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5 天前 · 立法院建築 立法院是中華民國的最高立法機關,簡稱立院;在國民大會停止運作後,其普遍被視為中華民國的國會,除制定各項法律外,並向行政院政治問責。 最早前身為民國初年立法機構之眾議院(1913年-1925年)。 國民政府時期以恢復法統為由,於民國17年(1928年)在南京成立立法院 [1];最初 ...

  2. 立法院建築 立法院是中華民國的最高立法機關,簡稱立院;在國民大會停止運作後,其普遍被視為中華民國的國會,除制定各項法律外,並向行政院政治問責。 最早前身為民國初年立法機構之眾議院(1913年-1925年)。 國民政府時期以恢復法統爲由,於民國17年(1928年)在南京成立立法院 [1];最初 ...

  3. 其他人也問了

  4. 5 天前 · 立法院第十一屆立法委員名單. 立法院第十一屆立法委員 於2024年1月13日 選出,任期自2024年2月1日至2028年1月31日,為當前 中華民國 最高立法機關 立法院 最新一屆立法委員,開會地點位於 臺北市。. 第十一屆立法院 席次總計113席,包括73席單一 選區 選出的區域 ...

  5. 2024年5月18日 · 2024年中華民國第十一屆立法院成立後,擁有多數席次的中國國民黨及台灣民眾黨圍繞職權行使權限的議題提出一系列法律修正案,合稱「國會改革法案」 [a]。同時,國民黨也提出三部關於花東地區交通建設的法案,合稱「花東交通三法」 [b]。正反雙方針對兩項法案展開激烈爭論及議事對決,[11] 並 ...

    • 歷史
    • 臺灣時期
    • 中華民國政府對於首都是臺北的確定

    北洋政府時期

    1912年陽曆元旦,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於南京宣告成立,當時曾改大清國江寧府為「南京府」,做為直屬中央的特別行政區域。但袁世凱接替孫中山擔任臨時大總統後,以北方情勢未穩為由,定都北京,臨時參議院未堅持原議而同意遷都。1912年4月,臨時政府各機關北遷至北京;至1928年東北易幟前,北京乃延續前清時代成為首都。日後,歷史學者稱這段期間以北京為首都、並由北洋軍閥掌握權力的中華民國政府為「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定都北京後,將大清國順天府改為「京兆地方」,但轄區較原順天府為小。

    國民政府時期

    1925年,國民政府於廣州建立。 1926年,國民政府發動北伐後,於1927年2月21日北遷武漢。1927年3月,國民革命軍攻克南京,成立南京國民政府,隔月以南京城為基礎成立「南京市」。歷經寧漢分裂事件後,國民政府改遷南京,並於隔年開始在南京設立中央各政府部門,建立起完整的政府文官體制。 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北伐,取代北洋政府成為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而南京也正式取代北京的首都地位,北京同時被更名為「北平」。國民政府其後於1931年制定的《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第5條中明文規定:「中華民國國都定於南京。」,將南京確立為法定首都。定都南京後,國民政府在南京市內建設大量官署建築,並籌畫中國第一個現代化都市計畫——首都計畫,計畫將南京改造成中國最先進的城市。 然而在《訓政時期約法》施行後不久,中國便進入抗日戰爭時期。1932年上海發生一·二八事變時,為了躲避戰火,國民政府曾從南京遷都洛陽,並立洛陽為「行都」;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在淞滬會戰之後,由於南京淪陷在即,故國民政府於1937年11月21日宣布將所有中央政府機構由南京遷都重慶,而軍事作戰指揮中心則先移駐武漢,直至武漢會戰後再...

    行憲與內戰時期

    《中華民國憲法》訂於1947年12月25日開始施行,但施行前,第二次國共內戰全面爆發,中華民國國軍在戰場逐漸處於弱勢,剛行憲改組不久的中華民國政府也因而開始經歷多次搬遷。 1949年1月16日,中華民國政府部分機構開始遷至廣州;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十五軍攻下南京特別市所在的南京城,4月24日起全數於廣州辦公;同年10月14日,解放軍佔領廣州,中華民國政府於10月13日疏遷至重慶,10月15日正式辦公。解放軍發動西南戰役後,同年11月29日,中華民國政府再西遷至成都,隔日解放軍攻下重慶,逼近成都。12月7日中華民國政府撤離中國大陸,遷都臺北。並在西昌設大本營,在大陸持續作戰,西南軍政長官公署遷至西昌。1950年3月12日,解放軍於西昌戰役攻下西昌。

    目前中華民國法律雖有「首都」用詞,及曾經在命令內提到「中央政府所在地之首都」,但無城市被明指為首都。因行憲而已失效並停止適用的《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五五憲草》等憲法草案、國民政府時期的部分公文如《首都計畫》雖載明國都(首都)為南京;1946年11月召開的制憲國民大會中,已明確主張國都地點,不必定於憲法,並將第一讀會通過的「國都定於北平」一條予以刪除。因此同年12月25日通過的《中華民國憲法》中,並未規定中華民國的首都位於何處。全世界絕大多數的國家都沒有以憲法或法律明定首都何在,但是並不會妨礙國際和國內認定哪個城市為首都。自1949年起迄今,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各機關均位於台北,台北就是臺灣首都和中華民國首都。 在1970年代以前,中華民國政府在政策上仍未放棄收復中國大陸(即反攻大陸政策),...

    中華民國遷至臺灣後,在各種法律、命令、公報、報告、外交文件內都有首都就是臺北的確認。政府相關紀錄顯示在蔣中正總統時期,政府已於正式重要文件中將台北市確定為首都。 全世界各國政府、媒體、學界在提及臺灣首都、中華民國首都時皆指臺北市。 以下是部分歷年來總統、副總統、行政院院長、立法院院長、內閣各部會首長、駐外大使、與臺北市市長等元首、機關、首長、官員之相關重要表述與活動,都彰顯臺北市是中華民國首都的政治事實與法律地位。

  6. 2024年9月28日 · 立法院建築 立法院是中華民國的最高立法機關,簡稱立院;在國民大會停止運作後,其普遍被視爲中華民國的國會,除制定各項法律外,並向行政院政治問責。 最早前身爲民國初年立法機構之眾議院(1913年-1925年)。 國民政府時期以恢復法統爲由,於民國17年(1928年)在南京成立立法院 [1];最初 ...

  7. 立法院國會圖書館成立於1999年1月,前身是立法院秘書處圖書資料室。該年推動「國會五大改革法案」,於《立法院組織法》第十五條將圖書資料室升格為國會圖書館,成為院內一級單位。 立法院國會圖書館分為三科: 第一科「圖書期刊借閱」(位於B1),負責圖書文獻、期刊論文、政府出版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