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誦戒的意義,在以清淨的戒行導正社會的風氣,在眾生中程就菩提心,也助眾生發起菩提心。 是非常方便而功德很大的波羅提木叉,不像五戒是終身受戒,菩薩戒是盡未來際時受持。

    • 寶雲寺
    • 2023/01/07~2023/06/03,19:30~21:30
    • 一般社會大眾
  2. 2014年12月17日 · 一年一度的「大悲心水陸法會」在台灣金山法鼓山世界佛教育園區舉行,紐約東初禪寺的信眾透過網路共修,於日前功德圓滿。. 在長達一周的梁皇寶懺法會、焰口施食、送聖的過程中,紐約歷經了暴雨、濕雪、寒冰、暖陽的驟變,天氣彷彿也在為眾生 ...

  3. 2015年11月13日 · 觀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遇深則深,遇淺則淺,任何人都可以運用。. 聖嚴法師教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訓練耳根,從傾聽大自然聲音,到與人互動的吸音板練習當中,. 我們便能逐漸超越語言的表相,真正傾聽彼此內在的聲音。. 《楞嚴經》共計十 ...

  4. 2019年9月3日 · 八月七至八日「《法華經》與改變的力量」講座,每天都有近二百位信眾到場聆聽。. 「修行佛法的第一要點,是建立正確的知見和觀念。. 」法師首先強調,修行的關鍵不在於採用哪種方法,而是個人的心態。. 如果能對佛法起信,相信自己未來終能 ...

  5. 精選推薦 精選專題 近期活動 熱門推薦 安心專區 法鼓講堂 法鼓山網路電視台 法鼓雜誌 法鼓全集 網路電子經書 法鼓山年度主題 心靈小品 學佛Q&A 自我提昇日課表 活動回顧 數位互動 數位影音 桌布下載 電子賀卡 訂閱電子報 法鼓山APP 法鼓山播客 幸福密碼

  6. 法鼓山地宮,精選台灣當代佛教文物塵封珍藏,發願千年後為台灣佛教留下見證。 張錦德 台灣第一座地宮,也是法鼓山的鎮山之寶──法鼓山地宮,自一九九六年十月六日舉行安寶儀式後,一直備受世人矚目,但地宮寶藏深埋大殿正下方,卻讓人無法一探它的 ...

  7. 大悲懺法為宋朝四明知禮(法智)大師,於宋真宗時期著『修懺要旨』,結合「大悲咒」及擷取原密教『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部份經文,以及沿襲引用『摩訶止觀』中的「非行非坐三昧」制定出事理並重的懺儀。 「禮拜一至二小時的大悲懺,就等於修完跟大悲觀世音菩薩相關的全部法門。 」「懺悔如同一面心靈的鏡子。 」禮懺可讓人培養內觀與內省的能力,進而生起在道業上精進奮發的動力。 活動場次. 第一場. 大悲懺法會. 第二場. 大悲懺法會. 第三場. 大悲懺法會. 第四場. 大悲懺法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