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2年3月16日 · 但考試成績還是八分十三分之類的分數我問兒子:「作弊還考這麼差? 」兒子這樣回答:「沒辦法啊因為後面同學都寫錯了。 哈哈哈!

  3. 2022年5月28日 · 1、看分數,就要像看股票那樣看「趨勢」 如果是單科,不要只在意某一次的分數,而是要看孩子在整個學期、或整個學年當中,這一科目的學習曲線走勢。 不同科目畫出不同的「線圖」,這樣就可以理解孩子的優勢和弱勢科目是什麼。 針對孩子的困難給予幫忙,或聯繫老師一起協助,親師一起來,雙管齊下效果更好。 2、了解失分的原因....

  4. 2017年9月14日 · 文科成績不錯主要是記憶力還可以但單純只靠記憶力念書遇到大學學測指考等全國性考試就行不通了這或許可解釋為什麼我後來能拚到私校文組前三名畢業多次校內考試排名第一但碰到大型考試卻有一大段落差。 數學學習大逆轉. 其中,又以數學最讓我頭疼。 為什麼數學總讀不好? 其實是有個「循序漸退」的歷程,我常戲稱為「放棄數學五部曲」:...

    • 「看」是陪同孩子一起去看寫對了哪些
    • 「聽」是指聆聽孩子對於分數的想法
    • 考試是從古至今都使用的檢核方式

    家長拿到孩子的考卷,通常都是先看錯哪裡,但往往看越多錯的,都只會讓家長覺得更生氣,因此請先和孩子一起看寫對了哪些題目以及是如何寫對的。 這不僅可以幫助家長知道孩子到底會了什麼,也可以看見孩子在這份考試中的努力,即使是10分的考卷,也有孩子努力10分的存在,不否定他每一份用心,孩子才更願意面對那些還不足的地方。 先討論寫對的部分不僅會降低孩子的防衛,更能緩和家長情緒,再一起去看錯的題目時,不會因為親子間的低氣壓而破壞關係。

    每一道題目在孩子考試時都有他們的邏輯和脈絡,寫錯只是最後的結果,但是這當中孩子是如何去思考才是家長要關心的。 聆聽孩子在說明每一個作答過程的思考,可以幫助家長理解孩子的想法,也更能釐清孩子卡住和不懂的是什麼觀念,聽到孩子的聲音才能知道要怎麼協助他,讓下一次的考試可以越來越得心應手。

    但有時那個「分數」伴隨太多刻板印象,讓許多孩子在面臨考試時被壓得喘不過氣,也會因此衍伸出更多的行為問題。 「成績的高低」與「父母的愛」不能放在一起討論,因此不管孩子成績如何,都請家長在陪孩子討論完後,告訴孩子「成績的高低是你對自己負責多少的呈現,不管你考幾分,我都愛你。」(相關報導:會讀書才是人生勝利組,成績差就該被歧視?呂秋遠一席話,戳破台灣人最荒謬的價值觀|更多文章)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深夜遇見心理師(原標題:「爸媽頭很痛」小孩考不好怎麼辦) 責任編輯/蔡昀暻

  5. 2016年9月12日 · 人氣. 國中會考去C不是重點,適才適性多元發展才重要。 (資料照/顏麟宇攝) 國中教育會考三年了每年全國有超過三成的畢業生英文數學成績只拿到C級這個C的意義代表不及格學無所成。 於是教育部在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要各縣市有精進做法,努力去C。 在上層管理下層的官僚文化下,各縣市教育局處長,回到地方,當然遵照辦理,也是緊盯各國中校長,提出學校的去C方案。...

  6. 2017年9月14日 · 從國二開始我的數學成績就不及格對於數學的抗拒持續到高二也就是說我用敷衍的態度對待數學整整三年直到高二上學期才有了轉變

  7. 2023年1月15日 · 在過往的家庭教育中,家長們總是在試圖用各種方式激發孩子的上進心,培養他們的學習動力,然而過多的監控手段和激勵方式反而破壞了動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