃羆 山戎戎菽」,考證認為,早在商初東胡就活動在今東四盟地區。在西遼河與西拉木倫河流域發掘的東胡人墓葬被認為是對上述說法的旁證。
    匈奴冒頓單于在奪取單于之位後,公元前206年滅了東胡,統一了現在的蒙古草原,建立了強大的匈奴帝國。並對秦朝產生威脅。匈奴帝國疆域十分廣闊,疆域最東達到遼河流域,最西到達蔥嶺(現帕米爾高原),南達秦長城,北抵貝加爾湖一帶。內蒙古地成為了匈奴與中原王朝爭奪的焦點。
    東胡被匈奴冒頓單于擊敗,餘部聚居烏桓山和大鮮卑山,形成後來的烏桓族與鮮卑族。從此東胡的名字從歷史上消失。烏桓山和大鮮卑山都在今天的內蒙古境內。東漢末年,烏桓部落被曹操攻克,烏桓山便不見於史籍。
    匈奴勢力期間兩次分裂成北匈奴和南匈奴,其中北匈奴逐漸北遷、西遷。南匈奴逐漸內徙,後在五胡亂華期間被消滅。
    鮮卑起源於遼東塞外鮮卑山,後主要活動於內蒙古東部科爾沁右翼中旗哈古勒河附近。內蒙古是兩晉南北朝時期胡人遷入中原的主要發起地之一。4世紀西晉滅亡後,鮮卑陸續在今天的中國北方建立前燕、代國、後燕、西燕、西秦、南涼、南燕及北魏等國,而漠北則由鮮卑別支柔然稱霸。
    439年拓跋鮮卑人建立的北魏統一北方,之後時常與柔然發生衝突。而後北魏經歷六鎮之亂後分裂成東魏、西魏,東魏、西魏隨後也分別被北齊、北周所篡。最後北周統一華北,於581年因楊堅篡位而亡。稱霸塞北的柔然汗國也於552年為突厥汗國所滅。
    北齊、北周和隋唐時突厥勢力左右蒙古高原。
    隋開皇十九年(599年),東突厥突利可汗在突厥內戰中戰敗隻身南下歸附隋朝,隋文帝冊封突利可汗為啟民可汗.在隋朝的大力扶持下,突厥啟民政權在內蒙古建立。這個政權直轄於隋朝中央政府。隋朝與啟民政權保持著密切的宗藩關係和使臣往來。隋煬帝曾先後兩次親自出塞北巡,開中原王朝皇帝親臨塞北藩屬政權巡視的先例。
    隋大業七年(611年),西突厥處羅可汗亦降隋。隋朝短暫地控制了大約今內蒙古全境。
    突厥頡利可汗南下侵唐,迫使唐結渭水之盟。

    五代十國初柔然人的一支後裔契丹人耶律阿保機於907年創立了契丹部族政權,916年建立契丹國,947年更國號為大遼,期間在今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附近建立了蒙古草原上的第一個都城上京。遼代的「豐州」為今呼和浩特市附近。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國,54年之後元世祖忽必烈在中原建立了元朝。忽必烈遷都大都前的上都(開平城)就在今內蒙古的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多倫縣西北閃電河畔。
    蒙古高原北部鄂爾渾河谷是初期蒙古帝國的核心地,帝國初期首都就在漠北的哈拉和林。1260年,蒙哥汗死後,留守首都的阿里不哥被蒙古本土的貴族推舉為大汗,據有漠北。而忽必烈聞訊後,也在開平也自立為大汗,據有漠南。雙方遂展開激烈內戰,歷時四年之久。1264年阿里不哥力竭投降,忽必烈把他幽禁,不久逝世,或謂遭忽必烈毒殺。漠北,漠南盡為忽必烈所有。
    由於忽必烈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力量的基礎都在漠南地(今內蒙古)﹐因此不再以哈拉和林為都城﹐而遷都於燕京,並改稱大都。由於政治中心南移﹐漠北置和林宣慰司都元帥府鎮守。後改為嶺北等處行中書省,省會和林,管轄範圍大概為今內蒙古北部、蒙古國全境、西伯利亞南部。而今天內蒙古東部的呼倫貝爾市,通遼市屬於遼陽等處行中書省,西部一部分土地屬於甘肅等處行中書省,中部一小部分直轄於行中書省。
    明朝成立後元朝殘餘勢力退回塞外稱為北元,1388年北元覆亡之後而分裂出來的韃靼和瓦剌活動在戈壁沙漠以北,南部則是明軍對抗蒙古的前線。這些蒙古政權被統稱為明代蒙古。因不同蒙古部族的分裂,「蒙古人是散居且分為這麼多的部族,想平定所有這些群體是不切實際的。而且明代蒙古人很少與中國進行大規模的交戰。小群軍隊在與明朝軍隊相遇時,多是採取打了就跑的戰術,或可稱為游擊戰」。15世紀末,蒙古大汗達延汗統一東...
    明朝初年在蒙古高原東南部的兀良哈三衛、甘肅北部和哈密一帶先後設置了蒙古衛所20多處,各衛所長官由蒙古封建領主擔任。後沿明長城設置「九邊」,重兵防禦蒙古各部的襲擾。
    後金時期,蒙古大汗林丹汗所在的察哈爾部被皇太極征服。清代蒙古大多屬於扎薩克世襲統治的外藩蒙古,外藩蒙古又分為內札薩克蒙古成為今內蒙古自治區的主體部分。因布爾尼反清失敗,八旗察哈爾被分為設官治理的內屬蒙古。清代後期的官方文書中出現了內蒙古和外蒙古的概念。內蒙古一詞指內札薩克49旗,外蒙古則指喀爾喀4部(有時也包括科布多和唐努烏梁海)。
    清朝統治者在鄰近的內蒙古比在遙遠的外蒙古更能有效地貫徹他們的意志。為了實際目的,內蒙古多少被視為中國「內地」。當時漠南蒙古沒有統一的行政區劃,內札薩克49旗分屬於6個盟。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至乾隆四年在呼和浩特市東部新建軍事駐防城,命名為「綏遠城」,後將「歸化」、「綏遠」兩城合併為歸化縣。
    開始,限制漢人與蒙古人混雜是滿清邊疆政策分化抗衡以確保其霸權的一部分。但到了二十世紀初,當滿人更加認同漢人中國的利益即其自身利益時,政策有了重大轉變,除了取消禁止通婚的法令外,開始鼓勵漢人移居邊疆地區,包括內外蒙古。鼓勵漢人移民的政策也是為了反制當時俄國人為追求經濟繁榮而在內蒙古東部的殖民。
    清亡之後喀爾喀蒙古走向獨立,隨著「放墾蒙地」等活動,矛盾激增,出現陶克陶胡、嘎達梅林等人領導的以維護蒙古牧民利益為目的的武裝鬥爭。而內蒙古則在中華民國北洋政府的統治下,1913年起分屬於若干「特別區域」,關內漢人通過走西口、闖關東等方式大量進入內蒙古地區,「人口上蒙古人口早被漢人移民淹沒了」。1928年,國民政府成立綏遠省、熱河省、察哈爾省、寧夏省等。
    抗日戰爭期間,漠南蒙古的一部分地區曾被日本軍占領,德王為首的群體與大日本帝國合作,成立「蒙疆聯合自治政府」等機構,管理內蒙古部分地區。日本人將歸綏市改為「厚和特別市」。日本戰敗後,復稱歸綏市。抗日戰爭結束後,在原滿洲國行政區的基礎上成立興安省、遼北省,後組成東蒙古自治政府。
    1947年4月23日,在王爺廟(今烏蘭浩特市)舉行內蒙古人民代表會議,來自內蒙古大部分盟旗的蒙古、達斡爾、鄂溫克、漢、滿、回、朝鮮等各民族代表393人出席會議。會議通過決議,成立了內蒙古自治政府,選舉烏蘭夫為自治政府主席。會議決定5月1日為內蒙古自治政府成立紀念日,包含了當時的察哈爾省、興安省以及寧夏省、熱河省、黑龍江省和綏遠省的部份地區。
    1954年,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遷到歸綏市,並改稱呼和浩特市,定為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同年寧夏省撤銷,北部的「阿拉善和碩特特別旗」與「額濟納舊土爾扈特特別旗」(即現在的阿拉善盟)歸入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其餘部分併入甘肅省。
    1955年,撤銷熱河省。赤峰、烏丹、寧城3縣及敖漢旗、喀喇沁旗、翁牛特旗(原翁牛特蒙古族自治旗改設)3旗劃歸內蒙古自治區昭烏達盟。
    內蒙古自治區現轄9地級市,3盟,共計21市轄區,11縣級市,17縣,49旗,3自治旗,首府呼和浩特市。現今的內蒙古自治區蒙古族人口約有430萬,占中國蒙古族的大部分,全球蒙古族的一半以上。
  3. 其他人也問了

  4. 內蒙古(蒙文: ᠥᠪᠦᠷ ᠮᠣᠨᠺᠤᠯᠤᠨ )係中華人民共和國北首嗰一隻自治區,哈叫內蒙古自治區(蒙文: ᠥᠪᠦᠷ ᠮᠣᠨᠺᠤᠯᠤᠨ ᠥᠪᠡᠷᠲᠡᠺᠡᠨ ᠵᠠᠰᠠᠬᠤ ᠣᠷᠤᠨ )。內蒙古係長月形,國內同多連接。

  5. Inner Mongolia, [a] officially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b] is an autonomous reg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ts border includes two-thirds of the length of China's border with the country of Mongolia. Inner Mongolia also accounts for a small section of China's border with Russia (Zabaykalsky Krai).

  6. 內蒙古(粵拼 蒙文: ᠥᠪᠦᠷ ᠮᠣᠨᠺᠤᠯᠤᠨ )係中華人民共和國北邊一自治區,等同一省,叫內蒙古自治區(蒙文: ᠥᠪᠥᠷ ᠮᠣᠩᠭᠣᠯ ᠤᠨ ᠥᠪᠡᠷᠲᠡᠭᠡᠨ ᠵᠠᠰᠠᠬᠤ ᠣᠷᠣᠨ )。內蒙古係長月形,國內同幾個省連接。

  7. 今日個蒙古國係指外蒙古,但實際上「蒙古」係應該包括埋內蒙古。 分別在於: 蒙古高原 北半部係外蒙古,南半部就係內蒙古。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