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日 · 醫師蘇一峰在臉書表示,可能的原因有3個,包括:. 1、米酵菌酸是一個很穩定的化合物,可以在環境保存很久,而且又是高脂溶性,在油脂的廚房 ...

  2. 2024年4月1日 · 根據衛福部截至4月1日檢驗結果,共有14人驗出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因此應可確定是米酵菌酸釀禍。

  3. 2024年4月2日 · 臺大法醫所上個月24日前往寶林茶室採檢環境及生物檢體共4項,在廚師手部生物檢體驗到米酵菌酸呈陽性。臺大法醫所所長翁德怡表示,質譜儀檢測 ...

  4. 2024年3月29日 · 醫師王介立指出,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粒線體毒素,而大家最耳熟能詳的粒線體毒素,就是氰化物。

  5. 2024年3月28日 · 經綜合討論,病患從出現症狀到嚴重肝腎衰竭,病程僅1週內非常快速,懷疑極少見的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造成中毒的可能性極高。

  6. 2024年3月29日 · 陳穆寬院長表示,「米酵菌酸」檢驗標準品,小小1瓶、0.5毫克,價格高達3萬8000元,因人命關天,為了釐清案發真相,立即無償提供給衛福部,初步 ...

  7. 2024年3月29日 · 台北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法醫高大成說,死者經過兩天治療後,驗出米酵菌酸的話他覺得合理,但像這次,中毒者被搶救了7天,做了各種治療,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