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1月12日 · 女性、更年期、三高患者 恐成為腦動脈瘤的危險群收治患者的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影像醫學部楊宜曉醫師表示,此年輕個案是非典型... 熱搜:

  2. 2024年9月20日 · 1. 整夜睡眠多項生理檢查. 於醫療院所逕行檢查,檢查內容包括腦 波圖、眼動圖、下顎肌電圖、心電圖、口鼻呼吸氣流、胸腹呼吸動作、血中含氧濃度、睡覺姿勢等。 2. 連續正壓呼吸器測定包含整夜睡眠多項生理檢查與配戴正壓呼吸器進行壓力檢定。 在整晚的檢查期間,睡眠技師根據儀器顯示的訊號調整受檢者最適當壓力以消除各種影響睡眠之呼吸事件。 3. 白天多次入眠檢查. 檢查前請填寫愛普沃斯嗜睡量表 (Epworth Sleepiness Scale),接著進行5次短暫睡眠測試。 每次的檢查時間約為20至35分鐘,每次檢查時間相隔2小時。 檢查項目包含腦波圖、眼動圖、下顎肌電圖、心電圖。 4. 24小時血氧監測. 使用24小時血氧監測器進行居家檢測。

    • 源自阿里山觀日出 研發「腦波驅動喚醒系統」
    • 「光照喚醒」模擬日出 「醒後晨光」取代室內光源
    • 獲頒國家新創獎「創新醫護服務類」 研發促進睡眠品質

    這項創意研發,來自高醫神經部暨睡眠中心主任徐崇在阿里山看日出,有次他到阿里山渡假,行程滿檔睡眠不足,但隔天落地窗外的天空漸漸透光,環繞的森林四處蟲鳴鳥叫,一點也不覺得疲累,讓他想到或許人們應該回歸大自然的懷抱,早晨需要被喚醒的,不是鬧鐘,而是日出。 基於這個簡單的發想,由徐崇堯主任以跨域產學合作的模式,召集陽明交通大學電控工程研究所教授柯立偉及博鑫醫電兩大團隊,包括睡眠腦科學、穿戴式腦機介面、生理訊號分析、IoT物聯網以及智能環境控制等學術和科技專業人才,共同研發出「無線睡眠腦波驅動喚醒前後光照警覺度及平衡感健康促進系統」。

    徐崇堯表示,此系統建立適合人體工學的照度和色溫,模擬日出時漸亮的「光照喚醒」,取代一般吵鬧式的「鬧鐘喚醒」,以及模擬日出後明亮的「醒後晨光」取代一般固定式的「室內光源」。再以學術研究的嚴謹態度,將研究成果發表在今年睡眠醫學頂尖的國際期刊《臨床睡眠醫學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上,佐證該團隊的研發裝置在判讀睡醒不同分期的精確度,以及光照設計改善警覺度和平衡感的潛能。

    目前「無線睡眠腦波驅動喚醒前後光照警覺度及平衡感健康促進系統」已在高醫睡眠中心完成臨床實驗,未來打算商品化,嘉惠更多睡眠障礙患者。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鍾飲文表示,這項研發成果能夠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榮獲「創新醫護服務類」之重要獎項,殊為不易,期許該項研發未來能普遍應用在居家環境、病房設施和長照機構,提供更精確、更有效的睡眠健康促進方法。

  3. 2023年3月20日 · 而資深睡眠技師洪曉菁也表示,根據調查顯示,男性每5位即有一位有「打鼾」、「睡不飽」症狀,其中又有近2成是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高風險,遠超過國外數據,而且男性的風險比女性高出9倍,因此更要重視。

  4. 2024年2月26日 · 台中榮民總醫院神經肌病科科主任周啟庠表示,根據研究顯示,偏頭痛會讓患者短期注意力不集中、推理能力變慢、學習能力下降,當進展為慢性頭偏頭痛,甚至可能造成認知功能變差,呼籲民眾謹記「SNOOP」6大警訊,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19年的統計,偏頭痛發作時造成病人的失能,名列所有疾病的第2名,5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更是位居首位 [ii]。 台北榮總神經內科頭痛門診統計顯示,民眾因頭痛求診最常見的原因為「偏頭痛」,占比高達6成以上 [iii]。 頭痛分為「原發性」跟「次發性」 原發性頭痛: 頭痛本身就是頭痛的原因,如常見的偏頭痛、突發性頭痛. 次發性頭痛: 例如中樞神經感染、發炎、腦血管收縮、腦中風甚至腦瘤. 一天到晚都在痛! 恐影響認知功能.

  5. 2024年8月13日 · 1原因使早療變晚療 篩檢分流有助緩解塞車問題. 過去會有早療變晚療的情況,陳慧如主任認為,主要是因為在過往的觀念制度下,若家長覺得孩子可能有疑似遲緩就需要做聯合評估,於是全往早療聯評中心跑,讓早療聯評中心的門診要做篩檢又要評估,導致整個兒童發展聯合評估流程從門診端就大塞車。 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疑似發展遲緩個案都需要進行聯合評估,陳慧如主任提到,臨床上會醫師會先評估孩子的遲緩程度,有些孩子可能只是單一遲緩或發展能力落於中下但還不到遲緩程度,在門診端這邊就可立即評估診斷並提供相關療育資訊及衛教,如果是比較複雜遲緩的個案才需要進入聯合評估,聯評中心才會進一步安排。

  6. 2024年9月5日 · 從中醫的觀點來看,秋冬是「養陰」的季節,經過春夏旺盛的陽氣與能量消耗,天氣轉涼的秋冬則是身體進入休養和補充營養的時期。 中醫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意味著在秋冬季節,人體需要更多的熱量來應對寒冷的天氣,為即將到來的冬天和來年活動做好準備。 因此,食慾增加在中醫的理論中,是身體對自然界變化的一種適應方式。 也因此,中醫師吳奕璇強調秋天正是「轉骨」的好時節。 秋天日照時間減少,人體褪黑激素分泌增加,有助於提高睡眠品質,而充足的睡眠亦會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對於青少年的生長發育至關重要。 搭配秋季盛產豐富的食材如穀物、瓜果、蔬菜、蛋類、肉類等,提供了多樣的營養,有助於骨骼的健康發展,更能幫助正值發育期的青少年們快速成長。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