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4日 · 社子島被認知為一座「都市」島,相當程度是因為台北市行政範疇及都市計畫版圖的人為劃定,但在島的「都市化」過程中,卻因防洪的考量延擱了相關的現代化都市發展和基礎設施配套,島本身不自主地陷入一種懸而未決的都市處境,自此擺盪於聚落 ...

  2. 從「空地樂園」到Wawa探險隊,跟著社區工作者進入汐止樟樹灣,這座以搬遷與流動組成的都市原住民聚落,看孩子如何「玩」出社區共生空間,更凝聚出跨世代的地方感與集體記憶。

  3. 2021年10月18日 · 46人死亡的大火悲劇後,若城中城建築本身已不是弱勢者可返回的安全住家,如何健全社會住宅政策,結合社群的扶持與安老,甚至發展青銀共居方案,是政府必須扶助在地社區的重要方向,而不是都更二字可輕易解決。

    • 美國:「居住優先」策略有顯著成效
    • 台灣:3大原因讓政府和社會不去正視無家者居住需求
    • 關注無家者權益的公民團體角色

    事實上,已有眾多證據顯示,積極且優先解決無家者住宿需求的居住優先(Housing First)策略,能十分有效且節省開支地緩解無家可居的問題,尤其是針對長期無家可居者更為有效。在此僅舉兩例:美國猶他州自2005年起,運用居住優先原則推動的相關措施,到了2015年已使長期無家可居的人數從2,000人變成不到200人。北卡羅來納州的夏洛特市在2012年推行此策略為主的方案,參與方案者不但相較於沒有穩定住所前有更多收入、更多社會支持、較少被逮捕,而且一年就共省下180萬美元的大筆醫療支出(每位參與者約省下2.9萬美元),其中包括醫院與急診室使用狀況減少70%。 這種始於美國紐約的方案,不以處遇或工作等條件為前提,先提供獨立生活住居,尊重無家者意願,以社區為基礎提供可及性高的支持性服務。在隨機控制設...

    無家者居住需求得不到回應,問題主要出在台灣遊民政策始終被界定為社會救助問題,而非居住問題。政府雖構建一套相對完整、涵蓋廣泛的社福體制,保障極端缺乏維生能力無家者的生命權,但卻無法有效回應所有無家者最迫切的居住需求,而主掌國家居住相關政策的中央營建署與地方都發局,在遊民政策上並未扮演任何角色,甚至也未意識到有此需要。這與國外處理無家可居問題時以「住宅」與「經濟安全」雙軌並重的狀況相去甚遠。學者雖以跨國比較為例提醒政府,但卻不見改善。 現行體制對無家者被剝奪適足住房的基本權利的現象,是消極以對的。個別地方政府雖積極協助租屋並申請補助,但這種協助的前提是穩定就業或具備老人、身障之福利資格,也常限於量能不足與制度排除的問題,而使成效備受質疑。接觸無家者的遊民工作者絕非未體察到此住宿需求,然而,他們努...

    以往,協助無家者的民間力量主要是具宗教色彩或素樸助人觀的慈善團體,團體運作的主力放在提供無家者實質服務或物資,以及驅使他們找工作、住屋以脫離街頭。在過程中,「助人—受助」連帶如本書第五至七章的描繪,不但危殆且對無家者自我形象、尊嚴、彼此信任,產生明顯負面後果。這並不是說外界不需要協助這群身處社會邊緣且經濟極弱勢的群體,但確實應思考如何讓打造的「助人—受助」連帶更為平等、正向且穩定,而你我皆可參與的公民團體在此過程中即扮演關鍵的角色。藉由關注或參與這些公民團體,將能凝聚民眾的進步力量,帶領台灣在無家者權益改善上進入下一階段。公民團體將在以下3個具體面向上起到實質作用: 第一,督促政府採取積極作為,保障無家者權益。 台灣包括中央及地方政府之所以無法採取積極且適切的作為,究其因在於迎合整體社會保守...

  4. 2019年8月27日 · 以唯一在都會地區執行計畫的高雄市為例,今年度經執行單位的評估結果,發現該地區都原的主要健康議題,聚焦在族人的心理健康照護需求上,計畫遂與在地文化健康站、發展協會與教會組織的資源連結,以辦理為時近半年的系列心理健康講座課程,帶領區域

  5. 2021年10月26日 · 舊名「一廣」的台中東協廣場,在政大民族系助理教授劉子愷眼中彷彿一座城中城:由本地老居民與外來移工相遇而拼湊出的都市空間,由網狀關係形塑出既熟悉又陌生的異溫層。

  6. 研究「微歧視」的台大學者盼修復族人創傷. 沒有熟悉的原鄉、不會流利母語,都市原住民青年在「我是不是原住民?. 」的迷惘中成長,找不到定位。. 在日常生活的都市,他們得面對社會的刻板印象,但回到部落原鄉,他們卻被視為外人⋯⋯。. 原漢家庭長大 ...

  1. 相關搜尋

    都市懼集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