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米酵菌酸是一種耐高溫的物質, 即使在121°C滅菌條件下度過1小時,都還能保有毒性, 因此一般、麵食煮熟根本無法傷害它。

  2. 牟中原表示,這幾天米酵菌酸(簡稱BA)被認為罪惡滿盈,但其實米酵菌酸本來米酵菌)的好幫手。任務保護富含油脂的植物種子。以 ...

  3. 米酵菌酸是一種罕見毒素,由唐蒼蒲伯克氏產生,易在富含脂肪酸的食物中繁殖, 特別是有椰子和玉米,在攝氏溫度22至33度這樣的環境中,會 ...

  4. 後來中毒案越來越嚴重,在3月27日晚上,疾管署緊急召開專家會議,把米酵菌酸列為第一個鑑別診斷,但那時還不知道是什麼中毒,第二天法務部法 ...

  5. 即使極少量1.5毫克的「米酵菌酸」也可能致命,國外發生的案例潛伏期約為0.3~16小時,可能在症狀發作一天之內造成多重器官衰竭,病程進展 ...

  6.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游淑慧日前指出,試想如果食材問題,如果是米酵菌酸,一批食材有狀況,為什麼每天兩三起、零散地發生。而且她發現僅3月20 ...

  7. 台北市「A13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的源頭「米酵菌酸」,經證實已從現場人員手部樣本驗出毒素。 據悉,所謂的現場人員即是胡姓代班廚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