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2月10日 · J Lou雖然是混血兒,卻鍾愛吃中餐米飯,連她的粉絲社群都自稱為「Ricefam」。 於是她便想以「#Ricefam」創造一個服裝品牌,設計一些衣服與粉絲分享,希望能和粉絲產生聯繫共鳴。

  2. 2020年6月1日 · 調查顯示,46%的千禧世代傾向在網站上學習理財,18%偏好靠社交媒體學到理財知識,僅25%會選擇接觸理財顧問等專業人士。 另外,38%的千禧世代表示會追蹤社交媒體上的理財YouTuber,而X世代(1965年至1980年出生)中,只有16%會這樣做。 KOL與廣告產品的利益衝突. 但是,這些理財YouTuber獲取報酬的方式,可能帶來利益衝突等問題,例如替贊助商推薦他們的產品。 Ryan的網站列有免責聲明,說明若透過該網站的連結購買產品,他可能會拿到佣金,亦強調「僅推薦有幫助和有用的產品及服務」。 Ryan Scribner自設網站,更會推薦理財產品。 Ryan估計,許多千禧世代認為傳統的財富管理專家已過時,這類諮詢服務所需的費用也較高,因此這類千禧世代較喜歡使用投資應用程式(App)。

  3. 2019年1月7日 · 香港YouTuber JASON(大J)曾出書自揭自己成為全職YouTuber後年薪可達100萬港元,近日大J上載影片,詳細剖析YouTuber的賺錢方程式,並回答大眾的「迷思」YouTuber是「搵到錢」的。

  4. 2020年4月25日 ·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本港失業率持續攀升,人人憂心飯碗不保的情況下,前財經主播顧芷筠(Debby)卻在今年3月離開電視台,轉職為自由工作者。 在財經新聞界工作逾17年,她坦言辭職的想法已有多年,只是恰好在今年疫情下實現。 疫市轉為自由身,對她而言,最大的考慮並非財政壓力,而是自己不能停步的個性。 【延伸閱讀】 【名人理財】錯失金融海嘯投資良機 前財經主播顧芷筠:應把握今次疫市分注低吸. 由「數字白痴」看盡投資市場百態. 擔任財經主播要有豐富的財經知識,才能即時在直播節目中與嘉賓探討股市股票波動的原因,但Debby坦言在入行做財經記者前,自己是個不折不扣的「數字白痴」,學生時期的數學成績均表現較差,與對要求數字靈敏度高的財經新聞相距甚遠。

  5. 2018年10月9日 · 數據分析平台Cloudbreakr 就以影響力指數及粉絲總數等為KOL打分,近日在娛樂新聞頻曝光的單文柔也擠身本港五大KOL。 以本港十大KOL計,你又識得幾多個? 根據網紅數據分析平台Cloudbreakr的資料,香港第一名的KOL是Liz 리즈。 相對其他排名的KOL來說,她的粉絲總數不是最多,但影響力則是第一。 而Cloudbreakr的影響力指數是根據KOL與粉絲互動及其增長率和表現計算的。 榜上有名的大多都是藝人如李亞男、單文柔及麥美恩等,他們擁有較高的知名度,粉絲的數目都較普通的KOL多。 其他的KOL主要為YouTuber,利用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的事情。 現在大部分的KOL的主要收入是不同品牌的廣告,廣告商會根據粉絲的數量及按讚的數,而去選出適合的KOL。

  6. 2023年10月9日 · 以下將會為大家介紹幾隻高息的港股ETF,當中有幾隻是年初至今仍然錄得升幅,又有高達8厘的股息率,可謂「財息兼收」,讓「食息一族」有更多選擇。 以下股價變幅均以2023年10月6日收市價計算、股息率則以過去12個月派息計算。 1. iShares 安碩核心MSCI 台灣ETF (03074) 股息率︰3.26% 年初至今︰+12.41% 台股今年一度屢創新高,近兩個月雖有調整,但若想捕捉有關機遇,可考慮此ETF,但要留意其投資分布極為集中,有66%都是資訊科技行業,16.7%是金融行業,這兩者已佔8成,其實也反映了台灣的企業生態。 目前該ETF持倉最大的自然是台灣股王台積電,單隻股份已佔ETF的30.9%,其他重倉股例如鴻海、聯發科等,都是電子科技、晶片製造等業務為主。

  7. 2023年11月7日 · 我曾與一些人一起工作,他們一開始是「散仔」(crew members),然後在幾年內晉升為店主兼經營者,成為百萬富翁。 Hendel稱,他從經營布魯克林麥當勞獲益良多,學會時間管理、同情心以及在節奏快速的工作環境中「快速、冷靜」處理問題的重要性,就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