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0月19日 · 台北榮總內科部臨床毒物科醫師蔡維禎指出,姑婆芋全株皆有毒,主要為不溶性草酸鹽結晶會刺傷口腔黏膜,通常食用後15分鐘,就會出現口腔局部燒灼疼痛、喉嚨麻痛、噁心想吐。 但也由於不溶性,因此誤食後,應立即以大量清水漱口、大量喝水或喝牛奶稀釋,就能緩解症狀,症狀通常兩三天內自然會消除,但若不適難耐,仍建議盡快就醫。...

  2. 2017年1月3日 · 姑婆芋主要的毒性與刺激性來自於不溶性的 針狀草酸鈣結晶(raphides) 與 氰苷(Cyanogenic glycosides) ,食入後,極少數人會表現出心血管與腎臟相關病徵,其中的腎臟病變被認為可能與針狀草酸鈣結晶隨血流分布至腎臟有關 [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顯微鏡下看見的草酸鈣結晶。圖/Agong1 , CC0, wikimedia commons. 其實天南星科植物內常有高含量的針狀草酸鈣結晶與生物鹼,所以有時候削生的芋頭,接觸到汁液也會造成皮膚發癢。 根據蔡等(2006)的文章,芋頭生汁造成皮膚不適的原因,是因為 不溶性草酸鹽、水溶性蛋白質、鹼溶性酚類三種因素交互作用 產生,只要去掉其中一個因素,就可以消除汁液對皮膚的刺激感。

  3. 2022年9月1日 · 姑婆芋毒性來源,是針狀結晶體的「草酸鈣」 除了全株都有毒的姑婆芋,同樣屬天南星科植物的海芋、黛粉葉、蔓綠絨、火鶴花、黃金葛等,它們的汁液皆含有大量草酸鈣,是毒性的主要來源。 許多植物亦都含有草酸鹽,水溶性的草酸鹽如草酸鈉及草酸鉀,也有些不溶水的晶體如草酸鈣及草酸鎂,毒性也大不相同。 依據目前對姑婆芋毒性的研究,草酸鈣 (calcium oxalate),化學式 CaC2O4,為針狀的結晶體,不溶於水。 針狀的結晶體在植物細胞內大多「成束」存在,當植物細胞在咀嚼過程中受到破壞,水分便會進入並使細胞膨脹起來,因而把尖利的針晶體大力推進至口腔環境中,刺痛舌頭、牙齦及咽喉等敏感組織,導致口腔組織受傷。

  4. 姑婆芋為天南星科海芋屬植物,是一種家喻戶曉的有毒植物,其根莖及葉均含有有毒成分,分別為草酸鈣 (calcium oxalate)及氰苷 (cyanogenic glycosides) [2-4]。. 根據台灣毒藥物控制中心 (Taiwan Poison Control Centers)的資料顯示,姑婆芋在成人及孩童的中毒情況都名列前十,自 ...

  5. 2017年1月1日 · 食藥署指出,姑婆芋全株有毒,根莖葉皆不可入菜, 所含的植物毒素成份有草酸鈣、氰酸及生物鹼等,誤食會出現喉嚨痛、口腔麻木等症狀,有些患者還會伴隨著流口水、口齒不清、吞嚥困難及腹痛。 由於誤食頻傳,食藥署也特地在食藥闢謠專區解析姑婆芋。 「姑婆芋(Alocasia odora)」,又稱海芋、山芋、觀音蓮、天荷等,葉片表面光滑,地下根細長,偏黃色。...

  6. 依據目前對姑婆毒性的研究,其毒性主要是來自於草酸鈣,針狀的結晶體,不溶於水,對黏膜的刺激性大,誤食後立即出現症狀,因此,誤食的量都不會太多。

  7. 2023年11月1日 · 姑婆芋又稱為山芋,是台灣低海拔植物,全株植物含有毒素。. 姑婆芋因外型與「芋頭」十分類似,經常出現誤食案件,請餐廳業者和民眾務必留意。. 整理=編輯部. 食品藥物管理署(簡稱食藥署)表示,於近日接獲通報,有民眾至某度假酒店食用炒飯後,出現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