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12日 · Mazda MX-5. 說到紅片全球的敞篷車,就是Mazda MX-5,售價135至145萬元 (限手排),具侵略性的跑車外觀,搭配手動棚頂,在街上可是非常吸睛。 除了擁有184匹馬力的2.0升四缸動力,6速手排搭配後輪驅動,帶來的操控樂趣可是沒話說。 Ford Focus ST X. 上升一階來到Ford Focus ST X,售價148.9萬元,帥氣的跑格外型加上更大的乘坐與行李廂空間,能文能武,其搭載2.3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引擎,搭配6速手排能繳出動力更大的280匹馬力,兼具性能與實用特性也是台好爸爸車。 Subaru BRZ.

  2. 2018年5月6日 · 在介紹不同的變速箱之前,要先來簡單的說明「為什麼需要變速箱? 」以內燃機引擎來說,因為 內燃機只有在特定的轉速範圍內才能擁有最佳的動力輸出與燃油效率 ,所以 需要透過不同齒輪比的檔位來讓車輛在不同的速度之下,仍然能夠讓引擎轉速保持在合理的範圍 當中。 註:本篇將不會針對變速箱詳細結構與運作方式進行說明,之後將會再以專題形式詳細剖析各種變速箱的運作原理。 手排變速箱 (Manual Transmission) 圖片來源:BMW. 目前內燃機汽車所使用的變速箱類別當中,手排變速箱是最簡單耐用的一種變速箱,同時在所有類型變速箱當中也擁有最佳的 傳輸效率 (這裡指的傳輸效率是單就變速箱本身動力輸送過程的效率) 。

  3. 2018年5月10日 · Hatchback通常指的是體型較小的三門或者五門車款。 然而掀背車和旅行車時常會被混淆,因此這裡就大致來解釋一下這兩個車款的分別。 首先,多數掀背車都只有A、B、C柱,而幾乎所有的旅行車都是有A、B、C、D柱的設計;就行李廂空間來看,旅行車通常因為車尾延伸較長,所以行李廂空間也會較大;掀背車最多只會有兩排座椅,而旅行車則可以擁有第二排或者第三排座椅。 以上,雖然有可能會有例外出現,但是可以做為判斷旅行車與掀背車之間分別的簡易方法。 圖片來源:Ford. 除了上述幾種標準的傳統車型之外,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變化車型出現。

  4. 2014年4月16日 · 不論是CVT或是傳統自排變速箱,均是透過扭力轉換器及液壓油 (ATF變速箱油)來驅動車輛,雖然在動力傳遞的效率上,表現不及傳統的手排變速箱,但是省下了踩踏離合器,帶來更為舒適簡易的駕車方式,即便是手腳不夠靈活的人,也能輕鬆享受駕車樂趣。 Land Rover也為新一代的Range Rover Evoque換上全新的九速手自排變速箱,堪稱目前車界之最! 圖片來源:Land Rover. 文章關鍵字: 變速箱 手排 手自排 離合器 扭力轉換器 自手排 CVT. 加入粉絲團 加入好友 追蹤IG. 留言去. 汽車科技日新月異,市面上各車款所搭載的變速箱,也不再只是單純的手排或是自排變速箱,更多了「手自排」及「自手排」變速箱這兩個名詞,聽到這兩個名詞,聽到這邊,大家是不是頭都昏了呢?

  5. 2023年12月19日 · 最近在台灣街道上出現了上汽大通廂型車G50,以及五菱繽果小型純電掀背車,由於這兩品牌都與上海汽車集團有所關連,不排除是中華車日後車款...

  6. 2014年3月12日 · 本來英名為的Double-Wishbone Suspension一開始被稱為雙叉骨式或雙雞胸骨式,但是因為其構造的形狀設計才被另稱為 雙A臂式 ,是採用平行上短下長的三角形控制臂(上下等長會造成輪胎上下擺動時過度左右移動,而引起嚴重損耗)的獨立式懸吊設計。 每支A臂有兩個可動關節連接在底盤上,還有一個連接在轉向座(Knuckle,台灣俗稱為羊角)上,並裝置了避震器和彈簧來控制垂直方向的運動。 (早期C.Jay的座駕Honda Civic K8就是用雙A臂設計,也是算當時最夯的懸吊系統之一) 圖片來源:BMW. 原名麥弗遜支柱式懸吊(MacPherson strut),又被稱為 麥花臣支柱式 懸吊系統,主要設計從雙A臂式懸吊演變而來。

  7. 2024年1月26日 · 沒更動入門雙座手排車款的售價,可能是要讓他與競爭對手中華Veryca A180 (又稱菱利廂車,建議售價52萬元)保有一定的競爭力。 Veryca A180今年將推出新世代車款,圖為現行款。 雖然Toyota Town Ace Van的價格帶在調漲前就略高於Veryca A180,但市場反應卻相當熱絡。 2023年在台灣共賣出18,259輛,暢銷程度僅次於台灣最賣國產休旅車Toyota Corolla Cross (37,412輛),競爭對手Veryca A180則為13,733輛。 這次Toyota Town Ace Van廂型車售價微調後,同樣五人座自排車款,Veryca A180的售價便宜2萬元,是否能吸引到更多預算型買家,將是未來觀察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