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孔伋(前483年—前402年),字子思,戰國初期鲁國人,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有「述聖」之稱,為孔子的孙子,孔鯉的兒子,曾受業於曾子。 出仕於 魯穆公 ,傳說 四書 之一的《 中庸 》是他所作,但此說難以證實。

  2. 孔伋(前483年—前402年),字子思,戰國初期魯國人,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有「述聖」之稱,為孔子的孫子,孔鯉的兒子,曾受業於曾子。 出仕於 魯穆公 ,傳說 四書 之一的《 中庸 》是他所作,但此說難以證實。

  3. 孔伷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孔伷 (2世纪—约190年) [1] ,字 公緒 , 陳留 人, 東漢 末期人物。 生平. 《 英雄记 》說孔伷能“清谈高论,嘘枯吹生。 」 鄭泰 評孔伷「並無軍旅之才,執銳之干。 早期為 符融 推薦,擔任上計吏,中平六年 (189年),孔伷被 董卓 任命為 豫州 刺史 ,同時也是起兵 討董卓 的地方勢力之一,與陳國相許瑒合兵討伐董卓,屯兵 颍川 。 許瑒 族弟許靖,因曾向董卓舉薦孔伷等人,因而逃出 洛陽 ,到豫州投靠孔伷。 初平元年 (190年), 袁術 表 孫堅 代替孔伷領豫州刺史,孫堅屯兵魯陽,率豫州諸郡兵北上,屯兵梁東。

  4. 2024年5月8日 · 孔伋(kǒng jí,公元前483年—公元前402年),字子思,孔子之孙,孔鲤之子。配享孔庙,成为“四配”之一。被追封为“沂水侯”“沂国述圣公”“述圣”。 孔伋小时就聪明伶俐,秉承家学,很受孔子的喜爱。他以曾子为师,得其真传。

  5. 陈胜在陈郡(今河南淮阳)称王后,曹咎大力推荐孔(陈人或称子鲋,或称孔甲),任为博士。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孔鲋不仕,令其弟子叔孙通出仕秦朝,后召为鲁国文通君,拜少傅。

  6. www.wikiwand.com › zh-tw › 孔伋孔伋 - Wikiwand

    孔伋(前483年—前402年),字子思,戰國初期魯國人,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有「述聖」之稱,為孔子的孫子,孔鯉的兒子,曾受業於曾子。 出仕於魯穆公,傳說四書之一的《中庸》是他所作,但此說難以證實。

  7. www.wikiwand.com › zh-hans › 孔伋孔伋 - Wikiwand

    孔伋(前483年—前402年),字子思,战国初期鲁国人,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有“述圣”之称,为孔子的孙子,孔鲤的儿子,曾受业于曾子。 出仕于鲁穆公,传说四书之一的《中庸》是他所作,但此说难以证实。

  8. 孔伋(前483年-前402年),字子思,鲁国人,孔子的嫡孙、孔子之子孔鲤的儿子。 大约生于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享年82岁。

  9. 孔伋(前483年—前402年),子姓,孔氏,名伋,字子思,尊稱“子思子”、“述聖”,戰國時期魯國(今屬山東省)人,孔子之孫、孔鯉之子。 中國戰國時期著名的 思想家 ,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10. 回頂端. 字詞:孔伋,注音:ㄎㄨㄥˇ ㄐㄧˊ,釋義:人名。 (西元前492~前431)字子思。 孔子之孫,受學於曾子,傳孔門心法,作〈中庸〉,後世稱為「述聖」。

  1. 相關搜尋

    孔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