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平面宣導品實用化,讓腸病毒防治融入生活.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疾病管制局今年加強進行「分眾」宣導,特別針對幼托機構、家長及醫護人員等三大族群,依據不同需求,量身訂作出專屬的創意宣導海報及單張共三款,讓經濟實惠的平面宣導品也能工具化 ...

  2. 3~10月是腸病毒(Enterovirus)肆虐的季節,還記得就讀小學時,學校經常宣導「天天勤洗手,腸病毒遠離我」的口訣,但或許你不知道,腸病毒其實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屬於幼兒常見疾病,包含小兒麻痺病毒(Poliovirus)、克沙奇病毒(Coxsackievirus)、伊科

  3. 規劃辦理衛教宣導:充實一般民眾、教(托)育人員、學校護理人員及醫護衛生防疫人員之防治知能,宣導重點包括「腸病毒之流行季節與病毒簡介、傳染途徑、臨床症狀等相關知識」、「個人保持良好衛生習慣」、「正確洗手觀念養成及落實強調大人及小孩正確

  4. 腸病毒A、B、C、D(Human enterovirus A、B、C、D)等4 種species1,而每一種人類腸病毒又有多種血清型,其中腸病毒71 型被歸類於A 型 腸病毒 A71 型,腸病毒68 型被歸類於D 型腸病毒 D68 型。2013 年2 月時,委員會決議將原本分類中的宿主名稱拿掉

  5. 近年來又陸續發現多種型別,「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 (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 ICTV),在2000年依據病毒學基因序列分析結果,重新將腸病毒分為人類腸病毒A、B、C、D(Human enterovirus A、B、C、D )等4種,而每一種人類腸病毒又有多種血清型,其中腸病毒71 型被 ...

  6. 一、 傳播方式. 腸病毒可以存活在物體表面,潛伏期約三至五天,傳染性極強,當感染腸病毒. 時,即使沒有症狀出現,也已經具有傳染力。 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 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亦可經接觸病人的分泌物而受到感染。 二、 相關症狀. 手足口病:由A 型克沙奇病毒及腸病毒71型引起,特徵為發燒、口腔內兩側或. 舌頭有小水泡或潰瘍,四肢及臀部皮膚也可能會有小水泡, 病程約7-10天。 疱疹性咽峽炎: 由A型克沙奇病毒所引起,特徵為突發性高燒、嘔吐、咽峽部. (口腔與喉嚨的交界處)會出現小水泡或潰瘍等, 病程約4-6天。 三、 注意事項. 腸病毒目前還沒有特效藥,多採取支持療法(例如退燒、止咳、打點滴)。

  7. 一次看懂腸病毒症狀 六大口訣來預防.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 發燒,喉嚨痛,口腔、手掌、腳掌出現小水泡,這些都是常見的症狀。 提醒家長,接觸小朋友時請記得先更衣,摟抱、餵食嬰幼兒前,也要用肥皂正確洗手,以免腸病毒找上家中小朋友! 相關檔案. 一次看懂腸病毒症狀 六大口訣來預防. pdf (1.19 MB) 相關圖片. 滿意度調查 此頁資訊有幫助嗎? 1顆星 2顆星 3顆星 4顆星 5顆星. 點閱數:0. 資料更新:112-06-19 12:29. 資料檢視:112-06-19 12:29. 資料維護: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回上一頁.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