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23日 · 而近來最常見的詐騙手法是個資盜用/盜刷」(identity theft),竊取受害者的信用卡Email社群帳號資料藉機盜用存款帳戶或是將掌握的個資作為人頭戶進行另一波詐騙讓受害民眾不自覺也成為其他詐騙案件的共犯」。 這種個資盜用的常見案情如下犯罪集團會先駭入電商的系統資料掌握用戶電話號碼過去交易訂單再假裝客服人員明確說出用戶何時下單訂購商品內容以及交易金額獲取信任之後再要求用戶至 ATM「解除分期付款」、「重複扣款」就能完成一次詐騙。 經理人. 除了個資盜用,在台灣常見的詐騙類型還包括帳單繳款、購物、投資及假冒銀行/政府的詐騙。

  2. 2023年8月4日 · 翁柏宗說為了避免用戶號碼或電信服務成為詐騙工具NCC 於今年 6 月 16 日已經依《行政程序法》第 165 條訂定頒布電信事業受理申辦電信服務風險管理機制指引」,強化電信事業受理用戶申辦門號時應落實認識你的客戶」(KYC風險管理機制

    • 不懂科技的民眾也能自保嗎?
    • 銀行能否更積極保護客戶?
    • 詐騙不死,只是變形

    與 Asa 溝通過程中,不難發現多數人認為自己會上當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不懂資訊科技。其實此類詐騙並未使用高深手法或先進駭客工具,而是採用最經典的「社交工程」,攻擊脆弱的人心。 因此,民眾若要避開此類詐騙,要加強的不是計算機概論,也不用成為資安專家,而是掌握一個最基本的原則——不管是熟人還是陌生人、不管是哪種方式傳來的訊息(簡訊、電子郵件、Line、FB、IG 等),只要內容附上網址、而且點開後要求輸入帳號密碼或下載安裝程式,內心的警報器一定要大聲作響,告訴自己:這極有可能是釣魚簡訊! 假使不放心或很想知道真相,也絕對不要貪圖方便而點擊訊息內的網址,應該另外打開官方 App,或是自己連線到官方網站。以此案為例,若 Asa 真的怕網銀被停用,應該做的是打開台新 App 或用 Google 搜尋台...

    當然,若客戶沒有把身分證字號、帳密跟綁定信任裝置的啟用密碼交出,詐騙集團也無法成功盜走存款,客戶自然得負最大的責任。不過,銀行因為擔心被金管會罰、擔心被客戶告得負賠償責任,而於事發後說明早已於網頁或網銀使用條約提醒客戶提高警覺、網銀的安全控管符合規定等,只會讓客戶感到到「卸責優先」,而非積極協助的態度。 去年在美國大通銀行開戶後,年底收到了一封警示郵件,內容是銀行發現我的部分個資已經在暗網(駭客的黑市)被販賣。收到這封郵件的當下,除了訝異原來美國個資也會這麼快被賣掉以外,對於美國銀行的主動積極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在網銀被盜頻傳的現在,台灣的銀行絕對可以採取更主動的作為,積極保護客戶權益: 1. 以詐騙角度重新設計流程:思考「綁定信任裝置」或其他「便民科技措施」,在釣魚簡訊或其他類似詐騙手法...

    保護好自己重要的帳號密碼,是民眾最基本的責任,不懂電腦不了解資安並不能當作藉口,只要掌握不隨意點擊連結、不輸入帳密或重要個資、不下載安裝程式的基本原則,就能趨吉避凶。 銀行能做的不只是打官腔和事發後被動提醒客戶,如何搶先詐騙集團、駭客與民眾好幾步,提前做好防詐布局,才是真正「客戶至上」的貼心服務。 (本文出自高智敏)

  3. 2024年3月22日 · 我們扮演的是 solution-provider解決方案提供者),從資料蒐集到分析協助客戶辨識對方是不是詐騙甚至做到 anti-deepfake防止深度偽造),能分辨電話裡頭的聲音是不是造假的,」透過數位身分驗證商譽保護方案號碼辨識串接Gogolook 在企業端的獲利也逐年成長。 2020 年,因為疫情爆發、股市動盪,出現大量假貸款、假投資訊息,也讓他們嗅到商機,推出金融商品媒合平台「袋鼠先生」(現袋鼠金融),回答民眾貸款和金融問題,並將有貸款需求的民眾,媒合至金融機構,減少財物損失的風險。 開拓新市場所涉及的核心能力,除了運用人工智慧的技術面,更重要的是,有沒有辦法看見商機、抓到浪頭。

  4. 2024年2月20日 · 一旦用戶不察被騙安裝了駭客就能夠遠端控制用戶的裝置竊取敏感資訊如銀行資料和 Face ID 等個人識別資料一旦駭客獲取了用戶的識別資料他們便可以使用 AI 工具製作深度偽造deepfake圖像並進入受害者的銀行帳戶進行詐騙活動。 這種攻擊手法對用戶的財務安全構成了極大威脅。 這種新型木馬病毒已經在越南和泰國造成了多起受害案例。 根據報導,今年二月一位越南民眾因遭受病毒詐騙,損失了超過 4 萬美元;泰國先前更傳出有用戶被假冒政府單位的訊息欺騙,提供了重要的身份資料,甚至還進一步想騙取電話號碼,以獲取更多個人財產資料。 兩國警方也展開調查,呼籲用戶提高警覺,避免受到木馬病毒的攻擊。 延伸閱讀: 資安不只是 IT 的責任! 老闆沒有這 3 個作為,別怪員工上駭客的當.

  5. 2024年3月8日 · 國家介入網路活動,對你我一般使用者將造成什麼影響?. 從 Meta 與歐盟爭議談起. 在 2023 年 11 月 Dcard 總部遭檢警搜索原因是會員涉及詐騙恐嚇和妨礙名譽等案件。. 此案引起外界討論和思考保障公民權益和侵犯言論自由的界限在哪裡?. 其實 2022 ...

  6. 2016年11月11日 · 像是在客人一進門時,觀察他的肢體語言和詢問來分辨他需不需要協助。 有些人喜歡自己逛在進入門市時會刻意不看店員這時店員就不必上前打擾只要告知需要幫助時隨時找他即可或者顧客看起來明顯在趕時間店員服務結帳的動作就必須隨之加快否則也很容易產生抱怨與投訴。 對於不合理的要求,語氣和緩但堅持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