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他的堂哥約押趁沙龍的頭髮被橡樹枝纏住時將他殺死。 儘管押沙龍有叛亂之舉,大衛並無殺死押沙龍之意。 大衛對押沙龍的死十分傷痛,以至於說出希望自己代替兒子死掉。

    • 概觀
    • 基本介紹
    • 個人簡介
    • 叛逆根源
    • 失敗之舉
    • 外形特徵
    • 性格特徵
    • 圖謀反叛

    押沙龍(Absalom)是大衛第三個兒子,他的生平事跡詳記於撒母耳記下13至18章。他也算為聖經中的“名人”,卻不像所羅門那樣為耶和華建造聖殿而知名,而是因為他成為大衛家的逆子而成名!

    •中文名:押沙龍

    •外文名:Absalom

    •國籍:以色列

    •出生地:以色列

    •性格特徵:深藏不露

    •外形特徵:從腳底到頭頂,毫無瑕疵

    古時以色列國王大衛的第三子,為大衛所寵愛。其事跡載於〈撒母耳記下〉13~19章。他容貌俊美、不遵守法度、剛愎自用。他因為胞妹他瑪被大衛長子(他的異母哥哥)暗嫩姦污,而設計殺死暗嫩,為此被放逐。後來,他發動反抗父親的叛亂,占領耶路撒冷,但在以法蓮(今約旦西部)樹林中全軍覆沒。他的堂哥約押趁押沙龍的頭髮被橡樹枝纏住時將他殺死。儘管押沙龍有叛亂之舉,大衛對他的死仍十分傷痛。

    按先知拿單對大衛的預言:"你既藐視我,娶了赫人烏利亞的妻子為妻,所以刀劍必永不離開你的家。”耶和華如此說:'我必從你家中興起禍患攻擊你;我必在你眼前,把你的妃嬪賜給別人;他在日光之下,就與她們同寢。’”(撒下12:10-11)押沙龍的所作所為。正應驗了先知的預言,是大衛犯罪自吃的苦果之一。但押沙龍所犯的罪,全部要他自己負責,因神並沒有控制押沙龍,使他在大衛家作出各種敗壞家聲的醜事,那都是他自己要作的惡事。神只按他的全知感動先知說預言,絕沒有為著要應驗他的預言而使人犯罪。任何人犯罪都是自己選擇、自己承當的。

    當先知預言刀劍不離大衛的家,他的妃嬪“在日光之下”與人同寢時,大衛無法想像這預言會由他兒子應驗在他身上。這就是說大衛無法猜度神會在哪一方面管教他。但最重要的是大衛謙卑誠實地接受神的管教(參撒下16:11-12),所以仍蒙神重用。

    不接受神管教的人,多半把所遭受的打擊看作“偶然”的事。有人想:如果我忽然得了不治之症,遭火災、賊劫,那就是神的管教了!但神未必照我們所想像的管教我們。就像大衛,怎會料到神藉家庭的叛變管教他?受管教不回頭其中的一個原因是:根本不認為是神的懲治。羅得在創14章所多瑪被四王擄掠時,如果知道回頭,就不必等到神降火滅所多瑪時,兩手空空的離開所多瑪了(創19)。以色列人在曠野一再受神管教,因他們不看為是神的管教,甚至像可拉的叛亂中,除可拉黨受罰之外,另有二百五十人被火燒滅(民16:31-40)。那時以色列人仍不信是神的懲治,第二天就埋怨摩西、亞倫說:"你們殺了耶和華的百姓了。”(民 16:41)明明是神殺的,怎么說是摩西、亞倫殺的?終於他們又遭受大瘟疫,死了一萬四千七百人(民16:48-50),但他們仍不信服(民17:12-13)。這些記載證明他們倒斃曠野是罪有應得的報應,現在,我們看看押沙龍有何失敗之處。

    “以色列全地之中,無人像押沙龍那樣,得人的稱讚:從腳底到頭頂,毫無瑕疵。”(撒下 14:25)

    全聖經只有這一節經文如此形容一個男人(雅歌書中對良人之讚美除外):"從腳底到頭頂,毫無瑕疵”。看來押沙龍不但面貌英俊,體格肌膚也都完美無瑕。這樣的男子,會不會像女孩子那樣,因自己長得美麗而驕傲?當然會。就如一個男子若長得很醜陋或矮小,也會因此而自卑。既然男子因自己矮小丑陋自卑,也必會因自己俊美而心高氣傲了。從撒母耳記下15章所記,押沙龍不但驕傲,而且狂妄自大,任意妄為。

    深藏不露

    大衛因為多妻(代上3:1-9),兒女眾多,在這方面沒有建立好榜樣,可能因此對兒女在男女關係的事上,不敢嚴責。押沙龍是大衛與瑪加所生的兒子(撒下3:1-5; 代上3:1-4)。他有個同母的胞妹他瑪(撒下 13:20),被他們同父異母的長兄暗嫩所污辱。暗嫩是大衛與亞希暖所生之長子。大衛雖然知道這件事,卻未認真懲治;押沙龍懷恨在心,蓄意報復,而且計畫周詳:

    不動聲色,不漏痕跡

    他告訴妹妹他瑪“暫且不要作聲……”。從下文可知道暫且不要作聲,只不過好漢不吃眼前虧,絕不是不放在心上的意思。他要不動聲色地讓人不提防他報復的計謀,使他的計謀在人不知不覺中逐一實現。 押沙龍雖是少年人,內心卻險惡而深藏不露。撒下13:20節說他“懷恨”暗嫩。但事過兩年,仍仿佛若無其事,且趁“剪羊毛”設宴款待眾王子。按下文23-29節,當時大衛還對押沙龍說:"我兒,我們不必都去,恐怕使你耗費太多”,可見大衛所關心的,只是恐怕愛兒耗費太多,眾王子也全未提防押沙龍會利用這機會殺暗嫩。兩年來已存心殺兄長,竟然不露形跡,這外表俊美的押沙龍,內心卻陰險可怕。

    心狠手辣,主觀極強

    押沙龍如此設計殺暗嫩,顯出他不給人有悔改機會,也不讓人有攔阻他殺所要殺之人的機會,他是個無論如何必要達到目的的人。 暗嫩被殺後,押沙龍逃到基述王那裡三年(撒下13:37-39),大衛沒有認真追究。因為不論暗嫩或押沙龍,都是大衛的骨肉。暗嫩既已死,大衛心中想念押沙龍。就在這時,大衛手下的元帥約押設計勸說大衛讓押沙龍回國(撒下14:18-24)。聖經未記明,約押為押沙龍說話,究竟有什麼用心。但有一件事是確定的,押沙龍從未為設計殺兄長這件事知罪悔罪,便含糊地回國。雖然押沙龍獲準見大衛時,曾俯伏在地(撒下 14:33)但這在當時只是朝見君王的禮貌,押沙龍從未有知罪悔罪的經歷,就被接納歸回。這成了大衛國度日後產生叛亂的禍根。正像未真正悔改就受水禮加入了教會的“信徒”,終必成為教會的負累。

    全未悔改的押沙龍歸回了,但他心裡所籌算的,完全是為了自己,絲毫也不顧念大衛國度的利益。押沙龍所想所作的,活生生的顯出一個為自己籌劃的人,與為神全家盡忠、或以神家的損益為念的人,截然不同。用愛心待人與用手段籠絡人,似乎真假難分,實則有天淵之別。

    “押沙龍為自己預備車馬,又派五十人在他前頭奔走”,不是為大衛的國度訓練精兵,是為自己擺出王者的氣派。他常常早晨在城門口裝著為人民爭訟申雪冤情,其實是挑撥人民對大衛的敬愛。撒母耳下15:25節說:"凡有爭訟要去求王判斷的,押沙龍就叫他過來,對他說:"你的事有情有理,無奈王沒有委人聽你申訴。……若有人近前來要拜押沙龍,押沙龍就伸手拉住他,與他親嘴……這樣,押沙龍暗中得了以色列人的心。”

  2. 然而神是掌管歷史進程,更是掌管人心神,在緊張關頭押沙龍竟然要徵詢戶篩意見;猶記得前一次他要求亞希多弗出主意,並沒有問過戶篩便執行;可能這次他覺得事態嚴重,戶篩最認識大衛,知己知彼才容易取勝。

  3. 其他人也問了

  4. 《押沙龍,押沙龍!》(英語: Absalom, Absalom! )是美國作家威廉·福克納所著的一部 南方哥特 小說,出版於1936年10月底。該作本是1934年的《黑屋》的一部分,但那部小說沒有完成面世,而《押沙龍》發展成了獨立的作品。

  5. 2023年12月1日 · 沙龍是大衛的19個兒子中的第三個兒子,押沙龍的背叛主要的原因源於對大衛王對暗嫩(Amnon,大衛長子)強暴押沙龍的妹妹她瑪(Tamar,也是暗嫩同父異母妹妹)應懲罰而沒有懲罰,所產生的憤怒(hate)沒有解決,反而鬱積與內心,演變成為憎恨(新標點和合本譯

  6. 押沙龍在基述住三年(撒下13:38),又回到耶路撒冷住兩年(撒下4:28),才得以見到他父親大衛(撒下15:33)。 押沙龍暗中籠絡人心,後來便背叛他父親圖謀篡位(撒下15:1-12大衛倉促逃避押沙龍,一度非常危險。

  7. 押沙龍在基述住三年(撒下13∶38),又回到耶路撒冷住兩年(撒下14∶28),才得以見到他父親大衛( 15∶33)。 押沙龍暗中籠絡人心,後來便背叛他父親圖謀篡位(撒下1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