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邦克列(英語: Bongkrek acid [1] )為一種強烈的粒線體 呼吸 毒素,多於穀物、椰子、食用等食物受致病型唐菖蒲伯克氏汙染後由該所分泌生成 [2] [3]。它一種熱穩定、無色、無味、高度不飽和的三元羧酸 [4],其好發於室溫(22-33 C)、酸鹼值中性、含鹽量2%以下及發酵1-2天的脂質食物之中 [4 ...

  2. 2024年3月28日 · 米酵菌酸可能出現在製品中,發酵過程中被罕見細菌Burkholderia gladioli污染所致。僅為情境示意,Pexels by Streetwindy 北市寶林茶室疑食品中毒案,累計多人就醫、2人死亡,衛福部專家會議推測「米酵菌酸」毒素可能性高。醫師表示,米酵菌酸無解毒劑,罕見卻致命,僅服用1毫克,1天內就會器官衰竭。

  3. 2024年3月28日 · 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由椰毒伯克霍爾德氏(Burkholderia gladioli)產生,其最佳生長溫度則為攝氏37度。米酵菌酸既無色亦無味,容易在經浸泡的雪耳、黑木耳,或於玉米、椰子及類的原材料或發酵食品出現,而且相當耐熱,即使以攝氏100度高溫烹煮都不能沖洗其毒性。

  4. 2024年3月30日 · 台北市知名素食餐廳「寶林茶室」爆發集體中毒案件,已造成2人死亡,衛福部證實,其中檢體血液驗出「米酵菌酸」,國內首次出現的罕見毒素。究竟「米酵菌酸是什麼?為何影響如此劇烈?又該如何預防?「好食課」營養師李宜樺整理列出「米酵菌酸」常見問題,解答民眾疑慮。

  5. 2024年4月8日 · 網傳「完整解答米酵菌酸」?. 發布日期/2024年4月8日.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4/8版】. 台北寶林茶室發生邦克列酸中毒案,網路出現大量邦克列衛教文章,並稱腸粉、河粉、米線等易出現邦克列。. 為免民眾對特定食材出現恐慌,查核中心諮詢專家 ...

  6. 看更多:不斷更新/寶林茶室陷食安疑雲釀2死2命危!都點炒粿條 台大醫懷疑「1耐熱」造成 米酵菌酸如何產生?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毒物權威顏宗海表示,當製品、椰子製品在發酵過程中受到椰毒假單胞汙染,會進而產生酵素,一般約在20~30溫度、PH值中性的環境中繁殖。

  7. 2024年3月29日 · 預防米酵菌酸中毒,食物保存方式關鍵. 米酵菌酸主要存在於發酵穀物製品、浸泡過久的木耳及保存不當變質的澱粉製品(如:河粉、涼皮等),台灣目前基本上無案例。. 過往於中國大陸發生曾過一家人食用自製湯子(由發酵玉米製成的麵食)而致命的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