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石虎是廣泛分佈於東亞及南亞的小型貓科動物,是台灣唯一現存的原生貓科物種。雖然石虎不是台灣的特有種,卻是台灣淺山生態系的頂級消費者,為重要的關鍵物種及保護傘物種。 近年來石虎的族群分布與數量不斷地縮小和減少,族群情況日趨危急。

  2. 石虎 ( 學名 :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英語: leopard cat )又名 豹貓 、 狸貓 [2] 、 山貓 、 錢貓 ,是分布於 季風亞洲 的 貓科 石虎屬 物種 。. 其 種加詞 「 bengalensis 」意為「 孟加拉 的」。. 石虎的體型與 家貓 大致相仿,以外表來看容易誤認為家貓,因此偶有 ...

  3. 事實上,石虎有一些相當獨特的特徵,可以用來有效地和其他小型貓科動物區分: 身上具有類似豹紋的塊狀斑點. 前額至兩眼間有兩條明顯白色條紋,並伴隨黑色條紋往頭頂延伸. 兩耳背面有黑色和白色區塊. 兩耳頂端通常較家貓來得圓. 腿部的斑紋通常是塊狀的,和孟加拉貓條狀紋不同. 叫聲較低沈,和家貓較細的喵聲不同. 家貓大多會以沙土覆蓋自己的排泄物,石虎則不會. 石虎耳後為黑底白紋,兩眼間亦有白色條紋。 攝影者: M Kuhn. 如何為保護石虎盡一份心力? 台灣的石虎正在消失之中,該如何保護這種美麗的動物? 這裡為您匯集所有石虎相關資訊,讓你更加了解石虎。 還有石虎小測驗,讓您測試自己對石虎和貓科動物的知識。

  4. 石虎:又稱為亞洲豹貓,分佈於東亞,北至西伯利亞、南到印尼,臺灣的石虎是其中一個亞種。 家貓 :是外來種,很久以前隨著人類遷移而分布到臺灣,種源是歐亞非洲交界地帶的野生斑貓。

  5. 2019年3月17日 · 記者陳怡君/報導. 瀕臨絕種的石,是台灣現存唯一原生貓科動物,近來不時傳出被「路殺」、或山林棲息地被剝奪的新聞,除了替美麗卻瀕危的 ...

  6. 2017年1月2日 · 「我用無線電追蹤的石虎,牠的名字叫『阿嬤』,大概安裝三、四個月之後,就收到死亡訊號,我跟隨訊號找到牠時,牠的右前肢就掛了一支捕獸夾,已經是一具冰冷腐敗的屍體。所以能被我親身見到的石虎,都是無數的受傷、截肢、死亡。

  7. 2010年2月17日 · 特徵: 常被稱做「山貓」的石虎,的確有點像我們飼養的貓咪,但是牠們的體型略大,全身長滿灰褐色的毛,還有類似錢幣的褐色斑點,所以也被叫做「錢貓」。 此外,和家貓最大的不同,就是牠們耳朵後方為黑色,有明顯的白斑。 生態習性: 石虎曾是台灣常見的野生動物,但是現在數量已經很少了。 牠們是夜行性動物,喜歡單獨活動,白天常躲在樹洞或岩縫中,傍晚才出來活動。 和怕水的家貓不同的是,牠們非常會游泳,甚至會抓魚來吃喔! 樹幹現蹤跡. 石虎常跳躍到較高的樹上。 不過,牠們的爪子很細小,雖然會踢落樹幹上的青苔或樹皮,但比較不容易觀察。 石虎的行為跟家貓很像,都喜歡磨爪子,所以會在樹幹上留下很多條抓痕,牠們有時也會固定在一棵樹的樹幹上磨爪子。 你看不到我的便便.

  8. 2018年6月13日 · 石虎是臺灣最後的貓科動物 —— 認識物種與威脅現況. 編輯|羅奕儒 設計|黃品瑄. 究竟石虎是亟需保育的瀕危物種?. 還是阻擋開發的兇手?. 生活在淺山地區的這群石虎,又面臨什麼樣的生存危機?. 透過窩編的插畫,帶大家一起來認識這臺灣最後的 ...

  9. 2012年8月15日 · 石虎的額頭有兩條白色縱帶,兩耳後黑色有塊圓白斑,是石虎與家貓辨識的一大特徵。 石虎屬夜行性動物,夜視力佳、聽覺敏銳、犬齒發達。 白天棲息於樹洞或岩石縫中,黃昏後才開始外出獵食,採守株待兔的戰略守候在獵物必經之地,捕獲獵物時會以前腳拍擊壓制或以嘴緊咬住,至死方休。 捕食對象包括小型哺乳類、鳥類、兩棲爬行類等動物。 石虎及雲豹是台灣僅有的二種野生貓科動物。 雲豹,在台灣已多年未有正式野外發現紀錄;石虎,曾經廣泛出現在台灣低海拔森林,目前野外族群不清楚,野貓及野犬對其有競爭壓力。 根據近年來的調查報告,石虎的棲地呈現零星分布,苗栗縣是主要的區域。 因為苗栗山區尚保有大面積的原始林,且農民多採農耕的方式,成為石虎族群數量最多、最穩定的地方。

  10. 評語一:色彩搭配不錯,但石虎的形態似乎不是很自然。 評語二:以極佳的構圖及筆觸呈現出石虎多元的資訊。 評語三:內容完整,比例毛髮可再加強。 評語四:排遺的樣貌可再查證(有捲曲但無顆粒狀),足跡可考慮用點畫,且肉墊前端較圓(無明顯凸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