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8日 · 余英時博士之死談思想史的使命與困境. 「一切的歷史都是理念 (思想)的歷史。. 」這是二十世紀初葉英國哲學家喬治‧柯靈屋 ( George Collingwood)最著名的一句話,意指所有歷史論述的建構都離不開歷史學家自身所處的時代的影響。. 這句話雖然在任何一個敏銳的 ...

  2. 2020年9月25日 · 余英時撰<紅樓夢的兩個世界>,是想體現《紅樓夢》研究的新典範,此一新典範擺脫索隱紅學、考證紅學而另起爐灶,故云「紅學革命」。 據<近代紅學的發展與紅學革命 - 一個學術史的分析>,索隱紅學始於晚清,以蔡元培《石頭記索隱》為集大成。

  3. 2022年2月27日 · 結論. 余英時教授在「 歷史與思想 」這本著作裏有一段非常重要的申論:. 正由於思想可以創造歷史,並且實際上也一直是歷史進程中的一股重要的原動力,所以人對於歷史是必須負責的…. 因為人必須對歷史負責,所以「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這本書除了 ...

  4. 2021年6月2日 · 現代詮釋, 中國思想傳統, MaxWeber, 思想, 中國, 傳統, 文化, 精神, 倫理, 教授, 余英時, 歷史, 學術 對比今天剩下鎗斧威嚇、倚仗鏡頭監控才撐得住的「文化自大」,相去甚遠,夏蟲那可語冰? 胡適, 余英時, 花果飄零, 現代詮釋, 中國思想傳統 ...

  5. 2020年4月10日 · 余英時,史學大師,中研院院士。本書是他的回憶錄,不稱為自傳是作者並無以自身觀點出發做完整記錄的打算,僅是將從小到大所見所聞,重點回憶,並且偏在學術歷程,讀者可以以輕鬆的角度閱讀本書,了解那段歷史的流變。 余英時, 余英時回憶錄, 讀書心得, 書評

  6. 2023年5月4日 · 余英時回憶錄》提到:「『五四』作為一個知識或文化革新運動發生在中國現代史的特殊轉折點上,其精神源頭在西方。 余先生從大處著眼看「廣義的五四」,而我順著這樣的思路,再由大及小談其中一個面向與現今台灣的關係。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