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學名: Aspergillus oryzae ),又名麯黴菌、麴霉、麴黴或麯黴菌。 日文名「 麹 」。 菌是一種帶有菌絲(hypha)的真菌與黴菌,在東亞的中國與日本料理中經常被用來發酵 大豆來製作醬油、味噌與甜麵醬。而這種真菌在上述兩個文化中也被用於糖化(saccharify)稻米、馬鈴薯、麥 ...

  2. 2020年10月5日,中國黑龍江省雞西市發生因湯子導致的嚴重食物中毒事件,一家十二口聚餐食用湯子後九人中毒,截至10月19日九人經搶救無效全部身亡。媒體最初報道稱黃麴黴素為中毒原因,然而驗屍後發現真正致病原為米酵菌酸 [2];事後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告呼籲民眾停止製作、食用 ...

  3. 寶林茶室中毒案為2024年臺灣一宗重大集體食物中毒事件。 3月下旬,臺北市 信義區 遠百 信義A13寶林茶室疑似處理食物不當導致滋生唐菖蒲伯克氏( 學名: Burkholderia gladioli ),並分泌邦克列(英語: Bongkrek acid ),導致19日起 [6] 有多名食客食物中毒就醫。。截至6月5日止,該案已造成5人中毒 ...

  4. 2015年莫三比克啤酒中毒事件,指2015年1月9日在莫三比克發生的集體食物中毒案,事件造成75人死亡,230人不適。事發地點位於該國太特省卡布拉·巴薩區(英语:Cahora-Bassa District)的齊迪馬(Chitima)的一場葬禮。與會者因飲用受唐菖蒲伯克氏(Burkholderia ...

  5. 米酵菌酸(英語: Bongkrek acid [1] )為一種強烈的線粒體 呼吸 毒素,多於穀物、椰子、食用等食物受致病型唐菖蒲伯克氏污染後由該所分泌生成 [2] [3]。它一種熱穩定、無色、無味、高度不飽和的三元羧酸 [4],其好發於室溫(22-33 C)、酸鹼值中性、含鹽量2%以下及發酵1-2天的脂質食物之中 [4 ...

  6. 紅麴 麴 ( qū ),又称麴糵,酿酒中称酒母,是米、糯米、小麦、大麦、黑麦、燕麦、豆类等粮食作物,及其外皮碾磨而成的白色粉末米糠或麦麸受到麴黴等微生物感染,经醱使微生物有效繁殖而得到的产品,广泛应用於白酒、黄酒、清酒、醋、酱油、甜面酱、湿仓普洱茶 [1]、味噌、泡盛和 ...

  7. 在印尼,米酵菌酸中毒總體死亡率為60%。[4] 在1988年爆發一起大規模米酵菌酸中毒事件後,印尼政府當局鑒於此種食物可能產生的危險性及局勢的嚴重性,已立法永久禁止生產和銷售椰子天貝 [5] [6] [7],但當地仍有民眾祕密私下生產。 參考資料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