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2日 · 居首的印度占全球武器進口量約9.8%,比2014至2018年的9.1%再增加,主因中印和印關係緊張。 SIPRI資深研究員魏士曼(Siemon Wezeman)表示,日本與其他位於亞洲和大洋洲的美國盟友進口軍備規模居高不下,主要原因就是:擔憂野心勃勃的中國。

  2. 2023年11月22日 · 印度與澳洲廿日至廿一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先後舉行外交、國防「二加二」會談,以及防長、外長雙邊會談。 圖中由左至右分別為澳洲外長黃英賢、防長馬勒斯、印度防長辛赫、外長蘇杰生。

  3. 2023年10月16日 · 2023/10/16 20:40.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以色列遭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突襲後,重兵包圍加薩走廊並要求平民撤離,但埃及持續封鎖加薩南邊過境點法(Rafah),使得當地出現人道主義危機,有消息人士透露法將在當地時間16日白天重新開放並停火,各方政府對此尚未證實。 據《路透》報導,埃及消息人士指出,美國、以色列和埃及已同意於格林威治時間16日上午6時(當地時間上午9時、台灣時間下午2時)在加薩南部停火,同時開放法過境點,持續至當地時間16日下午5時為止(台灣時間16日晚間10時)。 不過,以色列軍方對此沒有回應,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也不清楚目前是否允許民眾過境,統治加薩的哈瑪斯官員表示,他們尚未收到埃及方面關於開放過境點的通知。

  4. 2023年10月23日 ·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10月7日大舉越境突襲以色列,位於加薩地區(Gaza)週邊的「集體農場」(Kibbutz)遭到哈瑪斯武裝份子屠戮,造成大量居民死亡,以色列在這起大規模突襲事件中已有1400多人死亡。 以色列國家安全局「辛貝特」(Shin Bet)為此新成立一支精銳部隊,要追殺每個曾參與突襲行動的哈瑪斯人員。 根據 《耶路撒冷郵報》 報導,「辛貝特」所成立的新單位名為「Nili」,是希伯來語中「以色列的永恆不會說謊」之意。 「Nili」是專門針對哈瑪斯武裝部隊派系中的精銳部隊「努赫」(Nukhba),「努赫」在10月7日當天滲透至以色列境內,在各個社區及以軍前哨基地實施大規模屠殺。

  5. 2023年11月16日 ·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3名消息人士透露,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Hamas)領導人11月初造訪德黑蘭時,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當面向他表示,「你們10月7日對以色列發動襲擊並未事先警告我們,因此我們不會參戰」。 據《路透》報導,不具名的伊朗、哈瑪斯官員均表示,哈米尼本月初親口告訴哈瑪斯領袖哈尼亞(Ismail Haniyeh),伊朗作為該組織的長期支持者,將持續向其提供政治和道德支持,但不會直接干預衝突。 伊朗最高領袖同時要求哈尼亞,壓制哈瑪斯內部「呼籲伊朗及黎巴嫩真主黨(Hezbollah)共同對抗以色列」的呼聲。

  6. 2023年8月18日 · 出訪巴拉圭返國 賴清:邦誼穩固、國際社會支持台灣. 〔記者朱沛雄/桃園機場報導〕副總統賴清德結束出訪友邦巴拉圭行程,今日清晨搭機返抵桃園機場,賴清德在機場發表簡短談話表示,深信這一趟出訪之後,對兩國邦誼的穩固,對未來合作計畫 ...

  7. 2023年10月19日 ·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總統拜登18日抵達以色列,與以國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會談,並取得進展。 會後,納坦雅胡宣布以色列將允許援助物資進入加薩地區。 此前,以色列下令「全面圍困」加薩,具體措施包括斷水、斷糧、斷電等,引發外界擔憂。 據《CNN》報導,拜登18日會晤納坦雅胡後發表談話,透露以色列已同意人道主義援助可以經由埃及進入加薩,同時也警告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任何轉移或盜竊援助物資的行為都將表明該組織「壓根不關心巴勒斯坦人民的福祉」。 納坦雅胡辦公室隨後也發表聲明,「應拜登總統的要求,以色列不會阻止人道主義援助從埃及運送到加薩地區,這些援助包括為加薩的平民提供水、食物和藥品等等,援助團隊也需確保物資不會落到哈瑪斯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