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於蓄豐濟枯方面,因地制宜興建中小型調蓄設施,加強取用豐水期灌溉水量,以調適因應氣候變遷,增加灌溉水資源運用韌性 ; 於引水廣佈面向,加速興修田水利設施,強化渠道的輸水能力,除維護灌區內農民的權益外,同時進行多元水源檢討與開發,以不影響原灌區農民用水權益的方式,開啓服務灌區外農民新契機;另以水圳綠道結合藍帶與綠帶,創造景觀新元素,串聯水利文化、農村信仰及休憩地景,發揮農田水利生產、生態、生活之三生功能。
      www.ia.gov.tw/zh-TW/about/articles?a=876
  1. 其他人也問了

  2. 測量技術士. 署長的話. 從109年10月1日起農田水利署正式掛牌服務民眾農田水利署的成立是為了積極回應農業發展所存在灌溉用水管理的問題與困境包括極端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旱澇風險灌溉設施的維護以及灌溉水質的保護等長年問題未來我們將依循農田水利法及各項子法所賦予之公權力積極維護用水秩序與落實灌溉水質保護以提供質優量足之灌溉用水。 另外,農田水利署的成立也承接了過去農田水利會的服務效能,我們將農田水利會改制為農田水利署所轄管理處,農田水利會正式升格納入公務體系,除原農田水利會灌區將公告為事業區域,以維持在地服務品質不變外,並將持續興設、維護、改善農田水利設施。

  3. 農田水利處經由逐步擴大農田水利會服務範圍協助辦理農田水利會灌區外農田水利建設策劃與推動農田水利設施重大工程增設調蓄設施發展農業水域型太陽光電系統推動農業灌溉水質保護方案整合農業環境科技研發輸出農田水利技術等新的策略

  4. 壹、前言. 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是維繫農業生產之基礎建設其設施有灌溉排水渠道攔河堰水閘門埤池等相關構造物農路及現代化省水管路灌溉設施等就灌溉排水渠道而言如同人體血管般分布在農地上農田引水灌溉作物獲得賴以維生所需之水分並經由排水渠道排除地表多餘積水使土壤維持適當水分與孔隙作物根得以充分成長並有效減少農田作物遭受旱澇災害之威脅。 台灣地區具有灌溉排水設施之農地約50萬公頃,其中屬農田水利會所轄事業區域面積約佔38萬公頃。

  5. 農業是國家之基礎產業, 兼具生產生活及生態之功能,更是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定的主要力量, 因應現今氣候變遷及全球暖化之挑戰,臺灣農業生產須轉型精緻化, 以高品質為目標, 積極推動科技化生產,穩固農業基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現改制為農業部)自民國72年起成立管路灌溉設施計畫」,透過全國各農田水利會(現改制為農業部農田水利署各管理處)、地方政府及農會等單位,不分農田水利事業區域內外, 輔導農民申請施設各項田間管路灌溉設施, 改善旱田之灌溉條件, 註1:農業部農田水利署。 節省灌溉用水,提高水土資源利用效率。

  6. 本計畫以農地重劃區內極需改善農水路為主要對象辦理農水路設施改善.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 縣市管河川及區域排水整體改善計畫-農田排水埤塘圳路改善. 灌溉水質資訊專區. 各管理處工作站監測點之灌溉水質資訊快速查詢. 公告訊息. 新聞稿 採購資訊 活動資訊 徵才資訊. 2024-05-24. 秘書室. 113年農田水利署各管理處新進農田水利事業人員甄試簡章已公告. 2024-05-22. 嘉南管理處-企劃室. 本處曾文-烏山頭水庫灌區113年第二期稻作第1~4組供灌期程公告. 2024-05-21. 秘書室. 苗栗縣苑裡鎮石鎮農地重劃開工,基礎建設再升級. 2024-05-20. 署本部. 2024 農田水利之美全國攝影大賽 總獎項金額達10萬元! 等您來挑戰! 2024-05-15.

  7. 一、計畫目標. 因應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強化現代化農田水利基礎建設提升糧食安全因應農業現代化發展持續改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並策劃與推動農田水利設施重大工程增設調蓄設施提升農業用水使用效率建立農業水資源有效調配運用制度提升農業用水利用效益推動農業灌溉水質保護方案加強灌溉水質監測管理監測用水品質輔導農田水利署管理處發展農業水域型太陽光電系統及小 (微)水力發電系統;健全農田水利灌溉組織財務結構,提升服務功能,改善營運情況;掌握我國灌區外適作農地灌溉需求及農業水資源開發與調配潛能;因應灌區外農田水利現況,策劃及推動因地制宜之農田水利設施;建立精密灌溉管理技術及綠色基礎設施思維之規劃準則與手冊等。

  8. 農水署推廣管路灌溉設施落實改善營農環境以提高農業水資源利用效率由各地管理處及離島縣農會積極指導農民施設管路灌溉設施每年約以推廣2,000公頃為目標計畫推動自1983年起截至2020年總計受益農戶有7萬5,498戶推廣面積達5萬6,106公頃以2020年為例受補助農戶數達2,858戶施設各式噴灌滴灌微噴灌穿孔管等田間末端灌溉設施及蓄水池面積2,042公頃有效改善水源較不足地區的灌溉條件統計20162019年於原住民地區55個鄉市共計推廣2,624農戶設置管路灌溉設施受益農地面積達1,903公頃建設偏遠地區韌性農業的水資源調配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