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原擬名為「中興」,因易與當時 臺灣省政府 所在地的 南投市 中興新村 相混淆,故另行命名。 由於早年曾發生 漳泉械鬥 ,地方耆宿楊仲佐先生因而命名為「 永和 」,以祈求各族群和諧、團結、「永久和平」相處,共創地方繁榮 [2] 。 永和之名另有異說,1965年出版的《永和鎮志》有一時任 河南省 立委 段劍岷 所作之序,取 東晉 永和 9年(353年)名士會於蘭亭典故,解釋為「反共復國」之意 [1] :997 。 此外,中和鄉另有 清治 、 日治時期 已存在之 永和 地名( 街庄 、 大字 ),即中原村(今中原里),今中和區之 永和路 即由此而來,但與本區並無關聯 [1] :954 。 歷史 [ 編輯]

  3. 2021年3月30日 · 民國四十七年始由中和鄉分出改為永和鎮」。. 分割後因發展迅速,現已成為臺北市南郊的主要工商業及住宅區。. 民國六十八年升格為縣轄市,始稱「永和市」。. 永和區位於臺北盆地東南一隅,和臺北市以新店溪為界,地勢單純,其間無山脈 ...

  4. 永和鎮隸屬於福建省晉江市地處晉江市中南部臨近安海鎮龍湖鎮是晉江市中南部的交通樞紐中心。 全鎮土地面積50平方公里,人口6.6萬人。 永和自宋代始開埠,清代易名為“永和”,其寓意為“永結和好”,作為福建著名石材之鄉。

  5. 2020年5月18日 · 看板 ShuangHe. 標題 [新聞] 郭強生 昔月來日——永和的故事. 時間 Mon May 18 23:13:59 2020. 聯合報 2020/5/18 https://udn.com/news/story/12661/4561263 小時候,聽說要「上台北總覺得是件大事其實如果真要按距離測量從當年被稱作台北縣永和鎮的居住地到達所謂的城中區 」(西門町台北車站、總統府),遠比三張犁或圓山要近得多。 最早負責劃分行政區的 人到底是怎麼想的? 明明台北市裡也有一條基隆河穿過,為什麼河對岸的內湖就不算是外縣市? 隔了條新店溪 ,永和卻一下子就成了台北人眼中的鄉下。 也對。 如迷宮般的巷弄,無可救藥地狹窄迂迴,早就惡名昭彰。

  6. 2021年12月25日 · 民國四十二年分為頂溪上溪網溪三村。. 民國四十七年分鄉設鎮從中和鎮劃出正式立名為永和鎮。. 此名為地方耆宿楊仲佐先生所取,他認為不管是本地的泉州人、中和的彰州人,或是後來遷入的各省籍人士,都應體認和諧、團結的重要,才能 ...

  7. 永和鎮 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 福建省 泉州市 晉江市 下轄的一個鎮 [1] ,地處 晉江市 中南部,臨近 安海鎮 , 龍湖鎮 ,是晉江市中南部的交通樞紐中心。 永和自宋代始開埠,清代易名為「永和」,其寓意為「永結和好」,作為福建著名石材之鄉。 全鎮已探明 花崗岩 資源儲量1.5億立方米以上。 主要支柱產業為採石業、石材加工業以及周邊產業。 行政區劃 [ 編輯] 永和鎮共轄24個行政村,分別是: [2] 坂頭村、 山前村、 英墩村、 菌邊村、 力爭村、 上宅村、 古厝村、 福田村、 旦厝村、 割山村、 玉湖村、 後埔村、 玉溪村、 茂亭村、 馬坪村、 西坑村、 塘下村、 巴厝村、 內厝村、 周坑村、 永和村、 梨星村、 邵厝村和錦嶺村。 文物保護單位 [ 編輯] 參考資料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