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經濟日報 》為 臺灣 的 經濟 專業 報紙 ,隸屬 聯合報系 。 歷史. 《經濟日報最早借用 李萬居 公論報執照登記營業1967年4月17日至4月19日發行試版第1號~第3號不對外販賣),同年1967年4月20日正式創刊, 董事長 為 范鶴言 ,發行人為 王惕吾 。 首任總編輯為 丁文治 ,後因報導觸怒當局,導致該報停刊數日,丁文治被令革職永不錄用 [1] 。 商人 王永慶 曾短暫握有《 聯合報 》及《經濟日報》股權,1973年5月11日王永慶退出股權之後,聯合報系遂由合夥型態轉為公司組織。 2005年5月20日, 公平會 通過「 聯合報 股份有限公司」與「經濟日報股份有限公司」合併存續成「 聯合報股份有限公司 」。 [2]

  2. 經濟日報每日提供除產業股市金融國際彭博及專欄等即時財經新聞並針對重要議題製作去碎片有脈絡的深度內容提供解讀分析 ...

  3. 2012年4月23日慶祝45周年社慶推出蘋果公司的iPad專用App經濟日報 Plus》,提供紙本內容數位閱讀管道2016年6月26日推出品牌App經濟日報》,並於上線兩個月逾10萬人次下載2017年9月20日,《聯合財經網更名為經濟日報網》。

    • 歷史
    • 報紙版面
    • 爭議
    • 外部連結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臺,不少原居中國大陸的文化人也來台經營報紙,使報業復甦。 聯合報最初由《民族報》發行人王惕吾邀請《經濟時報》發行人范鶴言、《全民日報》發行人林頂立共同合作推出《民族報、全民日報、經濟時報聯合版》,創刊於1951年9月16日,總社設於臺北市西寧南路33號,創刊首日發行12248份。[來源請求] 1953年9月16日,《民族報、全民日報、經濟時報聯合版》易名為《民族報、全民日報、經濟時報聯合報》;1957年6月20日,又更名為《聯合報》沿用至今。 1958年2月,《聯合報》總社搬遷至臺北市延平南路83號。 1959年8月,《聯合報》總社搬遷至臺北市康定路26號的新大樓。 《聯合報》在世界各地派駐記者,採用最新設備,其年發行量在1961年突破10萬份、1964年突破15萬...

    《聯合報》目前有五個區塊,分別為: 1. A疊:要聞、焦點、話題、生活、文化、社會、兩岸、國際、財經要聞、財經話題、民意論壇 2. B1、B2地方分版,B1:北台灣焦點、中台灣焦點、南台灣焦點(3分之1版面刊登體育新聞),B2:北市宜花要聞、新北基隆要聞、桃竹苗要聞、中彰投要聞、雲嘉南要聞、高屏澎東要聞,B3:教育(周一至周五)、考公職(周六)、國際小學堂(隔周周五),B4:健康(周二至周六)、聯副.文學相對論(周一) 3. C1:影視,C2:星話題,C3:星品味Fashion,C4:走跳世界 4. D1:家庭,D2:繽紛,D3:聯合副刊,D4:全版廣告(周一至周六)、紐約時報賞析(周日) 5. E疊:全版廣告 6. 周日隨報附贈「元氣周報」。

    經營立場

    雖為民營媒體,其社論在解嚴之前直言批判中國國民黨的情況較少,因此常被認為是較偏向中國國民黨的報紙。除非政府作為過份:例如1954年內政部頒布《新聞禁例》,《聯合報》遂發表〈史無前例的新聞禁例〉等三篇社論反對限制新聞自由,後行政院駁回此案;1958年政府有意循修正《出版法》的途徑,賦予行政機關對報紙及雜誌行政處分權,《聯合報》又陸續發表九篇反對違憲修法之社論。 對於中國大陸,聯合報過去著重於中國大陸的民生社會新聞,較少直接反對中國共產黨的統治,但也有批判中國共產黨的文章,例如聯合報系的聯合新聞網曾發表評論文章稱中國大陸法治「即使中低層官員的權力能關進籠子裡,但「帝王總統」和中共中央的權力,還是在籠子之外、之上,黨仍然大於法」,64事件25周年時聯合新聞網發表評論「不容歷史盡成灰」以示紀念,以及在該網站曾發文評論中國大陸「獄政黑壓壓 演監獄風雲不奇怪」。

    社論

    聯合報社論是聯合報的社論。現任主筆為王麗美(2013-)。 聯合報社論在該報創刊初期便一直對台灣的政治發展抱有濃厚的興趣。其社論立場被部分人士認為偏袒中國國民黨執政時的政策。。然而這可能也與早期中國國民黨的戒嚴有關。聯合報社論曾被認為參與中國國民黨黨內的省籍鬥爭,立場傾向非主流派,並曾以「民粹主義」指涉國民黨內主流派的領導者李登輝。

    退報運動

    聯合報迄今共遭遇三次退報運動。 1992年10月30日,聯合報在一版頭條報導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環前一日聲稱:大陸不惜中止經建阻止台灣獨立。接待亞太報刊研討會代表指出,大陸將用「任何方法」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即使「犧牲流血、前仆後繼」也在所不惜。事實上,李瑞環當時並未說出這類誑語,在場的台灣記者均可見證子虛烏有。11月11日,一位中國國民黨中常委在中常會上拿出該報要求嚴懲部分主張「一中一台」的黨員。國民黨主席李登輝則指當時李瑞環「不是這麼說的,但某某報社記者回來後寫了一篇可怕的報導,來恫嚇我們老百姓」,並稱是「有人要故意誤導當時的氣氛」。11月23日,澄社、台灣醫界聯盟、台灣教授協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等知識分子所組成的十五個具本土意識與自由主義色彩的人民團體,為表達《聯合報》一再誤導讀者,且經多次溝通無效,遂在忍無可忍狀況之下怒而發起「退報救台灣」運動,由李鎮源院士、林山田教授、林逢慶教授和楊啟壽等擔任發起人,指聯合報為「中共傳聲筒」,是「人民日報台灣版」,呼籲社會各界聯合抵制,民眾不看、拒買、退訂聯合報,並游說廣告業者拒登廣告。聯合報向台北地方法院提起自訴,控告四位發起人...

    聯合新聞網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YouTube上的udn video頻道
  4. JOURNALISM. 在數位匯流的年代任何時間地點打開報紙電腦手機平板電腦都能看見我們的新聞說故事的方式也已遠遠超出書面文字藉由圖表動畫影音數據地圖Podcast等多媒體敘事提升新聞可讀性傳遞更多有價值的內容2020年報系啟動訂閱經濟聯合報數位版正式上線期盼提供訂戶更精準深度的內容與服務以及無廣告的閱讀新體驗讓每一則新聞直接對讀者負責。 聯合報系數位轉型. 新科技衝擊數位媒體,聯合報從「報紙優先」走向「數位優先」,推動組織改造、重新定義內容、摸索營運模式,堅守新聞倫理與品牌價值。 聯合報數位轉型報告. 聯合報數位版. 深度發掘第一手消息. 聯合報 經濟日報 聯合新聞網 美國世界日報 泰國世界日報.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 天前 · 聯合報 經濟日報 陽光行動 有設計 有行旅 願景 我的新聞 會員中心 我的設定 訂閱管理 登出 ... 經濟日報社論/兩岸經貿變化快 如何維持現狀? 2024 ...

  7. COMPANY. 聯合報系從長期深耕的領域延伸發展出文創娛樂行旅科技民調出版會展教育及健康等多元事業。 不只提供讀者深度內容,也豐富使用者的生活與閱歷,把世界帶進台灣。 聯合數位文創 聯合報 聯合線上 聯經數位 詮識數位 聯經出版. 2016年10月06日. 周一至周五 09:00-18:00.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2016年06月01日. 周一至周五 09:00-18:00. 2012年05月01日. 周一至周五 10:00-18:00. Facebook. 2015年01月01日. 周一至周五 09:00-18:00. 2007年05月20日. 周一至周五 09:00-17:00. 1964年0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