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9月20日 · 1. 整夜睡眠多項生理檢查. 於醫療院所逕行檢查,檢查內容包括腦 波圖、眼動圖、下顎肌電圖、心電圖、口鼻呼吸氣流、胸腹呼吸動作、血中含氧濃度、睡覺姿勢等。 2. 連續正壓呼吸器測定包含整夜睡眠多項生理檢查與配戴正壓呼吸器進行壓力檢定。 在整晚的檢查期間,睡眠技師根據儀器顯示的訊號調整受檢者最適當壓力以消除各種影響睡眠之呼吸事件。 3. 白天多次入眠檢查. 檢查前請填寫愛普沃斯嗜睡量表 (Epworth Sleepiness Scale),接著進行5次短暫睡眠測試。 每次的檢查時間約為20至35分鐘,每次檢查時間相隔2小時。 檢查項目包含腦波圖、眼動圖、下顎肌電圖、心電圖。 4. 24小時血氧監測. 使用24小時血氧監測器進行居家檢測。

  2. 2024年10月21日 · 「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是臨床上相當常見的心律不整,也是容易引發腦中風的原因之一。 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腦血管疾病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在112年十大死因排行中位居第4位,平均每年奪走1萬多條寶貴的性命。 振興醫院中風中心主任兼神經內科醫師賴昱樺表示,其中「心房顫動」患者腦中風機會比常人高出許多,而且疾病嚴重度、致死率也更高,須適當治療、預防風險。 心房顫動者腦中風機率增5倍 中風死亡率高達50%. 心律不整、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不良生活習慣等都是腦中風的危險因子,其中「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是臨床上相當常見的心律不整,也是容易引發腦中風的原因之一。

  3. 2024年10月5日 · 臨床上表現出亞急性或慢性的病程,起初症狀並不典型,容易被以為是感冒而輕忽,可能症狀有頭痛、頭暈、噁心、嘔吐、視力模糊、發燒等,嚴重甚至會意識不清、癲癇、黴菌血症且有生命危險。 頭痛、頭暈反覆未癒 應儘快就醫診治. 陳珮昀也提醒,頭痛和頭暈為神經內科常見症狀,但若症狀反覆或持續未癒,甚至出現複視、肢體無力、平衡感失調、意識改變、口齒不清等神經功能異常,一定要立刻就醫,並告知過去病史及職業、接觸、旅遊、群聚史,由醫師進一步鑑別可能的病因並盡早對症治療。 而預防方法為注意環境衛生,定期清理並消毒鴿舍,妥善處理鴿糞,注意傷口清潔,避免食入不潔食物,本身若為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則要盡量避免接觸禽鳥類及受鳥糞汙染的土壤、植物或腐爛的有機物、食物等環境。 加入【健康醫療網】,天天關注您健康!

  4. 2023年12月28日 · 1. 選擇有專利的益生菌-益生菌種類非常多,對應的功能也不同,專利的益生菌會有專屬的菌株編號,如植物乳酸桿菌、副乾酪乳酸桿菌、瑞士乳酸桿菌等都是有幫助睡眠的菌種。 2. 慎選生產公司-益生菌廠牌常會號稱有多少個好菌,但不是單純量多就好,也要看是否有效,選擇有信譽、有品質的公司,就能降低選到以不知名菌種填充數量的商品。 3. 添加物越單純越好-挑選時除了調整口味之外,應避免額外添加氧化鎂、人工色素、人工香料、防腐劑等,且補充益生菌之後,還必須有好的環境生長,如添加益生菌的發酵代謝物「後生元」,能提供好菌營養,幫助腸道菌相平衡。

  5. 2024年10月7日 · 慢性失眠近4成有心理困擾 應盡早治療避免惡性循環. 工作、家庭、人際關係等都有可能影響情緒,造成憂鬱、焦慮、壓力,進而導致失眠。 王仁邦醫師表示,慢性失眠(失眠一個月以上)患者約3-4成合併有壓力或情緒問題,如果因睡不好、情緒不佳影響壓力處理、調適能力,工作、學業、生活等又會反過來成為另一個壓力,導致「失眠惡性循環」。 另外,王仁邦醫師提到,有些患者還會因為過去睡不好的狀況而有一些不好的經驗,當失眠較為改善後,受到現實影響或是受到負面經驗的影響,可能會讓「失眠」最後也變成患者的壓力。 失眠本身與壓力、情緒、生理等問題,環環相扣、互為因果,王仁邦醫師強調,如果能在早期就將失眠問題處理好,將更能守護民眾健康,避免失眠成為慢性失眠,甚至造成惡性循環。

  6. 2023年11月13日 · 56歲的陳老師發現近期在課堂上經常會突然流淚,甚至出現視線模糊等症狀。 起初,她以為是眼睛過度疲勞,自行前往藥局購買眼藥水,但情況一直沒有改善。 她擔心視力發生問題而到醫院就診,經醫師診斷確診為鼻淚管阻塞。 鼻淚管阻塞 依年齡分2類型. 亞東醫院眼科部蘇姵元醫師說明,一旦排除淚水的鼻淚管系統阻塞,眼睛表面便會積水,造成淚流不止或分泌物增加等,這就是「鼻淚管阻塞」。 依發生年可齡分為先天性鼻淚管阻塞及後天型鼻淚管阻塞,先天性鼻淚管阻塞常發生於新生兒,出生後數週便發現兒童淚眼汪汪,黏稠性分泌物增加;後天型鼻淚管阻塞則常發生在成年人,中老年人更為常見,可能因受傷、長期慢性眼瞼結膜或鼻腔內發炎造成。 治療鼻淚管阻塞 常見3種方式.

  7. 2022年5月16日 · 面對梅雨季節溫暖多濕的氣候,各種黴菌、塵蟎繁殖也孕育而生,高雄市立聯合醫院社區醫學部部長、家醫科主任徐立昇醫師提醒民眾,梅雨季來臨後氣溫會變得比較高,加上梅雨季帶來的水氣潮濕、氣壓較低導致環境溫差變大,有些疾病民眾要多加小心。 梅雨季易孳生黴菌、塵蟎 醫師:注意皮膚濕疹、呼吸道、過敏等問題! 首先,徐立昇表示,潮濕的環境、較高的氣溫,其實比較容易孳生黴菌,皮膚也比較容易長濕疹。 民眾平時可以穿著比較通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