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答案 依 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第23條之1 規定, 勞動基準法第37條 所定應放假之日(俗稱國定假日,但不包括選舉罷免投票日),如遇到 勞動基準法第36條 所定例假及休息日者,應於其他工作日補假,補假日期由勞雇雙方協商排定。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3月30日 · 國定假日:指的是勞基法第37條第1項所規定:「內政部所定應放假之紀念日、節日、勞動節及其他中央主管機關指定應放假日,均應休假」,依照同法第39條規定,國定假日也是可以在徵求勞工同意下出勤,薪津在8小時內加倍發給,超過8小時後依同法第24條

  3. 2023年5月25日 · 為調整為連休,今年2023年補班日多達6天,讓不少上班族「心好累」。. 行政院長陳建仁周四(5/25)拍板「113年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含彈性調整放假及連假規劃)」報告案,將彈性調整放假的範圍,由現行「應放假之紀念日及節日」調整為「除夕前一日 ...

  4. 勞動部公告國定假日. 農曆過年即將到來,近期許多勞資朋友十分關心農曆過年連假該怎麼休? 如勞工於春節工作,工資又該怎麼給付的問題? 2024 年(113 年)的 2 月 8 日(小年夜)至 2 月 14 日(農曆初五)為本年度的新年連假。 依勞動部公告,農曆除夕、春節(農曆初一至初三)這四天均為的「國定假日」,雇主應依照《勞動基準法》規定給假並給薪。 如適逢勞工休息日及例假者,應由勞雇雙方協商擇日「補假」;雇主如徵得勞工於國定假日(補假日)或休息日出勤工作者,應依《勞動基準法》規定給付出勤工資。 一次搞懂春節期間國定假日、例假日、休息日、補假計算方式. 1.彈性放假 (休息日):2/8. 小年夜 (休息日、彈性放假) 本日的性質為休息日,跟 2/17(六)調移,薪資計算方式即依照.

  5. 2024學生行事曆. (參考來源: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 新竹市政府教育局 ) 2024上班族補班. 2024上班族放假、連假日期. (參考來源: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中華民國一百一十三年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 ) 點這裡看. 2024學生補課日期、2024上班族補班日期。 113補班補課日期。 清明節補班補課、勞動節補班補課、端午節補班補課、中秋節補班補課、國慶補班補課

    • 2023年連假及補班概況
    • 彈性放假補班的依據
    • 彈性放假的影響範圍
    • 多數員工同時請假,雇主可行的因應做法

    以2023年來說,連假與補班狀況幾乎是歷年之最,首先,是春節連假是史上最長的10天,整年共有6個週六補班日,2月更是有兩週要連上6天班。大家放假之餘,卻哀嚎這樣補班太累了。 為何會有這樣的狀況? 以下可能要先說明一下: 首先,這個政府機關辦公日曆表主要的適用對象是政府機關,民間企業還是要依據《勞動基準法》等相關法令。只是不少週休二日的民間企業會比照辦理,不過仍有些許不同。 第一個不同是勞動節,因為公務人員不適用《勞動基準法》,所以這個行事曆沒有五一勞動節,若是民間企業要比照政府行事曆,勞動節這天必須要加上去。 第二個不同是休息日,因為休息日的規定來自《勞動基準法》,所以政府的行事曆也不會有休息日。一般來說,就是週六、週日這兩日都是例假日,而民間企業則會有一天是休息日。 2023年2月有兩週要...

    第一原則:國定假日碰上週六日,往前或往後補假一天

    依據《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第5-1條規定: 「紀念日及節日」也就是俗稱的國定假日,簡單來說,若與休息日或例假日同一天,必須要補假,若是在週六,就往前於週五補假;若是在週日,則往後在週一補假。只有農曆春節(除夕至初三)是一律往後補假。 也就是說,國定假日在週五、週六、週日、週一這4天時,就會自然形成3天連假,不用另外補班。

    第二原則:如果國定假日是週二或週四,就彈性補班形成連假

    依據《政府機關調整上班日期處理要點》第4點第一項規定: 補上班的規定則在上述要點的第5點:「因應連續假期所為之上班日調整,除特殊情形者外,以提前於前一週之星期六補行上班為原則。」 也就是說,國定假日在週二、週四這兩天時,就會彈性把週一、週五放假,形成至少4天連假(今年4月兒童節與清明節有5天)。 但是多放的一天要補班,原則是先補再放,所以通常是在前一週的週六。不過這是原則,例如2023年小年夜(1月20日)適逢星期五,功能性調整放假,本來應該在前一週週六1月14日補班,但是為了配合112年大學學科能力測驗,所以又再提前一週於1月7日補上班。

    第三原則:如果小年夜(除夕前一天)是工作日,彈性放假

    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以前小年夜是沒有放假的,甚麼時候改變的呢? 這是109年1月時,由時任行政院長蘇貞昌宣布,之後除夕前一日的小年夜調整放假。 並修正於《政府機關調整上班日期處理要點》第4點第一項:「農曆除夕前一日為上班日者,調整該上班日為放假日。」 所以,2023年的春節連續假期10天,就是依據上述的規則,本來4天的國定假日,加上例休日4天,又彈性補班兩天所形成的。 109年1月時,由時任行政院長蘇貞昌宣布,之後除夕前一日的小年夜調整放假。 圖片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1. 只適用配合政府行事曆的事業單位

    這樣的民間企業,基本上也都是休週六日,所以影響不大。 不過要注意的是,因為配合政府行事曆的彈性放假與補班,會涉及好幾週的工作日變動,也就是要實施「變形工時」,所以勞動部以一個行政命令來解套:「指定依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出勤之行業為勞動基準法第30條第3項規定之行業,並自即日生效。」 上述函釋的《勞動基準法》第30條第3項,指的就是「8週變形工時」,只要依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出勤的事業單位,都可以適用。不過私人企業必須要先取得工會同意,若無工會,則經勞資會議通過8週變形工時的適用程序,才不致違法。

    2. 未比照政府行事曆出勤的企業不受影響

    民間企業的業態與出勤狀況非常多樣,並不是所有企業都是週休二日,或是都在週六日休息,例如醫療院所、服務業、製造業等,各有原來的工時制度,這些行業就沒有依照政府行事曆連假或補休的問題。 不過,不管是輪班制、排班制或是哪種變形工時制度,仍各自依勞基法的規範進行班表與人力調度。

    1. 工作規則完善請假辦法

    勞工若有正當具體事由,依據《勞動基準法》、《勞工請假規則》及《性別工作平等法》等規範,勞工可以行使請假權利,因為具備法定事由,雇主並無准駁之權限。 但是,雇主可以制定工作規則,訂定請假程序。若是勞工未按照雇主規定,完成請假(或補假)程序、未提供請假證明文件,此時應可認勞工尚未完成請假。這時要看勞工無法完成請假程序的理由為何,有可能認定為曠職。

    2. 落實職務代理人制度

    這比較是管理層面的問題,代理人制度是經常被呼籲但容易淪為口號的制度。依據不同的產業與職務特性,很多時候沒辦法完全代理,例如就是有那麼多的工作量,沒辦法將一個人的工作量疊加到另一個人身上,或是某工作只有一個人能做,其他人做不來等。 因此常常會發生,例如要請假要自己找代理人,人緣不好的找不到,而代理人工作倍增,導致負面情緒,變成雖有代理之名,但工作還是沒被執行,或是因內部壓力而導致不敢請假等狀況發生。 所以,必須要依產業、組織及職務特性,事先律定代理人選,甚至是第二代理人,更重要的是每個人的工作紀錄、代理交接程序,以及要代理到甚麼程度,哪些要由代理人或主管立即承接,哪些可以勞工銷假回來後處理。 另外,也可藉由考核制度來評估,但是不能用請假多寡,而是要以工作績效為依據。若是有代理工作者,也應將此列為代理者的工作產出。 代理人制度是經常被呼籲但容易淪為口號的制度。 圖片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3. 職務輪調與應急人力

    很多工作就是需要那麼多人力,例如四班二輪的產線,不太可能一個人請假,旁邊崗位的同仁就能以代理的方式來做,有了缺口只能設法補充,否則就還是缺口。 有些雇主會把尋找遞補人力的責任放到勞工身上,若是勞工要請假,自己要能找到人代班,但這其實不妥,因為若是事由合理,請假本來就是勞工的權利,不能把人力缺口的責任轉嫁勞工。 這時,遞補人力制度更形重要,例如保全、百貨公司專櫃等,有的雇主會聘用機動人力,專職在勞工休假時進行遞補。 若是臨時短期有大量人力缺口,除了平時儲備的短期臨時人力,更需事先規劃有哪些是公司的主要業務,可以由哪些非主要業務的人力做支援。當然,這包含了平常的職務輪調與教育訓練都要事先規劃進行,才不致慌了手腳。

  6. 2023年2月3日 · 紀念日及節日」也就是俗稱的國定假日,簡單來說,若與休息日或例假日同一天,必須要補假,若是在週六,就往前於週五補假;若是在週日,則往後在週一補假。 只有農曆春節(除夕至初三)是一律往後補假。 也就是說,國定假日在週五、週六、週日、週一這四天時,就會自然形成三天連假,不用另外補班。 第二原則:如果國定假日是週二或週四,就彈性補班形成連假. 依據《 政府機關調整上班日期處理要點...

  7. 2023年5月6日 · 人事行政總處已經提出五大方案,包含「只有小年夜彈性放假」、「小年夜和清明放連假」、「三節彈性連假」、「三節加上清明與兒童節彈性放假」,「或維持現行做法」,據《自由時報》報導指出,上周已經提報行政院將做出決議,若有結果會適時對外公布。 相關報導: 2024年有哪些連假呢? 推估全年連假天數一次看! 最近三則報導. 環球科大等4校7月底停辦 教團估未來還有40校面退場危機. 預告運算通膨時代將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